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栏语:谁经历了销售市场的"战火硝烟"?谁见证了销售市场的起起落落?谁和市场结合得最紧密?谁最了解市场的动向?谁是对市场最有发言权的人?答案就是:"冲锋"在销售一线的经销商。从本期开始,《商用汽车新闻》开通"经销商谈市场"栏目,为您详细介绍各大区域的商用车市场概况。  相似文献   

2.
能提供安全、稳定的IT设施只是IT部门被企业接受的底线,要想生存,你必须转型。如果有什么比预测未来还要困难的事情,那就是就未来达成一致意见。影响今日IT的那些趋势非常易于圈点——外部采购、全球化、管理加强、复杂性增加以及对业务增长和回报的无止  相似文献   

3.
《IT经理世界》2012,(22):96
@王甲佳:这是需要请教的一个问题。首先举个例子,许多经济现象是不容易看清楚的,但我们都清楚它的背后都有业务逻辑在支撑,在起作用。如果知道这些业务逻辑,我们就可以了解经济现象的本源,甚至是预测它在未来的演化。问题是,到底如何提高这种"能见度"呢?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从知识和技能的层级上来讲,我们需要经过"了解-掌握-熟悉-精通"的递进过程,这样看来,要想控制业务逻辑的"能见度",对核心业务起码要达到"熟悉"的水平,当然最好是"精通",而对于一些外围业务,也需要了解甚至  相似文献   

4.
企业业务转型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着眼更大、更远的目标,对经营业务和产业定位做出战略性的调整.业务转型企业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旧交替、碰撞、去留等多种问题,因此,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去"与"留"的关系.去,就是摒弃那些过时的文化内容、形式,不能再沿用.留,就是把有用的企业文化内容、形式保留下来,继续传承.有一定发展历史的企业,其已有文化根深蒂固,企业外在形象、规章制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文化环境及核心价值观等,历经较长时间的不断修正、完善、培植、沉淀,无处不打上原有企业的烙印.企业业务转型后,原有的文化内容是不是一个不留地都废止?  相似文献   

5.
萧冰 《中国纺织》2004,(10):54-55
<中国纺织>:目前国内纺织服装业已经把"创新"和"品牌"作为旗帜高高地举起.谁都知道在这两方面进取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真维斯作为一个跨国性企业和成功的大众品牌,有什么好的理念和做法向我们的企业介绍? 杨勋:就创新来说这是企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按我个人的体会,要创新必须先学习,也就是从学习开始.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都不了解,市场和消费需求什么也不清楚,拿什么去创新?因此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创新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想想,先上好"学"然后静下心来思考研究,写论文,这样才有资格和条件去谈创新,否则创新只能是句口号,不会变成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冶金财会》2019,(9):19-22
<正>过去30多年,华为高速成长的秘诀是什么?也许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更有发言权。2008年,任正非于《在地区部向EMT进行2008年年中述职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我们要在管理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2012年,任正非于《在流程与IT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及  相似文献   

7.
CIO谈IT采购     
信息技术主管,即CIO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恰当地选购信息技术产品。最近,我们的兄弟刊物——香港《计算机世界》的记者采访了四位地位显赫、每年掌握5000万美元IT设备采购经费的CIO:两位来自香港,两位来自新加坡。记者探究了他们如何做出购买决定?对IT供应商有何希望? 《计算机世界》记者:作IT采购时,基本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Agnes Mak(B.A.T.中国有限公  相似文献   

8.
吕绯 《现代班组》2008,(11):37-37
朱正文去银行取钱的时候才发现:6、7月份的工资不见了!这些钱是给孩子上大学用的,一直没舍得动,眼看孩子要开学了,钱却没了,这不是要命吗?朱正文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全身的汗就下来了。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钱让人取走了!可是卡和折都一直在他这儿,钱是怎么让人取走的呢?稳定了一下心神,他决定先到窗口查一下存取款记录再说。  相似文献   

9.
《IT经理世界》2011,(19):11
现有IT资产如何演化为虚拟资源池?在惠普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持续的IT运营与维护将消耗超过70%的IT资源,而仅有30%被用于创新",其原因就是因为业务应用依托大型主机、专用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相关资源成为业务应用所"御用"的。在最初部署IT资源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业务的需求,然后业务变化的速率已经远远大于当初的预期,特别是现在企业业务应用的微型化、集成化和模块化,使得业务经常处于重组之中,"御用"的策略显得笨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是如何改变世界海运模式,并最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呢?作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的高级顾问,我还能不时地听到一些朋友的疑问:"集装箱这东西有什么可研究的不就是那么一个铁皮箱子吗?"但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莱文森在其《集装箱改变世界》一书却认为:"极少人能够认识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却是  相似文献   

