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期末要对各项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并按照除去减值准备的金额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价值,但根据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准备项目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之前扣除,本文对在提取减值准备当期,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恢复、处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顷的资产减值准备等情况时的纳税调整处理进行了集中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有利于企业积极处理不良资产,使会计更稳健。新《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会计工作中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然而中国会计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完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制度,需要准则制定部门和实施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梁斌 《商场现代化》2005,(10):175-176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剔除不良资产,提高资产效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也为企业操纵会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利弊,并对计提准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实既会给企业造成损失,也给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留下空间。为防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不实,应健全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把握好谨慎性原则,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尤其要加强资产减值准备的外部专业评估,提高减值准备披露的清晰度,为合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提供制度保证,以有效地避免制度性虚盈实亏,确保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经营者的审慎经营以及投资者的谨慎决策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5.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前提是出现资产减值迹象。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使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进一步完善,保证了企业利润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孙新章 《市场周刊》2004,(7):145-145,144
资产的重要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能力下降的资产则应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跌价)准备,但由于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关理论和实务还不太成熟,因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相关准则应尽快出台,以利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7.
邢永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155-156
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应计提多少减值准备,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因此,企业对资产减值的计提计提和转回、转销存在一定的灵活性,无论会计准则规定得如何详细,还是会给企业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由于盈余管理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公允性,认为应通过会计准则等监管体制的完善来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提高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等措施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正>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除应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外,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可见,国家对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规范性提高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在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资产组合计提及计提范围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水莉莉 《商业会计》2002,(12):38-39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准备谈谈笔者的认识与思考。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如果资产在期末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应记入相关的损益类科目,减少当期损益,但是,与其他当期发生的损失不同的是,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范围内转回,即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价值恢复当期的损益,而其他资产发生的损失不可能在以后转回。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当尤其注意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11.
龚明月 《商场现代化》2007,(11S):286-286
本文从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在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资产组合计提及计提范围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可对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坏账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计提减值准备。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滥用计提、外部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赋予企业更多会计选择权;健全信息价格等时常机制;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健全法律法规;弱化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进行操作的动机应。  相似文献   

13.
谢静 《市场论坛》2006,(3):93-95
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从资产减值会计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国内会计制度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对企业的影响,还对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原因进行了透析,并针对我国资产减值理论和实务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再建工程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要遵循谨慎性原则,正确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一、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无疑会导致当期利润增加.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而其计提和转回又会对利润产生影响,因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就成为些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上市公司滥用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备受争议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资产减值准备从理论上讲,是当企业资产预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资产的账面成本时,在会计上加以计量和记录的资产的减值损失,一般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来确认,作为资产价值的抵减,它体现了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从性质上看,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一种或有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般要求直接冲减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减值准备的发生是难免的,企业计提减值的应用也是应该的,它也是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资产减值准备也符合财务会计报表的确认标准,因此企业应该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会计处理,提供相关的减值信息.本文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的理论研究,为企业资产减值准备适用寻找了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适用的分析及对比研究,揭示我国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若干新规定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无疑会导致当期利润增加。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很大的伸缩空间,而其计提和转回又会对利润产牛影响,因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就成为一些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