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平稳运行一年的股指期货不仅为机构和大资金运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的风险管理工具,为风险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品种,而且对广大的股票投资者来说,也多了一个观察市场、对比市场和跟踪市场的好工具,从这点来说,即使不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也有必要了解和关注股指期货市场表现。本文将对股指期货以及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股指期货是股市长期稳定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趋利避害,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选择,在避险与投机上把握合适的尺度,从根本上让股指期货成为股市的稳定器股指期货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波动,尤其是股票市场价格频频暴跌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投资者迫切需要寻找规避股市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股指期货1982年在美国堪萨斯交易所最早问世,并在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仅次于  相似文献   

3.
股指期货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无论是在指数期货上做多还是做空,都可弥补股市的系统性风险。那么,投资者如何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股票投资的风险管理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金融期货因其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功能而成为管理层的必然选择。现在,金融期货的任何一个消息都牵动着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神经,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和运作机制,不仅为广大投资者所关注,更为众多分享金融期货盛宴的金融机构所深入研究。投资者应采取什么样的股指期货投资策略来保值增值?商业银行在金融期货中有何作为?工商银行又将如何借助金融期货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这些都将在本次沙龙中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市引入平准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海舰 《新金融》2008,(10):34-38
2007年下半年以来,股指从6124点一路下跌到2566点,跌幅高达56%,超过了2001年到2005年大熊市的跌幅。建立股市平准基金以调节股市的建议又被重新提及,但平准基金并不是“万能基金”,管理层乃至投资者应有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洁 《时代金融》2008,(5):25-27
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是将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市场上风险的集中,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于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大大增加,使得能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股指期货在近十年来数量猛增。至今,全球已有150多种股指期货合约在各国交易。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金融市场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讲,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既会满足微观层面投资风险管理的客观需求,又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广大投资者看来股指期货的推出必然放大收益和损失,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但股指期货主要的作用为利用做空规避系统风险与套期保值,改变单边市场的无奈,给人们更多的投资选择与策略。于是参与权显得很重要,机构投资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该如何选择投资策略并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本文就此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今中国内地的股市,已经进入不单纯是低买高卖才能赚钱的时代了。有了融资融券、有了股指期货,做多、做空一样挣钱。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把一些普通投资者的心挠得痒痒的。然而,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般带有杠杆交易性质的投资品种背后所蕴藏的巨大风险其实不容小窥。  相似文献   

8.
2014年的股市,调整仍然是其主基调,股指能够维系在2013年的股指区间内运行,就应该是幸运的了。一转眼,2014年就要到了。2014年,中国股市走向何去处?这显然是牵动每一个投资者的话题。作为投资者来说,当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一个好的收成。不过,展望2014年,中国股市仍然难以乐观,调整仍然是中国股市的主基调。2014年,中国股市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其实并不乐观。从外部的形势来看,至少有两点对中国股市行情的向上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3,(5):9-9
近期A股的反弹让投资者热情高涨,但也伴随若对未来股市诸多不确定性的担忧。在此背最下,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正在热销的一款股票型大集合“君得悦”引入注意。该产品在投资股票市场的同同时,引入了股指期货对冲策略,帮助投资者既分享未来股市上涨的收益,同时对冲部分市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以增厚产品安全垫。购买起点10万元,投资者可以在困泰君安证券和建设银行在全国的剐点购买。  相似文献   

10.
《大众理财顾问》2008,(9):30-30
股市的跌宕起伏给所有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态度也日趋冷静。对很多2007年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监管部门一再强调的各种市场风险都在自身投资经历中得到印证。无论对老基民还是新基民,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刘明彦 《银行家》2012,(1):14-15
正2011年12月15日,上证指数报收2180点,相对年内最高的3062点,跌幅近30%,击穿了投资者2200点的心理防线,处于2001年6月22日收盘价2251点的下方。从股指水平来看,中国股市一夜间似乎回到了十年前,好像"人类"也无法阻止中国股市的下跌。当然不可否认,中国股市也曾辉煌过,于2007年10月创下过6124点的"令人敬仰"的股市巅峰,但那已成为中国股市泡沫的标志,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2.
虽然2008年的股市给投资者带来的是一个不堪回首的痛苦的过程,但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在经过一年左右的大幅调整之后,从2008年11月开始至2009年3月13曰收市之时,沪深股指在创出阶段底部之后,已经走出了四个多月的整理行情,一年左右的下降趋势已经被横向整理趋势所取代。趋势理论提醒我们:随着下降趋势的改变,投资机会巳然呈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用卡》2009,(1):35-35
反思一:基金不是全能型选手 基金具有其风险特性,股市风险是偏股型基金投资所固有的。基金天生就不是全能选手,而是优缺点界限分明。公募基金行业的实质是,提供大量特点鲜明的基金产品供投资者选择,而选择和组合权则在投资者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14.
何建 《西南金融》2006,(9):51-52
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标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拉开序幕。对中小投资者而言,股指期货交易既带来投资机会同时也增大投资风险。本文从股指期货交易的特点出发,阐明股指期货交易推出后,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股市2.0时代的来临,已经不单单是低买高卖才能赚钱的时代了,有了融资融券、有了股指期货.既可做多、又可做空一样挣钱。”近来.证券、期货公司的宣传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把一些普通投资者的心挠得痒痒的,也想参与一把新鲜事物。然而.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般带有杠杆交易性质的投资品种背后所蕴藏的巨大风险绝不容小窥……  相似文献   

16.
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获证监会批准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继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之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里程碑和新纪元。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的推出完善了中国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予以研究和讨论,使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资产配置的新选择,使个人投资者拥有更多风险管理的新手段,使价值投资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资深投资者还是新投资者,无论是已经获得大量收益的投资者还是亏了钱的投资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可能永远都适用. 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不断上涨的股指,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似乎都忘记了“风险”二字,陷入了近乎疯狂的状态.从新开股票账户数、资金流入股市的情况、融资融券情况等都能看出这种端倪.  相似文献   

18.
回首中国股市的轮回 2002年6月24日,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再一次发力,将股指一夜之间从1500点拉至1700点,"中国特色"下的政策威力彰显无遗.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9.
丁于 《科学投资》2007,(7):54-55
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之后,股指再次向4300点冲击,但后市仍有继续调整的可能,这就需要在股市中搏击的投资者寻找一些能够合理规避税收,增加收益的投资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的十年,留给中国股市广大投资者的显然是一场噩梦。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创下2245点的高点,而历经10年之后,截至12月16日,又回到了2170点,股指再次从终点回到起点。这是中国股市广大投资者的一个悲剧。过去的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