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大门,是与国际大都市——上海毗邻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级市。 自1990年开设第一家台资企业至今,昆山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4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6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0多亿美元,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世界500强企业也已经有23家  相似文献   

2.
黄承圯 《中国外资》2002,(10):34-35
<正> 昆山原来是江苏省的一个农业县。1979年工业产值1个亿,财政收入3401万元。2001年人均GDP达4700美元,居全国2000多个县(市)最前列,人均财政收入列江苏省第一位,进出口额今年将进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前10位,累计吸引外资134亿美元,其中台资80亿美元,占全国的1/8,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明星城市,经济运作最好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台商向内地投资和贸易现状 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1994年底,我们共批准台资项目25000多个,协议台资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100亿美元,分别占吸引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12.2%和8.3%。迄今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有了台资企业。 随着台商到内地投资项目日渐增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两岸经香港间接转口贸易迅猛增长。据港英当局统计,1979—1994年的16年中,海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500多亿美元,年平均增长40%。  相似文献   

4.
<正> 一、台资数额大幅度增加。1987年前来厦台资很少,全市兴办的台资企业仅20家。当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内外压力,有限度地松动了台胞回大陆控亲政策。使来厦台资开始以较快速度发展起来。1988年,厦门批准兴办的台资企业就有87家,协议投资金额达1.4亿美元,使在当年来厦的海外投资中台资跃升第一位。1989年,虽有北京动乱的影响,但台资入厦势头不仅未减,而且有了加快,全年批准台资项目131 项,投资金额4.81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4%和48.5%。进入1990年以来,来厦考察投资环境,洽谈投资项目的台商都比过去有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陈敏 《中国外资》2005,(9):14-15
<正>厦门与我国台湾省一水之隔,语言相通,地缘相邻,习俗相近,血缘相亲,两地经贸文化往来渊远流长。台商投资厦门始于1983年,1988年以来台商来厦投资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后,台商在厦门投资更为活跃。据统计,截止2005年6月,厦门市历年累计吸引台资2340个,合同利用台资44.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28亿美元,在厦门市吸引的外商投资中,台资仅次与香港列第二位。从投资行业看,台商在厦门投入资金在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86%、86.86%和11.28%,主要以制造业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 按照有关投资法规定,必须提供外商投资所需的配套人民币资金。一般说来,每利用1美元的直接投资需投入8—14元人民币资金,其中除了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以外,还须投入相当数量的生产经营周转资金。这就意味着吸收台资的规模愈大,对配套人民币资金的需求量愈大。截至去年底,台商在厦实际投资达9.88亿美元,仅去年一年就批准台资172项,实际投资达3.4亿美元,所批项目90%以上是生产性项目,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势  相似文献   

7.
一、台资企业对泉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泉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改革开放以来 ,泉州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 ,积极引进外资 ,发展外向型经济 ,其中台资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约占福建的四分之一 ,闯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一 )台商投资企业是我市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据泉州市外经贸委统计 ,截至1998年12月底 ,泉州市共批准台资企业834家 ,投资总额9 .44亿美元 ,其中合同外资8 .08亿美元 ,实际投产493家 ,外商…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漳浦县金融业不断加大支持台资农业企业发展的力度,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带动农转型、多业并进,推动扩大开放。截至1997年底,全县已成功地引进台资农业企业88家,总投资15957万美元,实际到资8264.44万美元;引进农林牧副渔优良品种1...  相似文献   

9.
广东台资企业的现状调查和金融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吸引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资料显示,广东目前仅台商企业就有13000多家,吸引台资超过110亿美元,是名符其实的吸引外资大省,广东也因此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台资涌入上海、江苏以及广东的台资北移长江三角洲的现象.这是正常的资本逐利的经济现象还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泡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广东的台商们又是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为切实了解广东台资企业的经营现状、业务动向和对银行的业务需求,笔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2009年江苏省建筑业总产值达10181亿元,同比增长14%,是全国各省中首个突破万亿元的行业。当年,扬州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28%.居全省前三位.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同比增幅16%,实现利税总额54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达50万人,对农民增收贡献度达到30%,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快速发展的建筑业为金融业务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扬州市金融同业不断加强与建筑业优势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11.
刘涛 《中国外资》2006,(4):44-45
在“十五”期间,苏州市的进出口总额有了快速的增长,2005年突破14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和江苏省占比分别是9.9%、61.7%,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上海、深圳之后列第三位;一般贸易进出口225亿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也列第三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资》2004,(8):64-66
<正> 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1.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加 从利用外省直接投资的总规模来看,江苏省引进外资的规模迅速增加。2000年为64.23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71.22亿美元,2002年首次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3.66亿美元,比2001年增加了30多亿美元,增幅达  相似文献   

