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TO/FTA动态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德国和美国成为2009年全球最大的三个货物出口国。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货物出口额达到约1.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动态     
《进出口经理人》2009,(9):16-17
上半年中国出口全球第一 世贸组织8月4日表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和德国按美元计的出口总值几乎相等,中国稍稍领先。这是继2009年年初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之后,又一指标攀升超过了德国。根据WTO计算,上半年中国出口货物总值52.17亿美元,德国则为5216亿美元。虽然是统计意义上的超越,但象征意义亦十分明显,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能在全球衰退中保持稳定,一时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中国彩电倾销案;冷冻及罐装暖水虾出口反倾销大案;木制卧室家具倾销案;纺织品反倾销案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衰退可能让全球经济都踏上颠簸之旅,与之高度相关的中国将首当其冲。近日,商务部政研室发布最新调研报告,提醒各级政府和出口企业,防范因世界经济下行而可能出现的出口急速下降。报告称,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外贸企业很可能在未来遭遇订单不断缩水的尴尬。  相似文献   

5.
《进出口经理人》2009,(10):10-10
在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前夕,世界贸易组织公布数据,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总额5217亿美元,德国出口总额5216亿美元,中国微超于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这为新中国60华诞又增添了一抹惊喜。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钱纳里方程,在全球范围遴选经济体组构样本;基于样本经济体1980~2012年数据,在货物出口产业结构和相对收入水平之间建立截面回归方程;并基于方程开展赶超度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度量经济体"机电装备出口占比(PME)"赶超程度的指标和经济体相对收入水平最大值及其峰后均值正向关联;该占比赶超度大部分年份正值且其平均值为正,是非发达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984后中国PME赶超度持续正值,表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符合跨越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7.
由于实木家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有噪音、粉尘、漆雾和有害气体等污染,所以,近年来,该行业在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等传统生产和出口大国逐步衰退。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全球的家具生产逐步转移,转移大体分两条路径进行。一为向靠近消费地、劳动力相对比较便宜的地区转移,例如波兰和墨西哥。波兰家具依靠靠近西欧的地理优势,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例接近90%,且家具出口中的78%输入到欧盟国家。墨西哥依靠临近美国的地理优势,家具及配件出口量中的90%是销售给美国。二为向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向中国转移。2001-2005年中国家具出口金额的复合增长率为30.16%,家具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14.6%增加到2005年的17.21%。2005年,中国家具出口137.67亿美元,已成为全球家具出口最多的国家,高于第二大家具出口国意大利的108.97亿美元和第三大家具出口国德国的61.95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赵宁  张振光 《中国海关》2005,(10):34-34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焦炭和活性碳出口国,其头号出口口岸天津的情况有着风向标的意义,在能源紧缺的时期,资源性、高能耗产品的出口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动向     
《中国海关》2012,(12):68-68
巴西成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国 据彭博社报道,巴西的咖啡、橙汁、食糖出口规模已是全球最大。受拉美最大铁路公司ALL Ameriea LatinaLogistica(ALL)推动,如今大豆出口也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本收获季巴西大豆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300万吨,将成为超过美国的最大大豆生产国。由于美国农场主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中国等大豆进口国正在转向巴西和阿根廷.后者的大豆收成在2012-2013年收获季预计也将创纪录。  相似文献   

10.
《国际商务财会》2013,(4):91-91
<正>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文《美国反超中国成日本最大出口市场》,文章称,因中日领土纠纷愈演愈烈,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美国已将中国取而代之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主要内容编译如下:美国自2009年以来首次超越中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市场。亚洲两大经济体之间领土纠  相似文献   

11.
观点     
《进出口经理人》2007,(6):11-11
中国有望超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累积效应将影响出口,新政府上台 中法贸易仍将稳步发展,德国对中国的产品质量优势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8年,中国在全球出口所占份额已达8.9%,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其中,运往美国的出口产品占总出口额的1/3以上,美国是中国出口最大的市场。但是,美国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是一个诉讼多发地。  相似文献   

13.
正既要维持金融霸权,又想维持制造业地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与其忧心忡忡,不如充分利用它可能带来的机遇。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举手投足都会在世界上引起一阵波澜,"国家出口计划"自不例外。不少人担心,美国更依靠制造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可能对中国这个头号出口大国造成冲击。然而,在美国全球政治经济地位、在美国产业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上考察,我们就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来自许多国家的(特别是美国与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诉讼,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诉讼的头号目标国:二是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同样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比建国以来任何一年都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构建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新型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测度了150个经济体1997-2011年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系数,进而运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揭示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首先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具有显著的"逆水行舟"特征,赶超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专有策略";其次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出口技术复杂度适度赶超能够有效地改进一国的能源效率,过高和过低的赶超均不利于能源效率改进,跨越"极限门槛"型赶超是中印高出口技术复杂度与低能源效率并存的根本原因;最后高等教育对能源效率改进具有显著的边际递减特征,经济增长能有效地促进一国能源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贸易》2011,(8):14-14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11日报道,题目为《中国在全球出口领域的优势扩大》。文章称,自从一年多以前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缓慢升值以来,中国在出口领域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壮大,这不仅增强了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还使其他国家难以从中国手中夺走制造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7.
桑椿湘 《大经贸》2008,(5):87-89
进入2008年,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在2009年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制造畅销全球,但是中国厂商从中赚取的利润却仅仅是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达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日本、与德国比肩。但整车出口还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轿车出口更需假以时日,唯汽车零部件出口呈现勃勃生机,将在新的起点乘势悉进。其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6月26日,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在华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VDMA主席Reinhold Festge在发布会上说:“德国机械制造业对中国出口经过了多年的增长后,过去两年呈现下滑趋势。2013年,德国机械设备行业向大中华地区的出口额达到1410亿元人民币。尽管这一出口额较往年下降了3.7%,但中国仍然是德国制造业在全球最重要的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