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一、重建设,轰轰烈烈;轻管理,路毁人稀。 从目前的乡村公路建设情况来看,许多边疆村委会的公路状况仍不容乐观。往往是乡村公路刚上马开挖时,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节衣缩食,卖猪卖鸡,全民动员,全员上马,妻儿老少齐上阵,甚至出现80岁老人上路挖路的状况。从80年代以来,这股公路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群众热情一直不减,许多路就是在群众致富的迫切的愿望中修成的,一条条乡村公路通到各村寨,为地方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大道招财     
经济要发展,道路须先行。华安地处山区,道路蜿蜒曲折,经济底子薄,村落分布零散,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县委,县政府运足内力,巧借外力,发挥政策扶持,山海协作和经济能人等优势,多方筹资数亿元,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拓宽改造了省道西港线漳华公路,省道金上线城关至仙都公路,县道良马线等交通主干道,境内省道公路里程达到1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3.
元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为双柏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带动双柏县城镇建设还是促进全县产业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抓住利用好这一次机遇,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一个双柏人民眼前的一件大事,就元双公路经济带产业发展问题,笔者也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旅游公路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以黑龙江省旅游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探讨旅游公路项目财务评价的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全新的内涵。与过去农村建设的含义相比,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社会文明建设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物质层面上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范畴,前者是建设新农村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后者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体现和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6.
吨粮田建设与开发的思考安徽泗县农广校时西民一、吨粮田建设与开发的实践意义吨粮田建设与开发是90年代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实现科技兴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实践表明,它的建设与开发,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我省林业发展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 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云南作为全国四大重点林区省份之一、全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地区,林业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更加具有重要地位,因为我省林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大姚县在解放思想、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中,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省委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州委建设生态经济大洲的目标,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下功夫唱好“绿色经济大县”的壮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使绿色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而杂粮杂豆是我省山区特色作物,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最理想的自然条件,可通过规划发展规模生产,立商品生产基地,开发出口创汇绿色产品,进而形成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0.
南华县充分利用地处滇中腹地,楚大公路、320国道、广大铁路横穿南华,交通地理和民族风情浓郁、地理景观秀丽的优势,采取“一注重,二抓典,三扩展”的方法,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取得可喜成果,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1.
兵团与地方融合发展以及优惠的政策措施,为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带来了机遇。本文主要就开发建设库西经济工业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库西经济工业园区建设提出认真开展调研论证工作,明确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立和完善库西经济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园区经济运行体制,拓宽融资渠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园区可持续健康发展等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BOT项目方式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干线公路网支撑的乡村公路受到了国家的日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乡村公路发展的状况还仅仅停留在“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谁负担”的单一融资模式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乡村公路建设的需要。因此,拓宽融资渠道,结合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和资源储量,因地制宜,灵活运用BOT这一新型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的公路建设融资方式,从而减少政府风险、高效利用政策性投资、实现多渠道融资及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大开发的着力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若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没有平衡、协调的生态系统 ,就无法顺利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和可持续发展。(一 )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设施效能充分发挥的基石1993年 5月 ,西部 4省区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沙尘暴 ,大批公路、河渠、通讯设施被毁被埋 ,农田被灌沙 ,房屋倒塌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 4亿元。近年来 ,新疆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几乎每年均遭洪水袭击 ,通往沙漠油田的高速公路每年都被流沙掩埋 ,使国家、人民遭受巨额损失 ,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近60年来,随着垦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垦区的档案工作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的三级档案管理网络,档案工作在垦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垦小城镇上连大中城市,下接农场的广大职工、家属,既是城市带动农场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农垦小城镇在多层次的经济区域中,形成了管理局、农场、分场多层次的集镇群众结构,对于改善农场的经济结构。从种植业转化剩余劳动力,组织物次、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促进农场经济全面发展,加速农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缩小城乡差别。稳定科技队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和发展农垦小城镇是农垦各级领导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如何科学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结合而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又一有效渠道.但也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制约新农村建设.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科学开发乡村旅游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本文从乡村旅游的现实入手,分析了开发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科学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红色边疆农场民族风情独特,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调研,本文分析了农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为农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冯君梅 《农家之友》2010,(20):108-108,1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又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之年,动员各族人民,组织乡镇群体造林种草,治理生态环境,是打好西部开发第一仗,加快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浙江林业》2010,(7):10-11
党的十七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人决策,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3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这一伟大的历史发展进程,农村金融改革走向深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回顾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分析现实问题,对于加快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显著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