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越冬鱼种一般于春节前后投放成鱼池或销售出去,空出的鱼种池一直到5月底6月初才再放鱼苗、夏花鱼种,养至来年春节前后。如此循环往复,每年鱼种池3—5月间处于休闲状态。如何合理利用鱼种池的休闲期,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三种方式,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鱼种池休闲期放养春片鱼种 越冬鱼种投放成鱼池或销售时,每亩鱼  相似文献   

2.
<正> 养鱼实践证明,要为成鱼池提供数量多、规格大、种类全的鱼种,单依靠1、2龄鱼种池远远不能满足成鱼池放养的需要。如果成鱼池的鱼种全部依靠鱼种池解决,那么约需鱼池总数的1/2饲养鱼种,这在生产上是无法接受的。而采用成鱼池套养的方法,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大、中、小3档或大、小2档)鱼种按比例混养,随着鱼类生长,各档规格鱼种逐年提升,供翌年成鱼池放养用。成鱼池套养鱼种有以下优点: (1)挖掘了成鱼池的生产潜力,培育了大批大规格鱼种。一般成鱼池产量中约有80%上市,还余20%左右为来年成鱼池放养的大规格  相似文献   

3.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 一、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 二、分养。将鱼种按不同规格调整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因得不到足够饲料而体质下降。16cm以上的鱼种,可投放成鱼池套养,偏小鱼种需专池培育。 三、稀放。秋季育出规格较大鱼种,是提高鱼越冬成活率的重要一环。应根据水面大小、水深等条件合理稀放,促进鱼种生长。水深1.5m的池塘,亩放7—8cm鱼种4000—6000  相似文献   

4.
<正> 利用冬闲鱼池滩涂种青,分次投放鱼种、多次起捕商品鱼是常规品种养殖一直探讨的优化模式之一,本人将多年来的推广试验综述如下,以供参考。一、鱼池要求:成鱼池为20亩以上的粗养回形池,交通方便,水路畅通,回形沟深1米左右,宽8-10米,鱼池滩涂基本平坦,池鱼集群简单,容易拉网,配套3口2-3亩鱼种池,有充足的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5.
<正> 鱼种在越冬期间,特别是一些小型鱼池里,越冬鱼种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鱼种数量,还要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损失较大。现将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一、鱼种越冬期死亡原因 1.鱼种小、体质差:在越冬时期,大多数鱼类一般都不怎么摄食,活动量也少,新陈代谢缓慢。其主要以积存在鱼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来维持生命。特别是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常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其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 鱼种在11月上、中旬并池越冬后,剩下的鱼种池要到明年的5月上旬才能用来培育鱼种,空闲期长达半年。利用这些空闲鱼种池种植黑麦草,既可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又能增加经济效益。具体的种植方法是:一、首先将空闲鱼种池的水排干,在池底开沟,一般可开成“十”字或“井”字形,沟深50厘米,沟宽30—40厘米。待池水滤干,淤泥  相似文献   

7.
鱼种并塘越冬,有利于提高越冬成活率,减少损失。其管理要点有以下四点:1、选好鱼池。越冬鱼种池要求背风向阳、不渗不漏、水源充足、水质洁净,水深1.5—2m。放鱼种有10—15天用生石灰清塘。2、适当并塘。一般在11月中下旬水温10℃左右时并塘。并塘前一周左右停饵,选择晴暖天气拉网,根据不同种类、规格筛选分类,分池越冬。操作做到轻快细心。3、合理密养。一般每亩放10cm左右的鱼种3—4万尾,12cm左右的鱼种2—3万尾。鱼种体质强,鱼池淤泥少、水质好,可适当大些;反之应小些。4、加强管理。越冬期间,要做好堵漏、及时加深池水、破冰等工作。冬…  相似文献   

8.
<正> 鱼种越冬的好坏关系到来年成鱼生产的产量。应了解越冬池死鱼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鱼类越冬效果。培育大规格鱼种 培育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是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6—8月3个月是水温高,鱼类摄食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采取强化喂养的措施,使鱼体健壮、肥满,规格达到15厘米以上的规格鱼种。降低夏花鱼种的放养量,一般每亩放养  相似文献   

