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协整理论,采用ADF检验,构建VAR方程和VEC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存量影响较大;短期内,农业机械等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入对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提高能产生正效应,并引起农业总产值正向变动,且能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切实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001—2019年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动情况,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贡献,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以及经营规模的扩大得以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升来推动生产效率增长,后续则表现为规模效应和专业化效应的共同影响。结论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应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适度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水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LNRGOV(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对数值)与LNEXAQ(水产品出口量对数值)之间存在单方面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均方误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与水产品出口为正向的相关关系,但水产品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农业经济增长对水产品出口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间,新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两者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因此,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增长,就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是对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新型工农关系的重要纽带。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例,选取农资配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营销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和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作为研究对象,从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角度,实证分析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相关程度,进而依据分析结论确定辽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6.
国内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通过综合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选用安徽省1978-2014年相关数据,考察主要生产性服务业对安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变化会对安徽省GDP带来正向的冲击效果,且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调整规模经营与促进城镇化发展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最显著,其次是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基于此,提出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四川1998-2013年的农产品对外贸易数据,首先利用开放条件下的凯恩斯模型测算了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计量结果支持出口导向经济增长假设,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产品出口单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以产业集群方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是江苏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生产性服务业是打造中国产业升级版的"利器",是河北省实现产业格局由"河北制造"向"河北服务"转变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基于区位熵指数法,对河北省七大生产性服务业及河北省各地级以上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与分析,发现其发展在行业和地区上分布不均衡,最后提出了促进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甘肃省农业财政支农资金中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与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多变量的VAR系统为框架,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了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引起了生产性支出的增长,而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增长均未明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我国二产向三产升级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620份麦农调研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种粮收益的影响效果、异质性和作用路径,得出结论如下。(1)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种粮收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处理了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种粮收益的影响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特征,未能使所有农户都获益,对于种粮收益处于中高水平的中农群体,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种粮收益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3)从作用路径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直接促进农户种粮收益提升,也通过推动农地规模经营实现种粮收益的间接溢出,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85.62%和14.38%。由此可见,实现服务规模经营与农地规模经营的有机结合,确保各类农户尤其是小农户充分享受农业生产性服务带来的种粮红利,将会是未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与新疆经济增长两者的关系,发现财政支出都能够有效地刺激新疆经济增长。根据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划分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两大类别,并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了生产性财政支出冲击、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冲击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通过了解这种影响模式,将为判断今后新疆经济增长趋向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和关联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广东省、海南省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关系、产业特性,生产性服务与农林牧渔业及相关制造业互动程度进行了研究。明晰了两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与短板,为促进地区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林牧渔及相关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省际合作发展提供了数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消费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亮点。石家庄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主城区城市经济结构,大幅度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力争用3年时间,省会服务业占GDP总量比重要达到50%。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年农业技术进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进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斯密关于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对广义技术进步率进行量化和测算,随后的内生增长理论又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对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更准确的测度。在农业领域,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农业踏车理论、现代农业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均试图从理论上解释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的关系。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方面,主要有索洛余值和生产函数法、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方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总结了宝贵经验。然而,相关实证研究存在与经济增长理论脱节、测量方法和投入产出变量选取不当等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难点和痛点在于小农户,尤以位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小农户为甚,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途径,从而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生产性服务带来的经济效应,并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继而提出了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渔业生产函数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C-D生产函数和协整理论方法,对1971~2006年山东省渔业经济增长的产出与三种投人要素进行了协整分析,模拟估计了山东省渔业C-D生产函数模型,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结合在一个模型中,体现出了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负反馈"的调整机制,并分析了资本、技术、劳动对渔业产出的贡献,综合反映了山东省渔业生产特征,对于发展山东渔业经济、促进渔业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服务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水平。本文应用统计描述和Panel Data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1978—2007年农业信贷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信贷和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总体上的长期均衡关系不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