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晓汀 《新经济》2005,(10):94-95
似乎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只在一年前,岭南画派尚感到一股冬日的萧瑟,关、黎二老去了,“岭南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岭南四杰”中年纪最轻的杨善深先生也去了,一个时代已然淡去,另一个时代茫然无绪,是时一个热门的话题是:岭南画派该画上句号了吗?  相似文献   

2.
马向新 《新经济》2007,(4):81-85
艺术简历李国华著名岭南画派山水画家。1923年9月生于广州,从事绘画艺术近70年,师从黎雄才、赵少昂等名师,他早期的作品受岭南画派大师影响甚深。在70年的艺术道路上,他吸取众家之长,他以长期的写生实践,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过去的数十年,他寻幽探胜,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进行大量写生和积累创作素材。李国华的国画作品,以水墨画为主,主要采取“前浓后淡”的强烈虚实对比技法,着重对光的运用,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骨,虚实处理恰当,将自然风光表现得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物画的革新者(邵大箴)-刘国辉开创了不同师辈的“当代吴家样”(薛永年)-吴山明把特纳和康定斯基结合起来的画家(范景中)-卓鹤君画家中官做得最大、画得最好的画家(陈逸飞)-梁平波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水是笔墨的核心-何水法自宋高宗南渡建都临安,在将近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中,杭州一直是整个中国的绘画中心。关于“浙派”历来有两个解释,一个指明代以杭州人戴进为领袖的院体画派“浙派”,一个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浙江美院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为代表的“新浙派人物画”。二者在画脉上实则息息相通,都深受南宋院体画的濡染。  相似文献   

4.
王美怡 《开放时代》2007,(6):F0003-F0003
十香园是一座种了十种香花的园子,住着两个画家。这十种香花是瑞香、素馨、鹰爪、茉莉、夜合、珠兰、白兰、含笑、夜来香和鱼子兰。这两个画家是岭南画派的开山祖师居廉、居巢。遥想当年,"二居"在十香园内调粉弄色,岭南田园景象、草木春秋尽入画中,那必是一段玉润风清的好时光。旧时广州珠江南岸,村庄处处,村民在竹篱茅舍间栽花种树,从春至  相似文献   

5.
姐姐画出百位粤剧名伶,妹妹裁剪广东特色霓裳一对画家和时装设计师姐妹见证广州文化的魅力一位是岭南画坛一鸣惊人的女画家邓小玲,百位粤剧名伶在她的笔触下活脱生辉;一位是广东本土著名时装设计师邓兆萍,霓裳文化在她的裁刀下幻变无穷。她们是邓氏姐妹花,自小相互扶持,彼此欣赏,成就今日灿烂人生,见证跨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吴天跃 《开放时代》2021,(3):104-116
关于高剑父的新国画变革思想与实践,海内外学界已有较充分的研究,但20世纪30年代初高剑父南亚壮游经历之于其新国画变革的启示和意义,尚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认为,正是在与以印度诗人R·泰戈尔和画家A·泰戈尔为核心的泰戈尔家族,以及孟加拉画派知识分子的交流当中,高剑父对新国画如何变革有了更多思考.高剑父早在1927年便开始主动寻求建立吸纳亚洲诸国画家的"东方国际美术协会".南亚壮游期间及之后,他积极参加孟买"中印联合美术展览"等联展,在风景写生、壁画临摹和绘画创作中汲取经验,以助推新国画运动.本文将高剑父新国画变革理论思索与实践置于20世纪初亚洲诸国画家跨文化交流的整体视野之下,爬梳历史线索,解读高剑父南亚壮游之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新经济》杂志社主办、美国惠亚集团独家赞助的首届“岭南经济学家奖”系列活动已经展开。“岭南经济学家奖”旨在构造广东经济学界与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的交流平台,展现广东经济学家的贡献和风采,从而提升广东经济学界在全国的地位。为配合这项活动,从本期开始《新经济》杂志开辟“岭南经济学家奖专栏”,选登一批对改革开放做出了理论创新贡献的广东经济学家的代表作。本期首批选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牧野、廖建祥、郑炎潮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杨永华、许卓云的五篇文章。曾牧野先生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他的《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新”活动——1988年广东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大讨论”评述》一文,为我们重现了当年广东经济理论界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和突破。  相似文献   

8.
广东的诗人,影响广大的不多,除了唐张曲江,宋余靖、李昂英,明陈白沙之外,在明季清初便要算屈翁山了。而广东的诗论,除了陈白沙和梁启超显赫一时之外,也要算翁山了。无论是张曲江,还是屈翁山,他们的作品都常冠以“南音”之名,人们以为“其声其情莫不南”。它们以简洁清新区别于“北地”式的枝繁叶茂。事实上,广东诗人的作品并不能象国画里的岭南派吃香。广东地处南疆,文化领域开发在当时远不及中原、江浙,但作为边远地区的经济贸易中  相似文献   

