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龟兹乐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盛行并不是一个偶然,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西域音乐对中原音乐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葫芦谐音“福禄”,是华夏民族原始的吉祥物.葫芦烙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最早的葫芦烙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图腾壁画,约与氏族公社同时产生.历经隋唐至宋,先民不断丰富葫芦“福禄绵长,子(籽)孙万代,驱灾辟邪”的内涵,明清时制作水平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音乐?音乐是指经过有组织的各种高低长短不同的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结晶,是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类灵魂的文化瑰宝,什么是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POP-MUSIC),它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尚的先锋,是某个时期最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音乐,它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而民族音乐则存在了上千年,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而且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中国民族音乐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已形成了它特有的鲜明体系。如果我们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有机的结合融入教学,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将会为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37-1938年冼星海在武汉进行音乐活动.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却是作曲家人生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抗日战争初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积极投身全面抗战动员工作,在武汉发起组织歌咏救亡运动,从事唱歌、教歌、写歌和文化宣传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武汉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音乐和歌咏事业的创新,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的伟大风采.冼星海在武汉的音乐活动、创作和音乐思想,对武汉抗战音乐活动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的国乐大师,他在创作中深刻揭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境遇,真切抒发了寻找光明出路的内心要求。他的提倡音乐的平民性、普及性以及改革民族音乐等美学思想,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夏世代子孙的心中有着抹不去的爱玉情节。我国的琢玉技术,于殷商时期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隋唐以后,玉雕愈加精美,造型也有了多方面的变化。"苏州工"从唐代  相似文献   

7.
秦钰玲 《金卡工程》2010,14(9):122-122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历史悠久,谏官制度设立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兴盛于隋唐,后又转盛而衰。中国谏官制度对于维护统治有很大的作用,其言谏的范围也很广,当然这也都依赖于制度的设置以及君王自身的道德素养与胸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漫长的音乐发展史中,蕴藏着丰富的经济现象,其产业规模、运营模式、发展路径等都是研究音乐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纵观音乐的经济发展史,可分为四个时期. 音乐"演艺+乐谱"经济时代(20世纪以前) 在原始社会早期,音乐所扮演的角色是最为淳朴的、原生态的、充满真善美的.这个时期的音乐不具备商品属性,也没有产生经济价值,纯粹...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当溯源典当是中国古老的金融行业,有近两千年历史,但是,该行业在历史上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则是在南北朝时期(420~589年),距今已逾一千五百年,其发端乃是佛教寺院作为宗教组织与慈善团体为周济贫民而设置的"质库",始于慈善事业,嗣后方渐次步入商业性质。隋唐时期,典当业已在城乡  相似文献   

10.
曲惠 《金卡工程》2010,14(9):91-9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萌芽于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朝,巩固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在宋元得以进一步强化,至明清发展至顶峰。本文以成文法的演变为视角,以秦汉宋明四朝为例,对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轨迹,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提起流行音乐在当今的中国已不再是陌生的字眼,从20世纪初被反对者称之为"黄色音乐、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流行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社会所接纳".到改革开放时期,这种几乎在中国大陆绝迹的音乐形式才开始蓬勃的发展.再到如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歌声飘过30年",流行音乐经历了从生产、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变化过程.而当今的流行音乐,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和模式来满足人们对流行音乐文化的需求?这是每一个音乐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郭海燕 《中国外资》2013,(18):343-343
本文从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西方音乐文化的特点与涉外院校学生的特点,得出西方音乐文化在涉外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探讨了涉外院校开设西方音乐文化教育的途径,对开设这种课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宋维佳 《金卡工程》2010,14(9):372-372
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使民族民间音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冷落,而一些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民族属性渐渐淡化的迹象。因此,必须加强我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发展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音乐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西方音乐文化的特点与涉外院校学生的特点,得出西方音乐文化在涉外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并探讨了涉外院校开设西方音乐文化教育的途径,对开设这种课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育婧 《金卡工程》2010,14(8):378-379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明清至上海开埠这一段时期上海整体岁时节日民俗,主要以《上海竹枝词》为基础,先选取上海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进行个案分析,并以上海开埠为界,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考察上海岁时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演变,最后上升到精神、文化分析层面分析上海岁时节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孟雪玲  陈道清 《金卡工程》2010,14(1):265-265
在唐诗中存在许多以音乐为诗歌审美对象,以音乐生活为文学题材,赋咏音乐包括艺术地表现与再现乐器、乐工、乐曲或传达听者感受等方面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可以统称为音乐诗。本文试从文化视角对这些音乐诗进行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7.
杨嵘 《中国财政》2012,(20):73-74
"十一五"时期,甘肃省财政部门积极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投入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累计达到104.9亿元,年均增长16.2%。2007至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36.13亿元、40.56亿元、45.51亿元、52.08亿元,平均增速在14%以上,拉动社会投资  相似文献   

18.
版权作为西方国家的舶来品,它源于欧洲特别是英国17~18世纪的社会结构。尽管在中国隋唐时期就发明了可作为版权制度产生前提的印刷技术,为版权的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帝制中国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版权制度,本文拟对其未形成之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版权史进行考析。  相似文献   

19.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的要求,并将“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作为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根基的基础建设,历史性地放在与推进审计机关“人、法、技”建设、加强审计理论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充分反映了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江坤 《中国外资》2010,(8):225-225
提起流行音乐在当今的中国已不再是陌生的字眼,从20世纪初被反对者称之为“黄色音乐、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流行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社会所接纳”。到改革开放时期,这种几乎在中国大陆绝迹的音乐形式才开始蓬勃的发展。再到如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歌声飘过30年”,流行音乐经历了从生产、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变化过程。而当今的流行音乐,又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和模式来满足人们对流行音乐文化的需求?这是每一个音乐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