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审计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和人员在审计执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职务犯罪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审计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和人员在审计执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职务犯罪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县动态     
东莞召开“规范建筑市场预防职务犯罪”理论研讨会 近日,东莞召开“规范建筑市场 预防职务犯罪”理论研讨会,研讨当前东莞建筑领域职务犯罪的总体特征、成因和对策,提出加强审计监督,预防和遏制建筑领域职务犯罪的几点对策:一是认真开展建设工程招投标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积极作用。二是切实加强资金拨付环节的审计,从源头上堵塞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三是推进“离岗审计”制度,增强领导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危机感,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东莞)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是指固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在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必须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扬审计监督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部审计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是高校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内部审计自身优势的必然结果.受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内部审计本身的局限性决定,内部审计预防高校职务犯罪还存在一些难点.内部审计要提高对高校职务犯罪的认识,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加强与纪检监察的合作,切实预防高校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6.
同业视点     
《审计与理财》2005,(7):62-62
湖北颁布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凸显审计监督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职能作用。协力反腐。昆明办和云南省检察院、审计厅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实践中深化,工作中规范,探索中创新,大连市审计局积极贯彻署6号令。规范委托中介机构等参与国家审计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是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阐释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十二字”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基层的青年审计人员要主动学习、带头规范、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自身做起、从现在抓起、从本职干起,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青年审计人精神。  相似文献   

8.
论加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审计与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加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审计。建立职务犯罪预防与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治理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家审计风险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风险模型是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理论分析出发点。国家审计风险与社会审计风险存在实质性差异。国家审计风险具有风险评估外在压力不足、经济业务活动微观查处责任等特征。从舞弊动因出发,国家审计风险由错误风险、舞弊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应用国家审计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应在分析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舞弊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审计成本、审计效率的综合角度考虑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对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的角度、探讨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显臣 《活力》2010,(12):65-65,67
国税部门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执法机关.国税人员手中握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和发生职务犯罪。因此,预防国税人员职务犯罪.是国税系统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搞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国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发现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学 《现代审计》2013,(1):69-69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阐述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精神追求和国家审计的职业特点。“打铁先需自身硬”.要监督别人。首先要做到自身过硬。青年审计人员是审计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加强青年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构建核心价值观,正确行使国家赋予审计人员的监督权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 ,国家审计的风险已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如何规避和控制国家审计风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家审计机关 (审计人员 )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探讨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段祥亮  戴天波 《活力》2011,(11):74-74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1.职务犯罪的概念: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牟取经济利益或者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2.法律特征:研究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应当同研究职务犯罪的构成结合起来.并力求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研究职务犯罪的特征.使职务犯罪的特征牢牢扎根于犯罪构成这一基础上,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5.
建立审计人员准入制度,即进入到审计机关的人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达不到法定条件的不能从事审计工作,更不能进入审计机关。这样,可从源头上控制低素质人员进入审计机关,一定程度上解决审计人员素质不高问题。如在《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增加一条,即如“审计人员必须在会计等相关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取得一定会计或相关中级职称的,并通过审计等相关专业知识考试的人员”。对符合条件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公开招聘,择优选用。建立完善的审计再教育制度,把好“培训关”。《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和实…  相似文献   

16.
王剑 《活力》2010,(14):211-211,213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党中央指出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而预防职务犯罪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因此,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工商系统)内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意义重大。笔者将从工商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职务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审计监督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在预防职务犯罪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现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做以下交流。  相似文献   

18.
审计机构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肩负着监督机关单位部门各项资金来源走向的重要作用,审计也是强化反腐倡廉、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提供强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的地区把乡(镇)审计机构进行了撤并、职能取消、人员进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机构比较健全,内审人员覆盖面广,在审计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国家审计机构目前力量与新形势下的经济监督范围相比相对不足,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相互作用,联合监督越来越显得重要,这为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具有重要作用。一、完善内审管理机制。目前,内部审计力度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内审人员受所在单位的支配性较强,如全面实行由国家审计机关委派制也不现实,从实际出发,在完善内审机制方面:一是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配备相适应的内审人员,配齐人员才能承担内审工作;内审人员要求政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涉农职务犯罪也逐渐呈多发趋势,涉农职务犯罪涉及的领域、类型、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涉农职务犯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往往也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为预防和减少涉农职务犯罪,应实施多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农职务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