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翟慧霞 《经贸实践》2016,(4):229-230
这篇文章通过对分析存在于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中的问题,从加强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设的重要性和优点入手,对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缓解基层工作难度三个方面,充分阐述了完善生育政策立法的必要性。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立法已成为人口计生法制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从立法的思想、内容、时间、体制四方面,就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立法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关于流动人口的生育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三地的调研及访谈,深度分析了流动人口生育就业保障状况。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各项生育就业保障的享受情况仍存在不完善之处;用人单位未真正落实生育就业保障措施;政府部门政策宣传和监管还需加强。最后结合三市的现实情况为完善流动人口生育就业保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了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对如何落实这个政策提出了具体措施办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高龄少子化的严峻挑战,探索、完善现行生育政策支持体系成为提高国民生育意愿和生育率,促进人口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借鉴和总结国际上典型国家的生育支持政策经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德、俄、日、韩四国的生育支持政策变迁及其生育水平分析研究发现,首先相较于支持性生育政策,抑制性生育政策的作用更为持久;其次,现金补贴搭配育儿假等多种政策类型组合实施效果较佳,强调男性参与,平衡女性职工家庭与工作之间关系也是释放生育意愿的重要内生变量。通过分析借鉴四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完善包括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产假在内的生育保障政策体系,加强婚育观念引导,营造性别平等的生育友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三地的调研,深度分析了流动人口生育保障状况.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各项保障待遇享受不完全,生育保险参保率低,自我保护和生育健康意识不够,政策认知程度低;用人单位未真正落实生育保障措施;政府部门政策宣传和监管还需加强.最后结合三地现实情况为完善流动人口生育保障制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育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社会保险立法对怀孕、分娩妇女以及产后的母婴提供实物和现金补偿,以保障生育妇女及婴儿的基本生活,促进生育妇女体质和工作能力的恢复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育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没有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的妇女权利和权益以及妇女的劳动保护和生育期间的保障措施就无法得到落实;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要同男子进行公平的就业竞争,没有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没有完善的生育保险制度,就无法同国际社会进行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8.
女职工生育保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占有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育龄女职工和用人单位利益的重要措施。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维护育龄女职工切身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统一。本文从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的角度入手,提出完善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娄彩萍 《经济师》2010,(6):57-57
女职工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作用,必须认真研究女职工的实际问题。而女职工生育保险,则是当前一个不可回避、且又迫在眉睫的问题。女职工生育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和完善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不仅关系到广大育龄女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改革的深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完善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真加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生育观念正从传统生育观向现代生育观转变。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与国家政策、宏观社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亦与村庄社会基础、村庄社会结构、村民日常生活逻辑和农民生活世界相关联。为适应农民生育观念的这种变化,需对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安排进行相关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