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与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一道并称为中国房地产业三大行业组织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简称“中城联盟”).携旗下60多家中国项尖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首脑人物.于2005年5月14日至15日聚会西安喜来登大酒店.围绕“地产理想——产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峰会主题.激荡思想.智慧对话.共同探讨房地产的和谐发展问题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参加中国顶级联赛的16家中超俱乐部中,有15家为房地产企业或涉足房地产,每年投资接近30亿。可以说,中超是被地产“包养”的。  相似文献   

3.
《首都经济》2012,(2):14-18
“年末有个行业很特殊——一边收缩裁员,一边开年会继续发年终奖,这就是寒冬里受调控的房地产行业。”某地产开发商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写道。他表示,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普遍采取“少拿地,不开工,缓建设,促销售”的保暖过冬策略。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国际地产金融权威、美国纽约大学房地产学院劳伦斯.朗瓦教授明确表示:“在中国,CMBS可能会比REITs更容易推行。”在地产融资范围不断收紧,国外地产新融资方式不断被引入中国的情形下,朗瓦教授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众多地产开发商对“CMBS”这个新概念的极大关注和无限兴趣。[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吴学安 《上海经济》2006,(10):41-41
日前,在某地产咨询公司主办的房地产融资研讨会上,有16个房地产项目明码标价准备出售,项目总值超过40亿元。尽管许多房地产商对前景不甚乐观,但如果让房地产开发商在卖掉项目与降价售楼之间作出选择,他们却是宁愿选前者,而不愿屈就后者。的确,面对国家一轮紧似一轮的宏观调控形势,消费者所期望见到的房市降价似乎并没出现,而是房地产开发商出售项目这一现象却已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多年被称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一直以来,多风多雨。但有着“在暴风雨中茁壮成长”之豪气的地产列强们,仍然一贯地不屈不挠、激流勇进。2004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转型的一年。从此,行业门槛高起,数万家企业到房地产市场淘金的历史将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7.
周峰(成都置信实业集团营销总监):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近10年的迅猛发展,开发理念已逐渐成熟.开发商越来越重视房地产市场的细分和项目的专业定位.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地产项目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商业地产已被国内一些实力开发商所看好,中国西部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开发资源.使旅游商业地产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牵动很多人的心。本期本刊编发了三位专家关于房市的评论性文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张汉亚的文章认为,房价的合理与稳定是房地产产业发展能否保持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中肯建议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要加强自律。著名地产评论家章林晓则从分析房地产市场“两快一慢”现象成因入手,给出在房市供应端的解决之道,建言通过土地供应机制的适度调整等手段以调控房市格局。北京经济信息中心价格专家王小娥则从需求的角度,提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与繁荣,需要真正关注与呵护市场中的刚性需求,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的探讨,更利于我们立体审视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9.
刘鹏 《产权导刊》2012,(2):72-72
2011年10月份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持续性上涨之后终于在"国十条"、"新国十条"等相关宏观调控下放的作用下,出现了止涨和部分地区回跌的局面。面临楼市冬天的房地产企业很"难过",一向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意见"分歧"的潘石屹和任志强甚至组成联盟,联合其他18家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发起了国内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打着将“定价权”交给购房者的旗号,准备“网上卖房”,被网友称为是“抱团取暖”。  相似文献   

10.
一方面,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的房地产业风险提升;另一方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于是,近年来,旅游地产被国内地产开发商广泛提及——不愿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房地产商们纷纷进军旅游业。据知情人透露,2005海南春季房地产交易展览会于3月25日在海口举行,交易会向社会各界集中展示海南100多个度假公寓、产权酒店、分时度假酒店项目。另外,今年春节过后,在北京也举行了一个大型旅游地产交易会。  相似文献   

11.
《山东建设》2005,(4):28-28
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两大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是中海地产和万科。“2004年中国10大最具价值房地产公司品牌”分别是万通、阳光100、复地、绿城、金地、大华、新世界、北京城建地产、沿海、金融街。  相似文献   

12.
行为蜗居     
《新财经》2010,(3):74-75
当代新房奴的真实写照!在中国住交会上,行为艺术家梁克刚的头和双手被“房奴”的镣铐紧紧锁住,他频频到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展台“抗议”,表达自己的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9,(7):62-63
北美、欧洲、东南亚、大洋洲乃至中东阿拉伯世界,忽然问全球的地产项目似乎都已开始启动中国化进程。或许是华人对于不动产近乎天性的追捧教育了这些海外开发商,与其费尽心力求得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张宝贵的“入场券”,不如放开身手以最传统、最原始的方式,将中国人的流动资本吸引至自己的眼前。  相似文献   

14.
一鸣 《首都经济》2005,(1):58-58
2004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年.同时也是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争议最多的一年.围绕“地产泡沫”争论不休.国外投资机构公布研究结果说“北京房产泡沫严重”.地产大腕根据自己的经验断言“房地产还要再好20年”,相关专家也出来说“北京房价符合价值规律”等等.一时间.房地产地产市场莫衷一是。但是.在北京房地产市场“泡沫之争”中.有两个重要力量是缺位的.  相似文献   

15.
唐晔 《沪港经济》2010,(5):56-57
2010年的“两会”,政府对房地产政策定了一个基调:坚决遏止房价上涨。在2010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最负盛名的地产大佬和学者就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各抒胸臆,展开了一场难得的精彩碰撞。  相似文献   

16.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已经完成.而中国的正在进行中,整个行业正处于上升期,就市场而言,中国更有吸引力。地产开发商可能去海外融资,但是近几年肯定不会去国外发展房地产业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山东建设》2005,(21):23-23
一直以来,金融与地产都处于”各自分割、自娱自乐”的阶段。经过本轮的宏观调控,一个共识在业界传播一在这次调控结束之后,应是我国房地产金融时代的真正开始,而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变革与分化已经不可避免。分析认为,今后的房地产行业多元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趋势下,行业将展现三种变化:一、整合、并购活动增多。一些小的开发商卖完房子,就会选择退出这个行业,但大的地产商依然存在,保存着他们的辉煌。”大吃小”的现象会增加。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将在并购活动中进行调整,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提升和企业价值重新定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张璐 《走向世界》2010,(18):36-38
小清河的房地产究竟有多热?有专家表示,小清河将成为济南房地产市场最后一块“价值洼地”,它的异军突起,将济南地产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9.
出色财智智力产业联盟联手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打造被地产界及学术界誉为“地产黄埔”的“中国房地产董事长、总裁(职业经理人)高级研修班”。 本期“非常MBA”专栏,特选了研修班中部分专家精彩视点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15-16
中国政府上个月两度宣布新措施,拉开对房地产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国媒体认为,无论“国六条”或“国十五条”只针对中国开发商、银行和地方政府,对外资炒楼缺乏防范,客观上外资已经促成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