9.
<正> 一、鱼池准备 苗种培育池分别为鱼苗池和鱼种池。鱼苗池为水泥地,面积50—100m~2,水深1m;鱼种池面积200—500m~2,水深1.8m。池壁光滑、平整、不漏水,池底降坡2%左右。成鱼池面积667—4000m~2,水深2m左右,池内设面积0.25—0.4m~2的饵料台5—10个,安装增氧机。要求进排水方便,水源清新无污染,通常用湖泊、水库、溪河等地表水为好。鱼苗、鱼种投放前半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已是寒冬季节,广大养鱼户商品鱼要销售、鱼种要并塘,怎样使鱼种和明年供产卵的亲鱼渡过这个季节,少受损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越冬池选择 越冬池要选择向阳,注排水方便,堤坝牢固,不渗漏,地底平坦,污泥少,水质肥沃的池塘。用作鱼种池的,选择面积2亩左右水深保持2米左右的小型池塘为宜;用作草鱼、白鲢、花鲢、鲤鱼和鳊鱼的亲鱼池的,面积2—4亩,  相似文献   

11.
秋生 《农家之友》2006,(11S):40-41
鱼种在越冬期间。特别是一些小型鱼池里,越冬鱼种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鱼种数量,还要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损失较大。现将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补救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鱼种在越冬期间,特别是一些小型鱼池里,越冬鱼种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鱼种数量,还要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损失较大。现将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补救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鱼池的选择面积适中,一般5—10亩,水深常年可保持在2.5米左右,成鱼池与二龄鱼种池、一龄鱼种池的比例为7∶2∶1,即成鱼池占70%,二龄鱼种池占20%,一龄鱼种池10%。二、套养的品种套养主要是解决吃食性鱼类青、草、鲤、鳊鱼的斤两鱼种为主。吃食鱼解决了,肥水鱼也就上去了。一  相似文献   

14.
<正> 经多年的养殖实践,对秋后如何管好小规格鱼种,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调整池鱼密度。分级饲养。适当稀养,通过拉网筛选,把规格较大的(5-6寸)放到成鱼池套养或另池饲养;4寸左右的按一般密度正常放养;3寸以下的小鱼种,放到水源方便,水质较好的池中进行强化培育,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5.
<正> 由于鱼种生产的特殊性,鱼种池每年有4—5个月的空闲,其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一些鱼池转向养殖特种水产品,鱼种的销售不畅通,而导致培育鱼种效益下降。笔者经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鱼种与青虾混养技术,为鱼种池的合  相似文献   

16.
进入冬季气候寒冷,对鱼种的安全越冬产生不利影响,是鱼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因此,选择好越冬鱼池,对于提高鱼种越冬存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鱼种在越冬期间,特别是一些小型鱼池里,越冬鱼种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鱼种数量,还要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损失较大。现将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补救措施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冬天的离去,春天的到来,气温开始回升,结冰开始融化,鱼类活动增加,再加上越冬池鱼种密度大,水中有机质含量多,水质极易变坏,所以早春越冬池开化后,应尽快分池,把越冬鱼种放养到环境好、密度适宜的养鱼池中进行正常喂养,防止死鱼现象的发生,及早恢复越冬鱼种的体质。如果不能及时分  相似文献   

19.
秋末冬初,水温渐降到10℃左右,鱼类活动减弱,逐渐停止摄食生长,这时就要将存塘鱼种并池越冬了。鱼种能安全越冬,关系到来年的成鱼生长。要保证鱼种安全越冬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一、加强冬前培育,提高越冬鱼种规格鱼类是变温动物,其生命活动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当水温降到10℃  相似文献   

20.
<正>福建武平县万安乡下镇村方清利用烧砖取土废弃的闲置地整理建成鱼池一口培育鱼种,去年利用早春鱼种出塘后到夏花鱼苗下塘前的空闲时间培植小青萍(小浮萍),5月投放6厘米的草鱼苗搭配少量的鲢鳙鱼苗培育鱼种,经一个月的饲养鱼苗体长增加一倍,然后改用水陆生青饲料搭配少量精饲料继续培育,今年1月出塘17~22厘米的草鱼种1.3万尾、花白鲢0.18万尾,产值1.3万元,纯利1.1万元以上。在鱼种培育前期使用小青萍饲养,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