13.
<正>台商投资的发展趋势 厦门经济特区对台经贸关系已揭开了新的一页。台商投资已从小规模的起步阶段步入较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1991年6月底,厦门特区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合同447项,台资金额10.39亿美元。台商投资占全部客商投资合同项目和总额的42.33%和47.31%。在国民经济33个大行业分类中,台资企业已涉及其中的20个行业。台商投资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三项产业中,台商投资呈现四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其一,化学工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成为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行业。首先,化学工业是台资流向最为集中的行业,占据第二产业投资总额的48.76%。其次,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是台商投资较多的项目,占据了总项目的三分之一。这些行业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贸易加工企业,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平均额小。如服装制造业29项,投资额4534万美元,平均单项156万美元;制鞋业20项,投资额2404万美元,平均单项120万美元;体育用品业10项,投资719万美元,平均单项71.9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投资5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宁波高新红杉板业在镇海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几乎同时,投资6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宁波博光车业有限公司也进驻镇海台湾精密机械工业园区。宁波镇海区通过实施  相似文献   

15.
樟树市政府采购中心受市政工程处委托,就市四特大道及葛玄路约5公里长安装路灯。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市政府采购中心将此信息向《江西信息日报》及“江西省政府采购”网站发送公开招标公告,欢迎有经营能力、经营业绩及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前来报名,同时载明投标者必须具有灯具生产、安装资质的企业方可投标。前来报名的供应商是:江苏省扬州新峰灯具有限公司、江苏省飞花灯饰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苏发灯具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龙翔灯具制造厂、江苏省金源灯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 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48万。区内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待遇,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自设立台商投资区以来,台湾的企业界、商业界、金融界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办企业,投资势头直升猛上,至今年6月份,厦门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10个,协议台商投资8.4亿美元,分别达全国台资项目和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两年来,我省吸引外资出现了好势头,尤其台商投资势头更是前所未有。至今年5月底,台胞来闽投资累计突破10亿美元,投资项目已超过500项,台资已成为我省引进外资的主要部分。现在全省平均每天接待前来接洽谈项目的台商有三、四十家之多。台资之所以大量入闽,除了闽台因血缘关系、方言相通、习俗相近以外,其主要原因还有:1.台币升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闽台贸易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间接转口贸易,即由国家批准的对台贸易专营公司、外贸公司、在闽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台资企业)在各自允许的经营范围内,经由香港等第三地转口的对台选出口贸易;二是海上直接小额贸易(即民间对台贸易),由台湾渔民或中小商人直接来福建沿海指定口岸与福建省对台贸易企业进行的贸易,该类贸易数额较小。90年代以来,福建省对台民间贸易基本上每年保持在10OO万美元以上,1996年全省对台贸易总额17.05亿美元,其中民间直接贸易额170o万美元,1996年末在台劳务人员4500人左右。福建省对台民间贸易…  相似文献   

19.
2019年-2021年,镇江市外资规模由6.6亿美元增长到8.1亿美元,年均增速10.8%;制造业外资占比保持在60%以上,高于江苏省平均近30个百分点,占比保持江苏省第一.今年1-2月,镇江市实际利用外资8563万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37.2%,高于省平均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外资3803万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资》2008,(1):67-67
2003年以来,江苏省大力发展服务业,全省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一,引资总体规模迅速提升。至2007年9月,共新批服务业外资项目5254个、新增协议外资363.2亿美元、新增实际到帐外资120.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量的15.9%、18.1%及15.7%。二,单体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协议外资的平均项目规模从前5年的311万美元,上升到近5年的691.4万美元,增长12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