11.
别把IT治理想得神乎其神,CIO先培养点儿治理精神吧。“别把IT治理想得神乎其神,它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思维范式。”一些实践过IT治理的CIO如是说。事实上,从IT治理、IT管控、信息系统审计这些名词上可以看出,它们就是要将IT拉下高科技的神秘“黑幕”,而置于业务控制之下,技术仅仅是满足管理控制的一种手段而已。因此,准备跨出IT治理第一步的CIO,除了让最高领导重视IT治理,落实领导责任制外,何不先从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做起,先培养点儿IT治理精神。说法不重要尽管神州数码(中国)公司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郑小维并不承认自己正在进行IT治…  相似文献   

12.
正雇主们在想方设法完善一揽子福利,吸引所需的员工,弹性工作制就显得很重要。眼下,好多公司在争抢IT人才;它们拿出一系列福利和特别待遇,帮助吸引一流人才。那么,IT专业人员又看重什么呢?IT人员招聘咨询公司Modis总裁杰克·卡伦(Jack Cullen)说:"IT专业人员最看重的就是弹性工作制。"IT工作并不总是与朝九晚五这种传统工作周的  相似文献   

13.
骗谁呢?     
李天田 《IT经理世界》2013,(11):120-120
商业明星和实干家之间,隔着一万多个"思想家"。在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上,有一位年轻投行家问了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去一家企业的时候,会先看什么?凭什么做出对这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判断?看什么呢?我个人的心得是,看那些貌似和经营管理最没关系的人与事。某天早上,应邀到一家超大型企业的总部开会。虽然在市中心的黄金地带有一个地面停车场和五层地下停车场,但是,这家公司是不为访客提供停车位的。  相似文献   

14.
IT优化商业     
IT已经成为优秀企业的DNA、融入了它们业务的各个层面,进而影响着整体商业环境。在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之下,IT能为企业做些什么?恐怕没有人像湖南华菱线缆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熊硕这样有深刻体会了。作为企业IT负责人,熊硕时时刻刻绷着一  相似文献   

15.
吴磊 《IT经理世界》2013,(7):121-121
拯救电信业的下一个业务会是什么?4G?云计算、大数据还是移动视频、移动支付?新的产业生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电信运营商与产业链的竞争合作关系又该如何定位?还有哪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值得运营商思考借鉴?3月15日,《IT经理世界》在北京举办了今年第一场"中国技术商业领袖论坛"主题沙龙活动。作为1月20日封面报道《运营商之困》的延续,此次沙龙围绕  相似文献   

16.
服装人微博     
夏华: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重复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韩都衣舍赵迎光:很多人问我,韩流到底还能流行多久?韩都衣舍坚持韩风,将来会不会很危险?我的回答是:我在韩国工作10年,深刻感受到韩国人对于时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这方面他们是有天赋的,我也相信对美和时尚的追求是可以超越民族、超越国界的,韩都衣舍会坚持走下去,要做真正的"韩风时尚专家"。  相似文献   

17.
经典语录     
梁德力:有人问到一个话题,为什么一些企业要更换IT系统?有几种可能,第一,有理由。原有的系统确实无法支撑了;第二,有钱。一些企业老板要面子,喜欢跟风,人家上什么,他也上什么。第三,没有理由。一些人喜欢玩弄政治,搞点事情。第四,被忽悠。存在管理问题,被厂商忽悠可以解决,结果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一线声音     
正本期话题1:如今,"碳减排"已是全球共识。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在京启动。企业一线岗位的员工,怎样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路径,为低碳发展贡献一分力?@操作化繁为简就是低碳基层员工改变一下工作习惯,就可以促进低碳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在制作这期2月份的合刊时,我也在关注正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的有"全球经济风向标"之称的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全球重新设计"。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对此解释说,危机已经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我们不能采用过去的体系,要让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加在一起改变新的体系,面临新的现实。如果说过去的体系不能再采用,那么新的体系是什么?怎么去建立?  相似文献   

20.
在IT基础设施和系统到位后,IT负责人如果不思部门转型,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大。CIO和企业IT部门在完成IT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和ERP等基础系统后,如何为企业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CIO和企业IT部门的职能、价值和能力在未来将如何演变?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业务和组织复杂性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世界变平了”,企业如何利用CIO和IT部门的能力优势,建立新的组织能力和核心能力?在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过程中,信息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变化趋势Gartner公司在“2006年CIO状况”中指出,如今的IT部门引领着组织信息与流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