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表达了如下思想: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既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石,由此才有效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分配过程,又是现实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依据;②生产费用价值论或者均衡价格论颠倒了价值决定的因果关系,由此所引申出来的三位一体的分配论或要素分配论,完全站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立场;③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并没有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分配理论,而是一种直接以劳动为计算单位的按劳分配(实物分配)的理论;④现实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因而要建立一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即以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量和实现的价值量作为分配的尺度,而不是套用被马克思批判过了的三位一体分配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因此,建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照劳动量决定并实现的价值进行分配,这就是马克思价值论和分配论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过去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演变时简单地采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其实,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着一个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深入解释: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这样一个中介,一方面体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孕育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制度演进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三个时期正相对应.这不仅表明用生产方式的演进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变迁,而且也表明马克思经济学中包含着具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奠定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要求我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在坚持和继承的同时,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化对“劳动”概念的认识,正确分析新的社会阶层,树立新的财产观,确立新的分配观;通过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革命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一方面是彻底批判庸俗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是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需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货币价值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用于货币问题分析的产物及深化。本文从古典经济学家对货币价值论的研究成果出发,系统阐述了马克思货币价值论的基本思想、逻辑结构及马克思理解货币的特点。通过对马克思论述货币问题的两个基本前提的分析,阐述如何在已有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推进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观是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科学劳动观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丰富,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关键在于把握其精神实质,其精神实质就在于具有鲜明的主体向度,鲜明的"以人为本"特征,是以劳动者为本的理论,旨在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在不断完善公有制中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和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7.
对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研究是分析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现代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与新创新熊彼特学派长波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长期运动的两个重要理论流派。通过对这两个学派的研究可以发现,以蜂聚形式出现的新兴产业部门的生命循环,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缓解资本主义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由此可以解释资本主义长周期存在上升阶段的原因;而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实现之间矛盾的发展,将造成利润率和利润量趋于下降,从而为长波下行铺垫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论述资源与排泄资源,排泄资源经济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从世界的角度分三个阶段探索了排泄资源经济的演变过程,即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属于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从资本主义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属于排泄物大量排放、排泄资源经济无人研究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属于排泄资源开发利用,排泄资源经济开始研究阶段。接着,文章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排泄资源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缓解国内外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二是堵塞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破坏;三是继承马克思关于排泄物应该资源化的理论过产。  相似文献   

9.
论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逻辑乃是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自身矛盾运动的规律。物化劳动是资本逻辑产生的根源,而资本权力通过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逻辑的基础,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转化为两种力量,从而构成资本逻辑的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生产力系统不断扩张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动力,二是由资本扩张悖论所产生的阻力,由此构成了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规律。资本逻辑具有资本的三大层次上的三种表现形态:一是资本逻辑的本质形态——物质生产层次的资本逻辑的物化形态;二是市场交换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货币形态;三是资产证券化层次的资本逻辑的虚拟形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两大学科的基础理论,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在集中凝练、统一认识、科学宣传等方面还需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又有了新的阐释发展。因此,在对其继续深化认识研究的过程中,亟待从学科地位、科学凝练本质内涵、构建学科体系三个方面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以适应新时代形势下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形成逻辑大体经历了探索期、转变期、关键期、成熟期和发展期几个阶段。唯物史观的确立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分配思想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对劳动价值论的态度由否定到肯定并扬弃是马克思分配思想形成的逻辑前提。实现经济范畴内涵的超越是马克思分配思想的产生的必要环节。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分配思想产生质变的理论节点。探究马克思分配思想的形成逻辑可以使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分配思想的认识,正确运用马克思分配思想指导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分配现实。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黑格尔式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的理论结构类似于一种先验的结构。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了超越,理论体系则有待完善,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由于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这种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还模糊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在理论逻辑方面引起一些质疑。这种"偏差"在促使人们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当成僵化的简单模式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轨迹 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艰巨的理论探索,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无产阶级遭受剥削的主要根源,而社会无计划的生产方式则导致了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和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未来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供给思想贯穿于《资本论》全书.《资本论》第一卷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三部分内容.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供给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并论述了货币供给;剩余价值生产理论阐述了劳动力供给,并揭示了资本主义供给过剩的必然性;资本积累理论论述了资本供给,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被认为是继大萧条后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动荡。本文以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此次危机爆发的本质进行剖析,认为危机爆发的本质性原因是在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下加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黑格尔的思想是马克思的第一个平台,而费尔巴哈的思想则是马克思的第二个平台,马克思在这两个平台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新哲学.但就费尔巴啥来来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们二人同处于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843年前后,这一阶段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第三个阶段则是从写作<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的,由此拉开了马克思彻底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创建自己新唯物主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中,其逻辑主线是: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资本及其循环积累——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资本商品化{借贷资本、生息资本}——虚拟资本。货币资本在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其量的变化决定着市场经济运动的方向。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理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及实施以维护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一国社会生产方式紧密相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他们的学说伊始,就把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定位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目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这两对矛盾,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加深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同样面临这两大矛盾,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两对矛盾才能得到彻底解决。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推进生产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最科学的企业理论。从方法论角度看,其科学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企业的性质;二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起源;三是将功能分析方法与动态、历史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来探究企业形态的演化。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从斯密到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基于自身假定而排斥分工思想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古典学者斯密和极大地发扬了古典分工思想的马克思。都在其各自的理论中深刻剖析了劳动分工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分工不仅内生于经济增长,而且是服务于资本积累和现实竞争经济的自我演进过程;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专业化和分工提供了相对价格的参考,而劳动分工也在不断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推动着现实经济的增长。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斯密和马克思所剖析的资本主义经济。而且对于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