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金峰 《经济师》2012,7(3):42-43
林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传统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现状,单一的林业经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我国林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林业企业管理,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传统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现状,单一的林业经济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我国林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林业企业管理,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北国有林区正面临着森林资源危机和林业企业经济危困的局面。采取何种措施治理两危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九公里多种经营场的调查,认为建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实现治危兴林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业企业集团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用好国家投入资金增加生态储备的同时,国有林业企业还要扩大经营范围,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满足社会需求,富裕林区人民.从目前国有林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状况看,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强化观念、健全制度、资金管理、内部监督、预算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温根 《经济师》2001,(11):287-288
文章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有林区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通过对目前林区存在问题的分析 ,指出了国有林区今后发展的出路 ,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理顺运行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入手 ,着力强化收支预算、营林生产、森林资源和职工队伍四项管理 ,从而达到逐步建立林业两大体系 ,以此推动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践行科学发展,对林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林地区,林区多在山区,如果基于经济的诱惑,无视生态效益,继续以前的破坏性掠夺式采伐,最终无疑将葬送林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应措施,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对如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业不仅是环境建设的主体,而且是维护生态环境的必要保障,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林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林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入手,叙述了我国林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分析当前我国林业会计核算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完善我国林业会计的核算体系,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其中,丰富的绿色森林资源能够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相对匮乏,在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有关地区管理部门和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有效措施促进改革创新,加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9.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刺激国家经济增长等多功能,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林产品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入手,深入分析我国目前林业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难点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以期对我国未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突显,林业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林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林业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林业建设的水平,林业技术在林业建设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林业技术的发展对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也可想而知.要想实现林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努力与国家投入力度的增强都至关重要.林业建设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重视林业技术的发展,加强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林业经济领域逐步显现,探究如何合理利用资懦的方法变得迫在眉睫。本文对我国森林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林业开发方面存在破坏严重、林业开采量大但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提出提高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和措施,以谋求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国有森林大都分布在人口稀少和偏远的地区。十六年来,随着国有林区的开发,林区人口大量增加,当年只有森林勘测者们踏过的地方,如今人们可以看到林业局、采伐场(林场)、经营所、新工厂、学校、居民点星罗棋布,炊烟处处。在经过开发或正在开发的广大国有林区,已经形成了一支数十万人的林业职工队伍,林业职工家属和林区群众日渐增多,林区社会经济情况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如何正确地组织林区广大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发展林业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林业生产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开发建设国有林区,是只依靠国家呢?  相似文献   

13.
林业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主体之一,会计核算作为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核算体系对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尚未推出适合林业企业发展的会计核算制度,一直沿用新会计准则,因此,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林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现状分析,提出存在问题以及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于翠芳  石春红 《经济师》2013,(10):171-172
国有林场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作用的实体,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木材及种类繁多的林产品,并保证森林生态效益得以实现。林业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自身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和谐而持续的发展。林业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对国有林区乃至我国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国有林场综合效益指标,并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林业的投资逐年加大,林业工程项目推进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成效,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因此,做好国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研究,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建设理念,对于迅速地、整体地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业经济主要来自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不仅仅有很多机遇,也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可以用整体举步维艰和局部亟待改善来概括,这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最为真实的现状。我国的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存在着可持续发展问题、政策问题,还存在着关系问题。想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必须要在我国发展林业经济过程中,最大限度上实现各种关系全面、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二者相互协调的道路。本文中,笔者就浅谈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城市生态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林业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化建设的主体,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与出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18.
尹晓宇  周妹  王冬雪  董桓维 《经济师》2013,(10):179-180
林下经济作为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后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新型林业经济形式,其发展备受学者的关注。文章通过整理分析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宏观统计数据、归纳总结林区现行扶持政策,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1)
伊春市带岭林业实验局带岭局由于多年开采,木材资源面已近枯竭,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结合区情和本区域的特点,充分利用国家目前对林业的相关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制定出符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规划和蓝图,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经济向生态可持续经济转型的发展步伐。要保护现有的林业资源,并以现有林业资源为依托,加快发展替代产业,加速建设以风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以山特产品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和养殖基地,以黑木耳为主的林下食用菌绿色产品种植基地,调整林区的产业结构,加大内引外联的力度,把带岭局真正打造成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林业企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以及中国国有体制改革剩下的最后一块阵地,国有林区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应运而生,其中以具有典型特点的伊春为例。伊春市林改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诸如增加了林区职工收入、有效解决林区就业难问题、造林投入增加与加强森林管护等。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从林业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四个方面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为伊春市林改提供借鉴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