9.
马向新 《新经济》2007,(4):86-89
从艺年表何俊华中国著名青绿山水画家,1962年生于广州,大学本科毕业。艺术师从:黎雄才、关山月、陈金章、刘斯奋、许钦松、李劲堃现任职务: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广东青年画院秘书长。社会兼职: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广州老年诗书画影艺促进会秘书长、广州老干部大学特聘教授、广州文德文化商会副会长。作品近况:国画《明月松间照》荣获2006年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青山绿水”专题大展银奖、国画《川藏公路》入选2006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大展。国画《长征路上》入选2006年广东省:纪念建党85周年美展。出版:《何俊华画集》、《何俊华山水画选》、《何俊华国画精选》。作品收藏:广东美术馆、刘海粟纪念馆、中山美术馆、顺德美术馆、肇庆美术馆、江门图书馆。何俊华是客家人,从他爱画长江三峡坚韧的石头,到坚持四十年不懈的单一专题创作,都可以看到客家人独有的坚毅执着的传统美德。他说:“我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  相似文献   

10.
黄谷 《经济论坛》2005,(5):118-118
古代有一位画家,这天被请进王宫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你认为什么东西最难画呢?”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和马,是最难画的,我画不好。”齐王又问道:“那你认为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画家说:“画鬼最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狗和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一点点,就会被人发现,所以难画。  相似文献   

11.
写意周彦生     
当代美术界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南方周彦生,北方何家英”;当代美术史里专门有一章鉴赏阐述周彦生的画法、理论;当代各个美术院校凡是考工笔画的学生,都有过临摹周彦生工笔画的习作……画家总是藏在画的背后,周彦生总是藏在自然的背后;画家总是走在画笔的跟前,周彦生总是走在时光的前面。当我们欣赏周彦生的一幅幅国画,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都能感觉到周彦生在对话,不是说周彦生在跟我们对话,而是我们在倾听他跟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的灵魂也得到了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2.
陈池 《新经济》2023,(8):44-50
历史上岭南文化在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商业文化、海洋文化、禅宗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文化催生出世人瞩目的“市场改革先行模式”,推动广东经济领先全国。广东发展领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市场取向改革领先。为什么市场取向改革领先?一个重要因素是岭南特色市场文化领先。因此,广东今后要继续走在前列,更须弘扬岭南特色市场文化,重点在五方面发力:一是着力深化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二是着力提升境界,让文化更加出彩;三是着力文化赋能,助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四是着力加强融合,把文化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五是着力创新发展,以数字文创构建文化新高地。  相似文献   

13.
王术福 《新经济》2005,(8):84-85
在许多人眼里,周彦生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岭南画派工笔花鸟画的中坚力量和一流水平,他给人们的印象,是为人非常谦和、稳重,艺术修养很高,谈吐极为得体,是一位纯情的追求艺术至美的学者型艺术家,他身上学术味道很浓,不像有些艺术家那样言行张扬,无所顾忌。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2006,(4):10
《岭南精英》是一本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MBA平台上延伸的高端管理杂志。它以“突破局限,网聚精英”为追求,致力于为广东企业家及中高层管理者剖析管理难题,提供先进的营销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2008,(2)
广东年度经济人物盘点—“2007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典礼1月8日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其中,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EMBA学员、7天连锁酒店集团CE0郑南雁先生被评选为“2007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岭南学院EMBA2007级春季班学生、广州三学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正文、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01级世界经济专业学员,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是山水画家许钦松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山水画大展“吞吐大荒”,通过创作,有力地提升了岭南画学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展览中,许钦松倡导了一种全新的山水风格,我称之为“宏大抒情”,具体体现是以大山大水为对象,走雄强壮阔之路,以对应于伟大的时代,发出盛世的强音。从新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看,“宏大抒情”是继现实主义之“宏大叙事”之后的一项重大收获,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中,深刻总结过往艺术在风格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舍弃空洞的浪漫主义,在回归传统山水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对时代发展的认识,而合情合理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刘圣宜、宋德华著《岭南近代对外交流史》,作为《岭南文库》之一种,199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近年来广东史文学界一个可喜的研究成果。 这部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对象,正如著者所言,是岭南近代历史上对外交流的产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性。著者为该书的撰述提出了研究意向,即,(一)西方文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以什么方式进入岭南的,其遭遇和经历如何,昭示了哪些经验教训;(二)岭南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如何,前后有什么变化,他们址如何吸取西方文化的,有什么成功和失败的记录;(三)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作出何种反应,处于何种地位,自身发生了什么变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06,(4):96-97
首届岭南经济学奖将于今年6月28日在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隆重举行颁奖典礼。岭南经济学奖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经济》杂志参照国际惯例,在广东发起创立的、奖金额较高的、授予为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理论贡献的经济学家个人的荣誉奖项。该奖旨在构造广东经济学界与  相似文献   

19.
巩志明 《经济改革》2010,(12):60-60
我是在去年春天陈子林师生展上结识康庄的,他看上去自在潇洒,举止得体,与我印象中的画家形象迥异。又得知他也是陈老的学生,也是西安美院科班出身,而且还见识了一幅他装裱好的国画葡萄,很是高雅别致,从此不忘。我们都是外向的人,一来二去就成为很能谈得来的朋友,所谈多是画事,常佐以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画人物画家,要想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完美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而这个基本功一定要遵循艺术规律、科学方法,经过长期刻苦磨练才能得来.一是中国画人物画家必须具备准确严谨的造型能力,二是中国画人物画家还必须具备笔墨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