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直是社会公众与学术界所关心的焦点。而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理财学界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标准,西方学者称之为"股利之谜"。那么现金股利到底是否在企业中发挥了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将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首先从股利支付的动因方面,本文建立回归模型一,探讨了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到底是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利益输送假说",实证结果支持后者;另外从股利支付的结果方面,本文建立回归模型二,检验了派发现金股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两个回归给出的结果在逻辑上相一致,均符合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不仅无法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向非流通股股东输送了大量现金,减损了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2009~2012年"中证央企指数"中的306家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企现金股利政策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投资水平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支付现金股利可以显著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这表明国企分红抑制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降低了代理成本。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视角,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股利分配提供了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债务约束的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现金流理论认为,当企业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时,管理者倾向于过度投资。债务控制是降低因自由现金流引起的代理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模型检验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不显著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债务约束效应在我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证监会2006年5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8年10月颁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为背景,研究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现金股利发放对代理成本的控制效应。研究发现,现金股利的发放可以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水平,但这种抑制作用仅对高资产负债率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生影响。迫于再融资的需求,这类企业的分红水平显著提高,并导致投资不足,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并未起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房地产企业都在进行投资规模和范围的扩展,不仅使投资效率下降,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的因素,提出相关假设,再选取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的样本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但由于目前国内企业发展环境的限制,现金股利的发放还不足以成为抑制过度投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房地产企业都在进行投资规模和范围的扩展,不仅使投资效率下降,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的因素,提出相关假设,再选取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2003-2009年的样本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但由于目前国内企业发展环境的限制,现金股利的发放还不足以成为抑制过度投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257家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1年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减少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能否显著地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其过度投资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并没有显著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控股股东、自由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理论.以2002~200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控股股东、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正自由现金流易导致过度投资;并且在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中,正自由现金流更易导致过度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而地方政府作为控股股东,减弱了持股比例上升带来的积极治理作用,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为理解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关于现金股利,大多数文献只是对影响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进行研究,对现金股利支付可能性大小研究的尚不多。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特点及支付可能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面临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程度、所处周期、面临的投资机会等因素对公司股利支付的可能性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我国2005—2010年770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现金流不确定性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股利政策其他主要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现金流不确定性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呈正相关,而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有显著影响;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当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两因素共同作用于过度投资时,派发现金股利能显著地影响过度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股利政策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的现金股利政策理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股利代理理论认为,支付现金股利能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但有可能导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情况下,支付现金股利也是降低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手段,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支付现金股利反而增加了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海内外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发放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集中度增加时,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海外证券市场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和严格的外部监管使得海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减少代理成本.但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增加程度要高于海外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并没有降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反而成了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一种合法工具.  相似文献   

14.
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基于融资约束和所有制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高管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企业过度持有现金流可能产生代理成本,如出现过度投资和低效并购等行为,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融资约束是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实证检验了在不同的融资约束程度和所有制结构下,企业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差异,为合理约束代理人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提供一条可行的渠道,也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成长行业往往存在着良好的投资机会。虽然能够避免传统的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也要注意警惕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新形式,特别是管理层不理智的派发大量现金股利。另外大股东及其它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都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投资能力。本文认为,从财务策略上除了强化管理、堵塞自由现金流外流的漏洞外,储备适量的自由现金流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王治 《财会月刊》2008,(11):9-12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现金流、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小时,非国有控股企业表现为投资不足,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是敏感的,而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不敏感;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大时,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都表现为过度投资,两类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都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7.
刘名旭  张潇月 《会计之友》2021,(19):101-107
企业承担社会性负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较高的社会性负担有利于企业改善形象,促进业绩增长,进而影响股利政策,但承担较高的社会性负担又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现金支出,制约企业的股利支付.文章以我国2014—2018年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社会性负担对该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性负担显著降低了石油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愿和水平,社会性负担主要是通过增加劳动力成本使代理成本提高进而降低公司价值的途径影响石化企业的股利政策.在当前国有企业混改的大环境下,分析企业社会性负担与企业财务行为,有利于理解混改过程中各方利益诉求,为国有企业混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现金流、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小时,非国有控股企业表现为投资不足,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是敏感的,而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不敏感;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大时,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都表现为过度投资,两类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都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9.
蒋礼  施韬 《西部财会》2007,(3):55-57
股利政策含有股利支付数量和股利支付方式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出发,分析由其导致的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两类代理问题;然后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定性分析这两种代理问题会导致上市公司选择怎样的股利支付形式;从而给出股利支付形式选择的合理解释,并提出规范我国股利政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2004~2007年的1173件现金股息宣告事件对自由现金流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中国股票市场背景下,股价对大的股息变动公告的反应不支持自由现金流假说.对于股息增加和降低,高q公司和低q公司的平均积累异常收益显著异于0.在控制了股息变动、股利收益和公司规模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对股息公告后的资本支出进行考察,发现股息增加的公司并未减少其未来投资金额,即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息政策无法达到限制过度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