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证券分析师与有效资本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玉  张天西 《上海金融》2004,(12):31-33
有效资本市场需要证券分析师,因为证券分析师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有利于证券价格更快向价值回归,证券分析师对成熟的资本市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证券价值投资理念的确立,证券分析师必将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发挥重大作用。但是,证券分析师作用良好发挥的前提是对证券分析师的有效监管。我们应在充分认识我国目前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以促进证券分析师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魏建华 《新金融》2008,(6):41-43
管理层希望加大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离不开资本市场,我们需要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大的资本市场.因此,我们应该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资本市场需求为管理对象的传统理念,科学疏导资本市场需求,扩大资本市场供给,优化供给结构,维护资本市场的供求均衡,做大做强我国的资本市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孜芊 《中国外汇》2014,(23):50-53
在我国,对资本市场开放一直较为慎重。一方面,限制国内居民投资境外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主要出于对境内机构和居民在涉外投资方面经验不足、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考虑;另一方面,限制非居民投资国内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考虑到境外资金投入国内股票市场后,对其资金流向的监控难度较大。目前,对于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我们借鉴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  相似文献   

4.
《济南金融》2001,(3):14-17
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一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市场条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资源配置格局及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以实体经济为主要调控对象的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作用渠道和实施效果受到了显著影响,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应加大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机制及影响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诸多因素,提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完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发展初期,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比较弱,而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成熟,它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我国投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突出,受产业结构凋整中的癸本市场制约,使得通过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仔在着许多障碍。为了让我国资本市场在未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各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从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入手,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规范作为突破口,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走向规范和完善,建立一个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资本市场。本文通过介绍韩国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产业结构凋整的相关经验,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广泛争论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总需求的变化,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这种传导过程称之为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并对进行较为详尽的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刺激,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和微弱的。文章对这种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的原因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更好地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理论上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导致包抱消费需求在内的总需求的变化,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我们可以把这种传导过程称之为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机制,并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实证检验,实实分析的结果表明: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消费需求的制激,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有限和微弱的。文章对这种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的原因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更好地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理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是加快转型期我国金融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内在联通性出发,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谈银行的次级债务与市场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银监会近日已决定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债务计入银行附属资本,来缓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先天不足、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的状况。但是我们不能仅关注次级债弥补银行资本的作用,还应重视并发挥次级债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两大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国加入WTO,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对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的制度必然产生冲击。从我国多年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国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实践看,入世后我们须加强两市场的协调,促进整个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祚军  洪菲 《南方金融》2004,(12):43-45
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仅对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起决定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意义重大。本文先分别分析了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体系和我国资本体系的现状和特点,最后就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2.
宋海 《中国金融》2006,(8):10-12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我们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一年。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根本性制度的变革。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与全面推进,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资本市场迎来了扑面春风。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12年以来国务院首次提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充分肯定了我国资本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阐述了资本市场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  相似文献   

14.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建立、发展及其对OTCBB和风险资本市场等的带动,是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得以形成的关键。同时,创业板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实践、失败和再实践,成为证券市场亮丽的风景线。在历经失败、挫折和成功后,国际创业板市场探索出对付创业板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三条基本经验。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具有十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也是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资本形成所必需。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借鉴国际相关经验,分步实施创业板,积极推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深化和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联系越发紧密,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也正日益增强。本着重探讨了资本的市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留禄 《西安金融》2006,(11):39-40
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系是讨论的热点。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互动关系,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看看人家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怀海 《银行家》2003,(12):66-67
我国的资本市场建立之初,混乱与无序不可避免;从这点来说,政府对它们进行整合是必要的.但是今后我国必然还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这是走向发达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这里,我们以美国为例,看看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借鉴.  相似文献   

18.
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资本市场一定要开放。资本市场一开放,将对该国的金融安全产生威胁。资本市场开放使国家减小对汇率、利率的调节权。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人民币汇率稳定,证券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目前,我国在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资本市场抗冲击能力,就要选择有限制的直接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设立创业板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也是我们所面临且必须做好的崭新课题。为保证创业板市场创建之后能够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应当在充分认识创业板市场独特的功能、作用和特征的基础上,对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模式做出选择,并对其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是促进直接融资发展的有效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早已成为我国既定的金融发展战略,但从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看,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的努力一直成效甚微,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比重一直高居不下。笔者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片面地将发展资本市场理解成为发展股票市场。央行最近启动短期融资券市场对改善我国的金融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