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海市人事部门日前透露,上海“绿卡”——“海外人才上海居留证”即将推出,持卡的海外人才在沪将享受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加速安徽工业化进程,促成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推动“大企业”发展是必要的。从安徽的实际出发,将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大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的兴起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结合2011—2014年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在使用工具变量、剔除政策干扰以及利用2015—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正向人才集聚效应、负向脱实向虚效应和异质性的行业竞争效应,对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差异化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非“僵尸企业”、非国有与非出口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与竞争性行业内的企业、东部地区与高网络效应地区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的生产率赋能作用,应大力支持拥有高研发强度、“集聚型”人才结构的企业成为重要创新主体,并减少对效率型“僵尸企业”的政府补助。研究结论为破解数字经济时代新“索洛悖论”之谜、推动制造业由资源驱动型转向效率优先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研究“两型社会”内涵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两型社会”内涵,并从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研究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考察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法律制度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法制能够正确指引“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公民、企业、国家机关的行为,保障政府有关“低碳经济”决策的顺利实施,积极促进社会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武汉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应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体系,加快“低碳经济”地方立法的步伐,不断健全节能减排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企业低碳创新的激励机制,深入开展以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为主题的普法教育,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政府再造运动,它们对提高政府效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建设“企业型政府”和政府再造中的科学经验。要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动我国行政体制的创新和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经济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必须及时做出新的转变,从全能型、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高成本政府转向高效率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建设“有限”与“有为”的政府,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最关键的是旨在建立一个‘:民主、法治、高效”的以“效劳”为执政理念的现代效劳型政府。完成政府变革与创新,从控制型政府向效劳型政府转变,这是政府管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我们国家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急待我们的政府首先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科学论证拿出可行性措施才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美丽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政府补助在推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创新能力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年至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助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判断“专精特新”企业政府补助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政府补助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了创新风险,并鼓励企业进行更大规模的科技研发。此外,政府补助还改善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环境和机会,促进了技术合作和人才引进。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补助力度,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借鉴发达国家郊区产业城镇发展的经验,在考察美国城市发展阶段及“边缘城市”概念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个典型案例——费尔法克斯郡以及推动美国产业型边缘城市发展的三大动力,即交通导向,财富聚集,人才集群。  相似文献   

11.
“公共行政中的人是什么”是自公共行政创立以来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在事实层面,行政人员有着个人的利益诉求,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公共行政组织的规范目的应当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行政人员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价值取向,这也是现代社会公共行政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欲使行政人员成为真正的“公共人”,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都很重要,只有双管齐下,行政人员才有可能自觉接受公共精神准则的制约,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中“扬长”比“补短”更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论证了基于“人人是胜者”育人理念的扬长教育模式来源于多元智力理论、罗森塔尔效应、因材施教等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分析了扬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列举了扬长教育在高职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中国现代学徒制不仅要借鉴外国的经验,更多的是要从其自身的历史与嬗变中寻找能够借鉴的东西。中国古代艺徒制中就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艺徒制作为集技能操作和德育素养于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方式。其在官府宏观控制地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实践”、“言传身教”、“能力考评”、“德育观念”等特点至今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种情形,但已有研究在认定上往往比较笼统,偏于一概否定。正确判断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具体状况尤其是判定是否发生了政府应予治理的脱实向虚,对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脱实向虚”可以划分为“资金脱实向虚”与“资源脱实向虚”、“微观主体脱实向虚”与“宏观经济脱实向虚”、“有害的脱实向虚”与“无害的脱实向虚”。资金脱实向虚不一定导致资源脱实向虚。微观主体脱实向虚不一定引起宏观经济脱实向虚。损害实体经济或积累金融风险的脱实向虚才是有害的脱实向虚。脱实向虚是否损害经济,要结合实体经济总体态势和虚拟经济总体态势等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针对软件行业技术要求高、知识要求广、素质要求优的行业特性,参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创建“专业模块+自选课程”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建立“企业教师+德育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的教学团队,形成“两课堂联动”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模仿项目、竞赛项目、创业(外包)项目”的“三递进”优质载体,有效解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素质养成各环节相对孤立以及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立足于教学质量,以政府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为契机,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导向,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任务。以雾霾污染表征环境污染,基于30个省份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GS3SLS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两类信用治理策略对雾霾污染的直接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失信惩戒主要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技术效率提升和抑制经济规模以治理雾霾污染。第二、守信激励缓解了研发投入对生产的“挤出效应”,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但生产规模扩张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第三、政府降低市场干预有助于释放守信红利从而推动雾霾治理,但对失信惩戒的治霾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第四、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会产生“震慑效应”,使本地高污染产业发生转移,形成邻近地区“污染天堂”;加强守信激励会使邻近地区将污染产业转移至本地,加剧雾霾污染。最后,针对政府提出如下建议:加快形成信用奖惩区域一体化制度,建立污染企业联合警示和禁入机制;持续加大对环保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充分发挥失信惩戒的“震慑效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合作办学在解决企业人才需求、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的基本途径。实现校企合作还必须得到政府支持 ,建立“共享”、“双赢”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核心,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是决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培养"双师型"教师,既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又要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和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今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国家和社会也得到充足的收入。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底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在国际社会引起不同的反响,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刮起了“中国威胁论”的妖风。在贸易政策中新保守主义抬头,这种新保守主义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背离,是破坏力极强的“新重商主义”,中国必须制定出有效合理的贸易政策来应对“新重商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