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功能在于防止赌博和道德风险,是保险合同的效力要件,对保险合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险合同脱胎于附条件的买卖或者借贷合同之类的民事合同。保险利益最早是为了防止赌博而出现,而由于保险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了纯伦理规范的轨道(伦理考虑仅仅是一个底线,而非主要目标),更多地向技术规范靠拢。传统上认为的避免赌博、不当得利和道德风险功能都不可能由技术化的保险利益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3.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最大诚信原则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顾客心理安全需求等问题。为完善保险业诚信体系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保险诚信法制建设、建立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加大诚信宣传教育、改革保险公司营销体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诚信考评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国外经典判例,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保险利益原则和损失补偿原则的理论观点进行总结和评价,运用推演的方式分析保险利益原则和损失补偿原则在不同性质界定下的优缺点、适用性及适用范围,进一步理清二者关系.最后提出为保障不同利益主体对保险标的享有的权益,应借鉴期待利益原则的思想确定保险利益主体,扩大保险保障的范围,提高保险保障的程度,为错综复杂的保险纠纷案件提供解决依据,对我国保险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董彪 《全国商情》2009,(6):113-114,112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功能上而言,保险利益能够起到防止保险沦为赌博工具、防范诱发道德危机的作用.我国<保险法>第12条规定了保险利益原则,学者则将保险利益理解为保险合同的生效要件或有效要件.但是,该规定及学说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没有区分保险利益在不同类型的保险合同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二是没有实质性地区分保险合同生效与有效、合同生效前后有效要件的不同.要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必须在理论上重新检讨并对<保险法>的相关条文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机械的保险利益原则已经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保险利益例外原则。该原则的适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无因管理与赠与;(二)弃权和禁止反言。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保险国际化,国际保险业务越来越多。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都需要了解各国的保险法。本文特别关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大利亚保险法的司法解释。从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补偿原则、代位追偿原则、分摊原则和共同保险原则六个方面来比较三地保险法的司法解释差异。  相似文献   

8.
保险合同解释中的释义利益解释原则,又称不利解释原则,系指“在保险单被如此拟制以致可以进行两种解释的情况下,保单用语应当依照最不利于保险人的方式予以解释。”之所以要在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用语存在义的情况下,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其理由在于:保险合同已经基本实现了格式化,格式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备制,极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意思,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只能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保险人拟就的条款。再者,保险合同的格式化也实现了合同用语的专业化,保险合同所用术语非常通人所能理解,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保险人的利益。为了保护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各国在长期的保险实践中积累发展了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以求为被保险人的或者受人提供救济。接轨国际保险立法,我国《保险法》亦规定这一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9.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存在的农用地,是农民手中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本。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也必然具有补偿性即政府可以依法基于公共利益强行征收农民土地,那么基于公平、正义原则,国家牺牲无责任特定人的合法权益以满足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时,就必须对受到损害的特定成员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各国选择什么样的理论和原则作为制定各自的补偿标准的依据,会直接影响到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再保险合同是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均可在再保险合同中适用,但由于再保险合同的自身特点,再保险合同所适用的基本原则又不同于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呈现出再保险的特征,反映了再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可适用于再保险合同的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损失填补原则等。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实现保险公平交易的基本原则。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险交易双方就必然围绕逆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展开定价博弈,产生引致性内生交易费用。本文通过对保险交易的诚信博弈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交易中的保单定价博弈问题,进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险市场交易总体和个体的利益控制与福利损益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因为保险合同具有不同于一般合同的特殊性,最大诚信原则成为保险法律制度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我国《保险法》没有明确体现这一原则,导致在法律实践中出现大量与之相关的纠纷与诉讼,这不仅损害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也不适应我国诚信建设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国《保险法》中应当明确规定最大诚信原则,并明确违背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车贷保险自2003年8月全面叫停至今仍偃旗息鼓。这不仅是保险的损失,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加强车贷保险风险管控应该做到:签订保险合同时坚持“最大诚信原则”;保单责任生效前及时签订反担保协议;车贷保险合同、协议条款必须严谨、完善;贷款购车综合保险由强制改为自愿,同时建立保险同业公会信息网;建立车贷利益共同体,形成责任分摊机制;彻底抨弃不计成本盲目抢占市场的思想偏差,坚持效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起诚实可信的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远未满足市场需求,医疗领域的高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是抑制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控制商业健康保险道德风险,既要通过建立中央信息系统、加强与社保机构合作、规范代理人销售行为、合理研发降低被保险方的道德风险,更要通过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加强监督和评估、推行医保一体化等有效一系列措施,规避医疗服务提供方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险种创新是保险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开拓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对险种创新进行法律保障,是防止恶意搭便车行为,有效激励、积极引导险种创新,防范险种创新中道德风险,减少新险种中保险合同不公平问题,贯彻险种创新的合法性原则的需要,也是法律保障的强制有效性使然。对险种创新进行法律规制时,应坚持利益平衡论,即险种创新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保险人利益与投保人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保险合同作为特殊的合同,其在理赔时必须遵守的保险利益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等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保险合同作为一般性合同,同样必须遵守基本的合同相对性原则。但实践中因忽视这一基本原则导致的索赔纠纷,却屡见报端。本文通过一起典型的索赔案例,阐述保险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以期引起保险从业人员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保险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及履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对保险利益原则及其适用加以分析研究,并针对我国《保险法》的相关内容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8.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的核心要素,决定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影响保险合同的内容与效力。时下,未婚同居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同居双方在保险方面是否具有法律关系,具有怎样的法律关系?本文通过一起典型案例,对保险利益原则的应用进行阐释和分析,并提出理性投保和妥善处理此类案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险代理人在展业中存在着一些道德风险,从而影响保险人的利益及声誉。为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维护投保人的利益,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人应注重对保险代理人的监督管理。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合理选聘、评价、激励和培训代理人,规范保险代理人的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20.
保险合同解释中,最具特色同时在法律适用实践中争议最多的原则是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创设和援引原则是针对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不平等的交易地位而进行司法调整以实现公平交易,并体现对保险交易中的弱势群体倾斜性保护的价值关怀。新修订的《保险法》明晰了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适用对象和法律适用前提。对保险合同基本条款发生争议时,不应随意采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司法实践中应避免出现该原则适用片面化和扩大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