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上一般把本体论看作是关于有或存在的学说。本体论问题能否和应否被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所持的观点归纳起来有四种: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物质——实践本体论和自然本体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原著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方式、万物本原、宇宙天体等问题探讨的学说,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哲学发展史上,有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和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之争,二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野十分明确。实践本体论则企图摆脱物质本质与精神本原之争,以实践为本体,但仍未摆脱唯心主义立场,它是一种颠倒了物质和实践关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宝贵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入手,引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并以此去理解马克思实现的从传统本体论到现代本体论的转变的重大意义.这个本体论革命即"实践本体论"就是以实践为根据去理解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思维和人的世界.实践本体论使人类的存在不断地向着自由和解放展开,所以马克思哲学才是深刻的,伟大的,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哲学关于教学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和价值论诉求,可以概括为:教学是精神性、体验性、关系性的存在;教学对于人道主义、自由和解放的整体诉求。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分析,存在主义教学哲学关注和强调教育教学中人的本真存在的基本观点,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和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对处于改革关键期的当下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思想启发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生"、"一"是《淮南子》基于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等"事实"本体论的勾画,表达的是"实然"问题,而"自然"、"无为"则是对"道"的价值本体论的思想表述,解决的是"应然"的问题,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即"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从未停止过研究本体论的进程。从古代本体论实体的存在,到近代认识论转向的存在,再从现代哲学语言转向中的存在到解释学理解中的存在,相应的本体论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由传统的实体本体论发展为精神本体论。伽达默尔从哲学本体意义上来讨论人类的理解经验,从人的基本经验出发,通过回答"理解何以可能"建构起了理解本体论。哲学解释学并不是一种精神科学方法论,也不是一种为了避免误解的艺术,而是首要的或者根本上说是一种本体论。这种本体论要探究的是我们世界经验总体的关系,证实理解是存在的基本特性。从理解这一赋予存在新意义的本体论层面,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理解本体论理论框架进行简要梳理,便于具体分析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哲学界批判传统教科书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论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类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根本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其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而不能是其他。实践、生存、历史等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但它们都不能取代物质的本体论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哲学本体论问题历来争论颇多,现当代哲学中对其也是否定、批判之辞不断。本文通过对哲学本体论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过程的揭示,认为本体论属于哲学元理论的范畴,是哲学成立的基础前提,对哲学的所有研究都具有根本方法论的作用,是不能否定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向来注重对人性善恶问题的探讨,其中宋元明清徽州学者的论说颇具特色,文章对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学者人性论的来源加以探究,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儒家性善论、道家元气论、释家佛性本体论,确切地说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学者人性论应该是在儒家性善论为主体,道家元气论、释家佛性本体论为两翼的这种"一体两翼"模式影响下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肇始的标志。“道”是虚无,又包括实有,决定实有。“道”哲学高度抽象,又贴近生活,讲求功利。老子出世、不争、无为,又入世、相争、有为,前者是表象、方式,后者是实质、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古典教育的精神大师们,在揭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时,为我们确立了以精神反思为基本方法的德育哲学。这一德育的方法论既是一种哲学态度,又是一种精神气质。赋予我们诠释教育本质的一种哲学品质,即关注教育与人的灵魂和命运的关联。作为古典教育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希望哲学继续着古典教育精神反思的传统,将对人的本质和精神世界的追问,由当下实然世界指向作为尚未存在的未来——作为人性向善的可能性。希望哲学借助于时间哲学实现着对古典教育及其方法论的超越。要求人将对道德的追求指向作为终极的未来——最高的善或德性的可能性。这是希望哲学作为一种德育方法论的本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本体论、天道观到人道观——老子“道”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开道家思想之先河,其思想博大精深。"道"是他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居于其中的核心地位,且老子的"道"论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包括三方面含义:作为宇宙起源的本体论意义上的"道;"作为自然万物运行规律的"道;"作为修身、治国原则规范的"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领导理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侧重于治国、为政,也即行政管理;另一个是讲治国之道、为政之道.君子之道,道就是哲学.因而它的表现形态就是领导哲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价值论在20世纪末实践标准的讨论中诞生。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多元价值及其冲突是价值论研究经久不衰的深广社会背景。2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价值论的研究重点,形成了由评价论到价值论(基本原理)、再到评价论、再到价值观念论的轨迹。价值论研究促进了哲学本体论的价值论转向和哲学认识论的价值论转向。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不确定性"是蒯因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哲学意义的论题。蒯因从指称的不可测知性、意义的不确定性、本体论的相对性、整体论思想和实用主义标准五个方面阐释了其论题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科学理解作为与科学说明相伴生的科学认识活动,其本体论前提是混沌学说。通过对于作为“混沌”之外世界的哲学考察和科学考察,表明混沌一方面作为科学理解研究得以开始的前提,另一方面也与科学理解伴随始终,阐明了科学理解论得以成立的内在根基。混沌学说的发展历史、哲学意义的考察也表明了其与科学理解的深刻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岱年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这即是中国哲学的整体结构上的本体论、致知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本体论上本体与现象的统一;生活与思想、理想一致;重人生而不重知论;唯物主义与辩证观念相互结合的传统;生死自然的观点与无神论在哲学发展中的深刻影响。他还分析了中国哲学的6个缺点,并探讨了这些特色和缺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物质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旧唯物主义对物质范畴主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向度来规定:恩格斯和列宁继承了这个思维习惯,分别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向度来界定物质范畴,并在这种认识框架中把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进行了明确定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遮蔽了一些问题。马克思则提出了“实践”的物质观,真正实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弗雷格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对推进逻辑与哲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弗雷格的具体论述出发 ,阐明了弗雷格的独特的概念论体系及其逻辑本体论 ,然后依据其思想对语义悖论做了简要解析 ,指明语义悖论或因符号指谓不清或因错用谓词而不成立。  相似文献   

20.
“本体论”(Ontology)就是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学说。“本体论”这一术语创立于17世纪,现代西方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主义(或译存在主义)的本体论,重视人的本体问题,但其本身仍存在很多缺陷。人类本体论同生存主义本体论观点的区别在于:它认为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群体的存在;人类本体论认为人既是偶然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存在。人类本体论要对人的本体存在及其本质特征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同时也要对与人相关的世界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人类本体论还要对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世界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