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通货膨胀原因问题上,凯恩斯更强调需求因素。弗里德曼更强调货币的直接作用,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不能很好解释,货币主义认为这是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人为地破坏了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货币学派主张取消或简化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财政调节措施,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货币当局根据经济增长的速度长期地、稳定地增加货币供应。在依靠增加货币发行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这一点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我国目前出现的物价普遍上涨情况与我国近年大量发行货币有直接关系。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在对待通货膨胀问题上的理论分歧,联系我国自身经济的复杂性,深入分析货币供求与商品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优化宏观调控政策,保证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从货币供求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的机理入手,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理论来分析货币市场非均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动态优化与调整.通过建立我国外汇储备、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方程,估计外汇储备和货币持有量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分析外汇储备需求与货币供求等相关经济变量的长短期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货币供求论的发展历程:货币供求决定论与关系论的变迁继承前人,方能进步;洞察历史,方能创新。回顾数百年来货币供求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核心是围绕如何实现货币供求均衡而展开的。而货币均衡是指当货币供给符合客观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时的状态,因此,货币供求论的发展即紧紧围绕货币供求的决定论及货币供求的关系论而展开。(一)货币供求决定论的变迁关于此,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货币需求论和货币供给论。1.货币需求论在演变(1)西方国家的货币需求论就货币需求论而言,在西方国家,伴随着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建…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求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研究兴盛不衰的命题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近百年来货币供求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脉络,剖析了货币理论研究“重需求,轻供给”格局的成因,并研究了未来货币供求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一般影响李健货币供求问题历来是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一国货币政策抉择的出发点。在当代的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货币供求理论的研究亦在不断变化。自70年代形成高潮至今仍方兴未艾的全球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  相似文献   

6.
货币对现代经济中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但一般均衡理论中只讨论了商品经济的均衡却忽略了货币的存在。为了解释货币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分析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西方货币理论提出了大量的模型来进行分析。介绍了几个代表性的货币理论模型,并着重分析了货币搜寻模型。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作用,通过对比固定汇率制度,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2005牟汇率改革以后的浮动汇率制度,说明了市场供求对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意义。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稳定的汇率制度对中国经济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的主要通行货币,汇率形成机制就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期以来,囿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物价波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长期以来,宏观领域积累的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是对我国货币供求非均衡———即超额货币现象的反映,文章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通过对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指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维安  贺聪 《财经研究》2005,31(5):17-28
资产价格波动会影响货币市场均衡,是对主流货币理论的一个巨大发展.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文章主要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问题.我们首先对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的关系加以经验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房地产价格的货币市场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两条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理论假说.然后基于此假说研究了两种外生冲击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票号的本质     
山西票号是"20世纪以前中国最富盛名的银行",但是现有理论并不能圆满解释票号为何会相对于市场交易而存在。本文从模型和史实两个方面分析了票号的本质问题,指出票号是分工深化的产物。从理论模型来看,分工经济需要货币存在,但货币出现后,仅靠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交易,效率将十分低下,票号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推动经济发展。通过追溯货币和山西票号产生的历史,本文验证了山西票号的确是分工深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货币危机传染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界定了货币危机传染及其经济表象 ,然后比较分析了各种货币危机传染模型。而根据众多的实证研究结论 ,也可以证明货币危机传染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与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流向紧密联系。因此考察流动性过剩现象应该更多关注金融结构,进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变化。本文结合金融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M2/GDP偏高现象,揭示金融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货币供求与经济增长(1927—1936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 1 92 7-1 93 6年 1 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与之关系密切的因素的动态趋势做了分析 ;在数量关系的引导下 ,对货币供求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做了理论分析。本文认为 ,1 92 7~ 1 93 6年 ,货币供给适度大于货币需求 ,即保持“信用扩张型的温和通货膨胀”(年率 2 .5~ 2 0 % ) ,是该时段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为此 ,要求当局具备调节货币供给的功能。 1 93 5年的币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但似嫌太晚 ,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14.
资金供求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格局及其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就资金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而言,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赖以形成的基础。资金运行除了具有货币运行的效应外,还通过生产过程对价值增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的核心。资金供求和商品供求密切相关,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将使另一方的均衡变得十分困难,但资金供求均衡是商品供求均衡的先决条件。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梅坚 《经济师》2004,(8):114-115
文章通过一些经济模型来研究电子货币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 ,并通过LM模型建立了价格和真实收入的联系 ,得出电子货币是如何引起各种要素的波动的 ,诸如通过改变LM曲线的结构来移动货币供求曲线 ,从而使得价格和真实收入发生变化。电子货币对货币和金融市场有很强力的影响力 ,所以政府需要调整政策来满足货币金融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经济的数据特征表明,货币供给路径与宏观经济的波动轨迹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本文基于现金先行模型方法,将货币因素纳入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来进行考察,并对差分方程系统中的参数与变量稳态值进行校准,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模型经济数据。将模型经济数据与实际经济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模型经济能较好地解释了实际经济的波动情况,对产出波动的解释达到80.5%。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不仅对产出等实际变量存在影响,而且对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等名义变量的影响更大,货币具有偏向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利用2002~2009年的季度数据,就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利率政策而言,货币供应量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的影响要更大;其次货币政策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比其对供给的影响要大,但对二者都只有短期影响而无长期影响;此外货币政策的短期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平稳,其一定程度表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通货紧缩预期的产出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 1995 - 2 0 0 2年间我国经济主体形成的通货紧缩预期影响产出的效应。我们首先构建一个包括经济主体预期及行为、工资调整机制等因素的分析框架 ;然后 ,在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建立通货紧缩预期与产出关系的模型 ,并运用Koyck变换间接求解预期系数与效应大小。结果表明 :这一时期的通货紧缩预期对产出具有较强的紧缩效应。对此 ,我们试图从供求层面的内在因素加以说明 ,在此基础上 ,建议把通货膨胀预期引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支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根据资产负债表表现形式的不同,货币错配可分为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和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研究者大多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后一种形式的货币错配风险,但现有模型却多数集中在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上。文章构建了基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多重均衡模型,试图揭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如何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银行和企业进而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并使经济稳定在"坏"的均衡点上。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在"坏"的均衡点上,央行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曾燕婷  杨芳 《经济师》2004,(3):242-242,244
文章介绍了有关货币替代的概念及货币替代模型 ,并根据该模型对货币替代汇率与货币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最后指出货币替代的政治含义及货币替代和汇率理论与国家货币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