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管理者用人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资源并使其增值、升值,谁就会有竞争力,就会赢得市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些企业管理者在用人上仍固守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从而陷入一个又一个误区之中。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是竞争经济,各个企业都在市场的广阔天地里竞雄逐鹿,展开竞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只靠“价廉”、“实惠”去参与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市场竞争的升级,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企业的形象战。形象是一种战略资源。国内外大凡成功的企业,除了拥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外,几乎无一不着意塑造、强化自身的形象。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是某些单一层面上的局部竞争,而是企业的价值取向、文化、组织管理、经营方向、发展战略、生产规模、经济技术实力、产品、人才、服务与社会责任等各个层面上展开的全方位的整体实力的竞争,也可以说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谁能将优良鲜明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获得群众的承认和信赖,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并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3.
经济和社会发展靠人才支撑,政绩,业绩靠人才创造。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人才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国力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正>从建国初到现在,“质量第一”的口号我们喊了几十年,谁都不能否认成效是有的,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市场竞争的胜负,关键取决于质量。因为:(1)企业走向市场主要靠产品质量;(2)企业赢得用户要靠产品质量;(3)搞活企业,推动市场发展要靠产品质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谁不重视质量,谁将被大潮所吞没。  相似文献   

5.
于洋 《商周刊》2011,(24):50-51
谁赢得了忠诚的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发展的先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绩的取得不是靠运气,不是靠天分,而是靠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中信银行用竭诚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心。  相似文献   

6.
人们说ISO9000认证是市场的通行证,这一点儿都不过分。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实现竞争,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服务)质量、价格、销售服务(包括交货期)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谁就能赢得顾客、占领市场、创造效益,谁就能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支撑骨架,足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赢得了人才就赢得了事业.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市场空前活跃,"跳槽"现象日渐增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8.
陈孟管 《经济师》2002,(3):268-269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靠培养 ,培养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企业的培训教育的确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过去是企业大包大揽 ,现在是适应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实现这一转变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通过这一举措 ,使培训教育逐步向市场化、自主化、增殖型方面发展 ,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童薇 《经济前沿》2001,(11):91-93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国际化进程的大势所趋之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与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其间,竞争的重点是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赢得市场.赢得市场,靠的是什么?著名的经济学家历以宁先生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会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市场竞争使商家之间的竞争领域日益扩大,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到顾客竞争,都是商家必争之地。各种竞争的目的在于赢得市场、赢得顾客。但仅仅以产品优势是无法完全赢得市场和顾客的,因为顾客所购买的不仅是产品,而且购买了相应的服务。缺乏高质量的、全方位的服务,任何高质量的产品都有可能失去市场,失去顾客。现代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企业经营理念的重大变革。它使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使用户满意”已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 经营服务型企业: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理念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  相似文献   

11.
《技术经济》1996,15(5)
在一次全国青年企业家改革研讨会上,一位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企业家既不能遗传,也不能靠别人恩赐册封,更不是政府官员的演化,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实力、智慧、胆识,在艰辛的创业道路上磨练出来。斯言极是。这里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或者什么造就了职业企业家?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所谓市场经济,有两个基本要素:竞争的、规范的市场体系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和法人,无疑将在市场经济的运行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充…  相似文献   

12.
童薇 《经济前沿》2001,(10):91-93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国际化进程的大势所趋之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与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其间,竞争的重点是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赢得市场。赢得市场,靠的是什么?著名的经济学家历以宁先生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会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力资源导向的时代,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使其达到合理配置来创造优势,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认同。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简称HR,是一定范围内,能够…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优势,谁就将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识信息服务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提高企业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1.信息服务于企业决策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信息成为引导、协调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纽带,起着引导、协调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在各部门、各环节的分配及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的生产调度、技术的高低、设备的利用率、产品结构的调整、资金和人才的配置以及市场销售等状况的好坏,都是企业各种信息的集中反映。企业置身于国际国内市场中,不是靠一次又一次的盲目冲撞,而是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靠客观、及时、正确的信息引导。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拥有资金和物资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坚  刘发明 《经济师》1998,(11):46-4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经济的竞争是商品和价格的竞争,而商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21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具备了在经...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占领市场,必须要赢得消费者,而赢得消费者的前提是靠诚信.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诚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是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必备要素.企业信用缺失,将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风险加大;从深层次上说,将造成整个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制约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占领市场,必须要赢得消费者,而赢得消费者的前提是靠诚信。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诚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是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必备要素。企业信用缺失,将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风险加大;从深层次上说,将造成整个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制约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析“借名牌之光走创名牌之路”的经营策略冯金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靠市场,市场的本质是竞争。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所投放市场产品的知名度.即商誉。因此,名牌战略便成了企业经营的重要战略之一。一、问题的提出商品的市场竞争主...  相似文献   

19.
孙会玲 《经济论坛》2005,(20):83-85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资源有别于其他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活跃的流动性并且能自主决定配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发生流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规则,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正常的、规范有序的流动,才实现了人才资源趋于合理的配置,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已走向人才全面竞争的时代,谁占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但我国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过多流失的情况,因此,分析人才流失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已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企业如何改善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对招聘大学生的各项政策的激励,从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