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正在经历的一次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通过对城镇化进程的再定义,指出居民幸福感提升应是判断城镇化建设成败的终极标准。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居民幸福感,就必须解决好城乡居民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分配问题。结合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产业竞争力问题、“三衣”问题和公共服务质量问题是城乡居民生产与发展机会分配过程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以天津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为例,进一步分析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的必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居民生活质量三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成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基于VAR模型对其传导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原动力;(2)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3)转变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应树立集约型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系统工程,积极培育并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做好产业承接;通过推动特色小城镇化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打造各地区主导产业,实施"以工促农"行动计划,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集群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后发地区发展产业集群首先要解决发展观问题,要有"小企业、大协作"的务实精神,要把产业集群放在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来,走城乡互助之路,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的重大战略课题。通过调研北京市顺义区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分析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如何深入推进顺义区新型城镇化提出战略设想:统筹城乡规划,完善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促进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推动产业向创新创造转型升级,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健全城市治理体系,使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型、亲水型城市;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型城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在北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后期,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仍会大有作为,在增强城市经济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北京流通产业,以研究剖析解构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通过关系论证与实证研究得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并基于北京自身发展实际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机遇期,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给全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改变内需不足、外需受限的被动局面,党中央适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蓄力打造新兴的经济增长极。河南作为新兴工业大省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变革。通过对接"一带一路"拓宽自身发展渠道,确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思路,以产业带动经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综合运用科技、财政、金融、贸易等政策,以积极的宏观政策引导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实现新常态下以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驱动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有产业支撑,有了产业才能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这是促进农民融入城市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坚持"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大方向不动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人口城镇化驱动环境变化的"动力三角"为要素集聚、产业演进和知识积累。人口城镇化通过"动力三角"对环境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当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时,环境质量改善,反之环境恶化。具体来看,要素集聚通过分工、外部性、空间排异对环境产生正效应,由于集聚不当、集聚过度、集聚不足而带来负效应;产业演进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生态化对环境产生正效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结构驱动则可能给环境带来负效应;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知识积累会给环境产生正效应,知识积累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高科技污染。  相似文献   

9.
城镇具有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活跃市场的功能,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潍坊市为例,结合对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探索提出支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型城镇化间具有显著的耦合关系。湘西州旅游和城镇化间的耦合水平较低,面临城镇建设与村寨保护、传统维持和生态保护的矛盾,需解决资金土地、居民参与、民居保护、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等难题。因此,要做好规划协同,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居民参与,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城镇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11.
广州正在实施"123"功能布局,规划"三个副中心",增城就是其中之一。增城正在围绕广州城市副中心扩容提质的发展要求,推出"四大一美"的战略路线图。"四大一美"是:大生态、大产业、大交通、大管理、美丽乡村。也就是说,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业升级,优化道路交通,综合提升管理,建设增城"美丽乡村"。论文分析增城"美丽乡村"的优势,论述"绿色旅游"建设对"美丽乡村"的意义,并借鉴日本绿色旅游的特点和日本绿色旅游的运行模式,来打造好增城乡村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2.
王娟 《西部金融》2011,(9):76-77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种城乡混合体、城乡过渡体,为研究城乡统筹中重点小城镇作用及发展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为有效缓解"三农"难题,重点小城镇发展应完善城乡一体的镇域规划、实施区域规划调整、强化产业支撑等特殊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核心是农民未来干什么的问题。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机械化,农村的城镇化,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规模化经营使农民将承包地转租变成了农业工人。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业发展趋势,也是城镇化发展中农民的一条新出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新型城镇化也面临着地方政府债务、城镇空心化和"拉美陷阱"等多方面的风险。借鉴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新型城镇化应当走"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研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问题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通过“企业+农户”、“农超对接”、“休闲农业”、“工业旅游”和“服务外购”等多种经营模式,有效实现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其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启示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深化分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流转,壮大集体经济;培育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  相似文献   

16.
依据烟台的发展优势及在"一体两翼"中的位置,其定位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对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沿、中日韩经贸交流的门户、辐射"北翼"发展的龙头;集港口、保税、空港为一体,沟通南北、连接日韩的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全省海洋经济的主板块。其对策是构建与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产业支撑体系、体制机制支撑体系和环境优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的垂直分离,它拓宽了国际分工的参与度,并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全球价值链。当然,处于网络不同节点的企业收益大不一样。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仍是解释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其升级源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在产品内分工演进和产业价值链全球整合背景下,通过明晰"中国制造"的产品内分工的路径依赖特征与升级方式内涵,沿着产品内国际分工路径可以找到升级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社区组织,是指在社区地域内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工作满足社区及其居民需要的各种组织的统称;而狭义的社区组织,则是指由社区及其居民组建并吸纳社区成员参与的以满足居民社会性需要和社区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各种社会组织。狭义的社区组织在属性上更贴近作为非政府、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的"社会性"本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社区组织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改居"社区在我国大批涌现。尽管"村改居"社区不是一种独立的社区类型,但是,"村改居"社区又具自身的特征,"村改居"社区建设也是决策层、基层工作者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村改居"社区组织建设既要考虑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形态向城市基层组织形态转变过程的历史连续性,又要立足于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广西经济增速和城镇化发展有所下滑,扩大内需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内需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广西消费水平偏低,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大、户籍二元制导致内需增长缓慢、城镇化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县镇乡城镇化步伐较慢。文章针对广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和基本保障制度等,促进广西城镇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连云港市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现状的研究,在大力推进"港产城"联动发展的背景下,分析连云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不足、税费过重、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低下及市场竞争环境差等困境,力图为连云港市解决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提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