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眸 《新财经》2009,(9):41-41
70年代出生的小孩估计多数人都有一个存钱罐,也叫扑满,那是那时候相当流行的小玩具,该玩具同时又具有培养小孩子基本的储蓄意识的功能。那时候多数家庭都不富裕,不像现在的小孩子能有那么多的玩具、图书和零花钱。小孩子们能得到的零花钱大多也就是几分钱,刚够买一根冰棍或者在小书摊上看两本小人书。如果自己想买个稍微贵点的小东西,那就得一分钱一分钱地攒。这是非常考验小孩自我控制能力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微天下     
《东北之窗》2011,(20):12-13
小故事:纽约冬天十分寒冷,积雪盈尺。可公立小学却总是照常开课。有家长质问学校为何如此。校方说:停课的话,很多穷人孩子就不能享受暖气和免费午餐,回家会挨冻挨饿,所以不能停课。家长说:那只接送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不就行了?校方说:不行,我们不能在帮助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4,(32):14-14
【英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平均花费8.3万英镑】英国一机构研究发现,目前养育一个孩子的开支正在将英国家庭带入贫困。最新研究发现,每对英国夫妻将孩子养至18岁,平均需花83155英镑,而对于单亲家庭,这一数字更高达96905英镑。养育孩子的开销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为过去6年间食品价格上涨了四分之一,房价支出持续增长甚至看护小孩的费用已经占到了双职工家庭养育孩子总费用的45%,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政府对于养育小孩的支持力度在下降。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摇篮,模仿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方式之一,亲子关系则是塑造孩子人格教育的基础.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减少陪伴孩子的时间.有的把孩子交给隔代老人,保姆或者家教,甚至交给电视和电脑,给孩子一堆玩具和零食.忽视了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正是孩子出现诸多问题的源头.作为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健康成长、幸福快乐,那么就要做我们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  相似文献   

5.
玩具租赁前景看好,因为玩具出租既。能满足孩子们不断变化的猎奇和“喜新厌旧”心理,又可以替家长省下购买新玩具的大笔支出。  相似文献   

6.
乐高玩具的CEO说:"孩子可以用积木搭建自己的王国,而网络除了一堆数字还有什么?"很多新一代玩具设计师证明:这是个多么缺乏想象力的疑问啊!  相似文献   

7.
杨杨 《西部大开发》2011,(5):161-161
众所周知,上课认真听讲是搞好学习的基础。但在很多场合下,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成绩始终无法提高,这成为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造成每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不同,所以具体的措施也不一样,在课堂上学生精力不集中,到底是什么成为决定性因素.在此我愿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胎"政策下儿童在使用玩具时的互动关系分析,在设计玩具时考虑在家庭关系中两个孩子年龄的差异化程度,通过年龄不同差异的程度来考虑设计的互动性。二孩家庭关系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玩具互动性需要考虑一定的情感化、趣味性、益智性等设计,对二孩家庭的情感起到促进作用。让玩具互动性的设计从父母与孩子之间转化为孩子与孩子之间,玩具不仅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还发挥一定的调剂作用。  相似文献   

9.
香港生活的好处:食品安全有保障,香港干净卫生,什么都是讲法律的.小孩上学无论贫富,老师都一视同仁,教育令小孩的素质全面提高.在香港出生的孩子,有永久居港权,享有终身免费医疗及十二年免费教育,这些极具诱惑的社会福利吸引着众多内地父母.再加上内地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一些想生二胎的父母选择香港实现他们的愿望. 不过,接踵而至的一连串问题在逐渐凸显.香港内地的户籍壁垒让许多“双非”家庭不得不承受高昂费用,很多人开始萌生退意.非内地户籍、香港出生而非香港居民的“双非”儿童的港籍身份,似乎并没想象中那么令人羡慕.  相似文献   

10.
黄玉翔 《魅力中国》2011,(8):174-174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学习音乐已成为很多家庭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的重视,所以学习钢琴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虽然学习钢琴能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但并不是每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或演奏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之路是持什么样的观点?盲目考级会给学生带来什么误区?学习钢琴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孩子的情商.每年虽有很多孩子投身学习钢琴的大潮中,而且每年音乐考级的人数也越采越多,但这有利有弊.在学习之路中,要避免误区,让考级真正成为这些学生学习钢琴的加油站,让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更加快乐!  相似文献   

11.
马淑霞 《魅力中国》2011,(12):336-336
家庭教育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的组织。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一代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怎样教育孩子绝不是一己之私的事情。原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曾说过:“一个家庭养育的是一个孩子,千千万万个家庭养育的是一个民族。每个家庭都在参与着历史的创造,每个为人父母者都在缔造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本文试就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家校合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韩韧 《辽宁经济》2003,(3):61-61
近年来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前几年相比有降低的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家庭不良环境熏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人生长、生活的基本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其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其子女都有着或大或小影响。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管教,使孩子形成放任自流的习惯。有的“望子成龙”心切,汁孩子参加众多的特长班、辅导班,剥夺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厌恶学习。有的家长不加强自身修养,成天酗酒打牌,无形之中使孩子沾上了不良习气。还有的家长过于娇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从小养成任性、自私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05,(7):58-58
子女教育费用需求已经成为家庭理财的第—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对50个城市超过2万市民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百姓存钱的目的中,“为孩子攒教育费”一直高居榜首,而目远远高于养老、自身保障等其他目标。新浪理财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25%以上的家庭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超过家庭总收入的50%。83.4%以上的家长感到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10,(9):28-29
特谢拉一家三代同堂住在埃尔多拉多的三间陋室里。埃尔多拉多是南美洲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的贫民区。家族中女性家长名叫玛丽亚,她有六个女儿,大女儿玛丽娜有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和一个婴儿。和很多贫民窟家庭一样,家庭暴力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们。不过几年前,他们受到巴西家庭救助计划基金的帮助,这个基金为母亲们承担一小部分子女教育和医疗检查费用,前提是孩子必须去上学,于是玛丽亚没有让孩子们去打工,送他们去上了学。  相似文献   

15.
郑慧 《魅力中国》2010,(28):85-86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更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很多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指导不再唯马是瞻,他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工作中双方交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反馈教学。有的家长育儿观念会与教师冲突,使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此导致双方合作不愉快。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日重庆》2013,(10):47-47
过去,家庭买房是等孩子工作后或淡婚论嫁时的事情。而现在,很多父母早早就筹划好为儿女买房,最好是在孩子的读书阶段就准备好。市民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远见的家长。张先生一家三口,儿子阳阳今年12岁了,刚上初中。张先生说,“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除了耍关心他的学习,其实也要为他今后做更多的打算。”为了给阳阳今后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如何和家长进行必要的交流,引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我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试探。  相似文献   

18.
柴彬 《发展》2011,(1):142-142
当今的中专学生问题颇多,但不少学生背负厚重的家长期望由厌倦学习导致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而当负担与溺爱混合使许多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够健康,直至出现问题时,家长们又过早地放弃,给孩子下定论导致家长和孩子集体放弃。进而走到中专学校,那么怎么样通过班主任的努力使这么一群早已远离梦想、不被信任的孩子重拾信心呢?  相似文献   

19.
凌宗伟 《中国西部》2013,(36):84-85
在我看来,所谓的儿童立场,就是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是否能换位思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想当自己是个小孩的时候,面临类似冲突时,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20.
“孩子放假在家,中午要自己热饭吃,我们做家长的真是不放心。”随着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的开始,孩子没人照顾成了很多家长的烦心事。觉得托管班不够“贴心”或价格过高,岛城一些低年级学生家长组建了“合作社”,轮流请假在家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