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裂缝性潜山变质岩油藏的生产特征复杂,以鸭儿峡油田志留系为例对该类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藏开发过程中高产井产量递减速度快、累积产油量高、持续时间长,低产井生产状态不稳定,注水初期油井见效明显,油藏含水变化复杂。油井转注、分层酸化压裂、卡水和深抽提液措施实施后油井含水下降,产油量明显上升,显示出良好的开发效果,为后期稳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油田大多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常规柱塞抽油泵已成为采油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高含砂、高含水、高温蒸气稠油开采、注聚合物开采及强腐蚀的介质环境和井况差等因素影响,柱塞泵井平均免修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不到30d就需要检泵,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分析柱塞式抽油泵的失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高抽油泵效,提高油井开采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生产中"三低"(低液面、低液量、低含水)油井或结蜡油井普遍,在泵车洗井过程中出现漏失不返液甚至倒吸现象,容易造成油层污染,致使洗井后油井含水数天居高不下,或洗井液根本无法返出地面而直接进入油层,大大影响了原油产量。使用防污染管柱,是用机械卡封的方式来阻止外来工作液进入油层,达到保护油层,缩短含水恢复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移动式油井原油产量计量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油田油井计量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一种小型化高效分离、自动连续稳定运行、准确度高、撬装式移动方便的油气水三相计量装置,实现对油田油井产量(液量、油量、气量)的准确计量。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目前高含水油井、低产液油井、混串油井、低气量油井、间歇油井的产量计量问题,还可以对油田在用计量装置进行校验,提高在用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和稀油的生产过程中,对油井产出液的含水率测定,经历过化验、含水分析仪两个阶段。含水分析仪在测定稠油含水率时,黏液粘在含水分析仪的探头上时而测得含水率100%,时而含水为零,含水分析仪在稠油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油水密度差的特性,通过两个液位计的位差计算出井流物的含水率。在油井的生产中期以前准确度高,操作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含水油井存在取样代表性差,含水数据准确度低问题,进行改进操作方法研究,制作了油嘴套取样器和专用样桶等器具,提高了油井含水分析准确度,为下步制订高含水油井取样制度,解决了高含水油井样品录取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油井护理作为采油厂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成本低、见效稳定、群众基础强的特点。采油厂经历长期开发,面临高含水开发后期,挖潜难度大,成本压力大,油井护理难度逐年增加。采油厂通过近年来实施三级管理体系,细化了制定、落实、分析等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油井护理水平,在控躺井、无形上产、提高生产时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油田,随着油田含水上升气量逐渐减少,压液面越来越困难,延长了油井的计量周期,降低了油井计量的准确性、及时性。另外,还存在分离器常数标定不准、低产液井计量间隔周期长、计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通过采油井站自动控制计量系统,提高了量油速度,缩短了量油周期,便于井站员工发现油井产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部分油田因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引发的油井产水的问题,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同井抽注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现场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场应用效果显示,使用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后,举升至地面的油液含水量明显减少,采油成本降低,油井开采期限延长,环境污染减少。  相似文献   

10.
辽兴油气开发公司共有油井1000余口,有278口有杆泵生产井,杆管偏磨严重井108口。分布在2省5市8区县28个乡镇。油井分布零散,多为定向井,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井况差异大。盆地内大部分油井为油层埋深在2000-3500m的中深层油井,在有杆泵开采过程中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杆管偏磨;奈曼油田油井采出油较稠,粘度大,部分井产出液含水高,乳化严重,泵活塞、抽油杆柱下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增,造成下部抽油杆柱螺旋弯曲偏磨,使偏磨逐年加剧。自旋式刮蜡扶正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延缓偏磨效果好的使用特点,可以有效延缓偏磨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1.
河南油田以边水油藏为主,部署的部分水平井投产后含水上升较快,在建立典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边水油藏水平井水淹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识别了各因素对边水油藏水平井水淹的影响程度,得出其排序为:与边水距离平面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产液速度油水黏度比射孔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垂向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老井报废井需要进行永久性封堵,在封堵井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井油层上部套管有损坏的油水井,此类井通常施工方法、工艺复杂,施工工期长。针对封堵井特点提出了隔漏挤封创新方法,通过现场施工,发现该方法能对油层上部套管有损坏的油水井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的不断深入开发,压裂改造是油藏开发获取工业油流的必须手段。为确保油井压裂的效果与经济效益,提升油井压裂方案的符合率,避免传统上压裂选井的经验性与盲目性,依据近些年来压裂选井的实践,应用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适合C油田的压裂选井方法,即模糊评判分析方法。通过对模型进行实际运算应用,其结果与该地区实际压裂的施工结果具有很好的符合性。研究成果为C油田可持续开发奠定基础,对于指导油田压裂选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喇嘛甸油田近几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平均年钻井上千口,新井投产时间紧、任务重。在人力设备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保证新井解释质量和投产进度,通过对测井解释流程进行分析,采用对参数解释、油层对比及水淹层解释、数据保存管理等环节进行多级审核或分步审核控制,提高解释质量;建立了参数、对比和水淹解释一体化质量控制体系;对出错频率高的技术环节及地质条件特殊的井层,制定了特殊井层应急处理流程和全井质量控制流程,实现了新井解释规范化、系统化管理。该质量控制体系缩短单井解释周期8.7h,提高新井解释精度6.5个百分点,为新井投产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井间示踪剂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油田开发中几种常用的井间示踪剂技术原理、特点及在油田的应用效果和发展趋势,阐述了井间示踪剂技术的多种用途。通过示踪剂技术可以分析油田的水驱规律,了解断层的封闭状况,验证油水井的连通情况,计算注水井在平面上各个方向的渗流速度以及油井的水淹方向,确定区块的剩余油分布等,对于进一步认识油藏的非均质性、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的规律、注水方案调整以及调剖堵剂用量的确定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油田的油水井调整、工艺技术措施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25东块油藏由于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易暴性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区块内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受效小层单一,见效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厚油层层内动用不均的问题,水井上通过分注、调配难以启动差层,无法挖掘厚油层层内潜力。应用注水井层内深部调剖技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改善吸水剖面,挖掘厚油层层内剩余油潜力,实现层间、层内挖潜的目的。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搞清七个泉油田一区块七4—7注水井组油水井连通情况,找出井间存在的大孔道或高渗层,弄清油藏平面与纵向上的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情况,2003年9月在该井组进行同位素示踪剂井间监测。监测的方法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水溶性示踪剂,在周围监测井中取水样,分析水样中示踪刑的浓度,应用示踪剂软件解释技术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注入水的方向性较明显,主要驱向七5—8等5口井,水推速度整体较均衡,注水控制效果较好,七4—7水井与七4—6、七5-6井井间储层物性较差,监测井之间的层内非均质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田的开发阶段现状和油水井现场资料管理的实际,在采油厂范围内全面实施了以建章立制网络化管理为主线的油水井现场资料质量监督与管理。主要实施了油水井分类监督管理方法;油水井现场资料录取运行管理网络、现场资料质量监督体系网络和现场资料验收结算网络等项管理方法;以提高监督水平为目的技术业务培训和加强现场资料运作过程中质量监督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CARP内喷涂油管是一种新型的防腐耐磨油管,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出现了油管工厂端接箍和螺纹腐蚀现象,对腐蚀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进行了油管的机械性能试验、静水压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对油井采出液进行了组分分析,将该种内喷涂油管进行生产工艺还原后进行了对比试验。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种油管工厂端螺纹腐蚀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