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典型地区—长三角的引资竞争进行分析。首先,利用长三角地区FD I流入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引资竞争概况,指出从吸引外资总额与实际利用外资额上看,长三角地区自改革开发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在2004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普遍的下降。从外商投资方式来看,外商独资经营方式己在长三角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合资经营与合作经营方式己逐渐退居二线。随后,本文对长三角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变迁从引资竞争上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认为这种竞争会带来两种效应———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针对过度引资竞争所导致的问题给出了两点政策建议:a.引资竞争措施应从单纯政策优惠转向投资环境竞争力提升;b.引资竞争要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走向竞合。  相似文献   

2.
唐浩  王超 《中国城市经济》2011,(20):56-57,59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实证分析了影响山东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与山东外商直接投资呈负相关关系,山东经济发展水平与山东外商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而山东经济开放程度等因素对山东外商直接投资并未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政府在制定引资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优化外资结构,实现引资总体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重庆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及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重庆市扩大引资充分利用外资的建议。文章认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重庆市资金的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与全国和其他省份相比,在引资的规模及外资的质量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区位政策环境差异对FDI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位间吸引外商立接投资的过度的政策竞争,是中国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一种不良现象。近年来,这一问题有着扩大和蔓延的趋势,长期存在将对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决策要素的理论与现状分析,论述了区位政策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区位选择的影响,提出了限制区域引资政策过度竞争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眼于湖北省FDI与环境问题的关系.从环境的角度给出湖北省引资战略的合理依据。对湖北省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检验,表明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是环境污染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引起了环境污染的加剧,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接着在上海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资总量、结构变化、进入模式的现状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优势和问题,最后为上海服务业更好吸引外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卓有成效,关键在于上海已初步建成较为理想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要进一步提高引资效率与水平,关键仍在于继续改善上海投资环境。本文基于对82家在沪外企进行的实证调查,分析了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的综合优势、硬环境、软环境,并探讨了在沪外企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 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实践中,外商以技术出资进行投资的方式,不但为法律允许,而且也受到很多引资地区和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论证外资并购国企的利弊及进行可行性研究,普遍忽略了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问题。在法律上,我国现有三部外商投资法律主要是规范外商在国内新设企业,对外资并购这种直接投资方式没有涉及;虽然国家经贸委1999年8月颁布的《外商收购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外商可以参与购并国有企业,但并没有制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一旦外资并购成为继合资、独资、合作三种外商直接投资后的主要进入方式,组织形式问题就可能与我国现行相关外资法规发生冲突。本文试图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出  相似文献   

10.
陶蕙 《上海经济》2003,(3):12-14
一、入世前,外资在我国服务业的特点 我国引资有三种形式: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入世前,我国服务业中的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安徽省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且境外大型跨国公司进入安徽的步伐加快.但是,横向比较而言,安徽省利用外资还存在诸如引资行业结构失衡、外资来源地和流入地区过于集中、营商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安徽省还需积极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和集聚,积极引导外资流向,并创新引资模式,提高引资效率,同时大力改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2.
谦虚莫过头     
谦虚莫过头陈发庚"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且是不断进取的前提。然而,凡事都应保持一定的"度",若谦虚过了头,不但有悖于人品,也贻误事业。近闻某厂领导与外商洽谈投资时,当着外商的面"谦虚"地说:"我厂急需贵方投资,是因本厂自有资金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商投资控制和收购我国国有企业出现了以下几种新趋向: 从过去的一般性收购转向重点收购效益较好的中型骨干企业。在80年代中后期,外商收购国有企业仅限于小型企业和亏损企业,中型企业和盈利企业有政策限制,外商很难进入。进入90年代,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是外商大多不愿收购亏损企业,因为收购亏损企业往往需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厦门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特点2005年是厦门市利用外资成绩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厦门市利用外资创新思路,开拓发展空间,不仅在规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且质量和水平有了大的提升,呈现全面、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完成12.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2.7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07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4.06%。在保持并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2005年厦门市更加注重对外资的选择和引资质量的提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呈方式多样化,外资来源渠道更广,引资结构更加优化,外商投资领域明显拓宽,服务业利用外资步伐加快,直接利用外资的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从1979年开始利用外资的,当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0.31亿美元,是全国最早利用外资的省份。由于广东省地处沿海,毗邻港澳,使其成为我国的一个引资大省。从1990年到2003年广东累计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3063个,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2069.114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1353.65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为广东省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极大的促进了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东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利用外资可以对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产生资本形成、技术外溢、产业升级、贸易创造、增加就业、诱发创新等一系列效应。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对外开放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驱动力量。辽宁也以其强大的制造业优势越来越得到外商关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能力逐步加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打响,辽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其引资力度也进一步加强。因此,如何利用FDI提高辽宁制造业竞争力成为亟待学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方面报道,今年外商直接投资将呈现如下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二是外商投资企业从简单的加工组装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外资企业产品的国内配套率大幅提高;三是外资通过收购兼并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增加;四是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将使银行、保险、证券、电讯、商贸、旅游、运输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五是外资在华研发机构增加、档次提升,并出现制造中心、地区总部与研发基地一体化的趋势;六是外资参与西部开发的规模扩大;七是现有外资企业增资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形式。今年外商投资呈七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今年展开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坚持先改制后改造,先调整后改造。先招商后改造,通过调整——招商——改制——改造,塑造新的体制与机制。全省通过转让国有产权、合资、重组、联合、兼并、收购和职工持股等多种方式实施改制,其中大企业改制主要采取转让国有产权合资、重组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雪 《辽宁经济》2004,(10):42-42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出口导向的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1993年以后,中国连续8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引资国。联合国贸发会发表的4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2年中国大陆吸引外资达530亿美元,创下年度引资全球第一的历史记录,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向中国涌来。由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既发生在子公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金额已达1200多亿美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但面对新形势应采取新的调整战略。 一、要处理好科技密集型和劳力密集型引资工作的关系 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求引资工作重视资金的投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社会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7%,而发达国家则高达60—80%。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