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炼厂加工深度不高、二次加工能力偏低,油品生产结构中燃料油比例偏高、汽柴油比例偏低,油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平衡;同时,炼油工业布局不合理,小型炼厂数量众多。近十年来,俄政府高度重视炼油行业的发展并采取多项举措鼓励炼油企业加大对炼油装置改造和扩建的投资:一是以高标号油品标准和炼油改造规划力促炼厂升级改造;二是改革成品油出口税率,调整油品出口结构;三是对不同标准的油品征收不同的消费税。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俄罗斯炼油行业升级改造的投资不断增加,油品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成品油行业“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成品油消费快速上升;同时行业监管逐步规范,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消费增长结构改变;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领域取得明显进步;零售业务深入发展,非油业务快速提升;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成品油税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替代能源发展良好。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速,汽车消费加快普及,成品油行业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随着成品油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发展将呈现有序发展、规范竞争的良好格局。主要发展趋势是成品油消费弹性系数将趋于下降;炼油经济规模扩大,竞争不断加剧;零售竞争更加突出品牌、便捷、安全、服务;油品质量升级继续稳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行业监管更加规范,市场竞争更加有序。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国炼油行业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适当增加,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化工轻油、液化石油气、润滑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增幅较大;主要产品质量全面升级,汽油、柴油基本达到新标准要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炼油加工负荷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汽煤柴三大类油品收率提高了0.85个百分点;炼油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其中中国石化炼油板块吨油毛利增长了10.6%,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板块成功扭亏为盈,炼油单位成本也稳步下降;资本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炼油重点投资于油品质量升级和含硫原油加工项目改造,销售重点投资于成品油管道和加油站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完善成品油销售网络。取得上述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炼油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展望2005年,预计全国原油总加工量将达到2.2亿~2.25亿吨,增幅为2.5%~4.7%,相应的炼油技术指标将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2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与十大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及加强市场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严格按时限停售低标准油品,规范成品油流通管理及秩序,加强炼厂质量升级和生产监管,明确落实相关管理责任。这一《通知》表明了  相似文献   

5.
2013年经济大环境的疲软,造成了行业陷入被动局面,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终端需求持续低迷,炼油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减。在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后,成品油的调整基本实现市场化,产能增加资源供应充裕,油荒不见踪迹,但汽增柴降局面加剧。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保持低位,抑制成品油需求量的涨幅,但仍预计成品油全年需求量接近3亿吨。随着国内炼油能力的不断扩张,整体成品油供需保持宽平衡状态。成品油在新机制下仍将保持震荡格局,但油品升级加价政策将全面提高成品油的调价基准。  相似文献   

6.
我国炼油工业既面临新型城镇化及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又面临着油价波动、产能过剩、替代能源较快发展及市场主体多元化致竞争加剧对油品市场的冲击,还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此外,亚太油品市场过剩,国外有竞争力的油品借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多挤入中国市场,我国过剩油品出口阻力越来越大。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国内炼油工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是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使炼油能力过剩问题凸显;二是环保要求趋严,使炼油企业油品质量升级、安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部分迁址的压力和成本明显增加;三是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的要求更高,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7.
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云  朱和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5):19-26,112
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04亿吨/年,同比增长6.8%,总能力居世界第二位。全年炼油装置基本保持在高负荷运行,2010年国内原油加工量为4.23亿吨,累计成品油(汽、煤、柴油)产量为2.5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0.8%。"十一五"期间,我国炼油业实现了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的双增长,炼油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推进,油品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替代燃料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是我国炼油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由大走强的关键时期。炼油总规模将继续扩张,炼油能力将突破6亿吨/年,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将持续上升,炼油装置结构和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千万吨级炼厂将增至30座左右,油品质量进一步升级,外资权益能力进一步上升,炼油工业的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将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产品标准将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深入;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将在科学、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得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国炼油企业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实现稳步增加.全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48亿吨,同比增加约4.9%;汽、煤、柴油产量达到2.67亿吨,同比增长5.6%.为适应市场需要,炼厂调整产品结构,航煤等产品增幅较大,车用柴油质量开始全面向国Ⅲ标准升级;主要炼油技术指标明显提升;由于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炼油企业亏损加剧;资本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投资于油品质量升级、炼厂挖潜技术改造、环保和储运设施等项目.展望2012年,预计全国原油总加工量将达到4.65亿吨,增幅为4%左右;2013年中国炼油工业将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85亿吨.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炼油企业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适应市场需求,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23亿吨,同比增加约13%,汽、煤、柴油产量达到约2.53亿吨,同比增长10%;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柴汽比大幅提高,航煤、柴油、化工轻油和高等级道路沥青等产品增幅较大;汽油质量全面升级至国Ⅲ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明显提升;由于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毛利同比降低了12.7%;资本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投资于油品质量升级、炼油布局调整、劣质原油加工和储运设施等项目。展望2011年,预计全国原油总加工量将达到4.4亿吨,增幅为4%左右;预计2012年中国炼油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6亿吨。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要从标准与监管两个方面同时着手。1月1日,成品油国5标准在我国全面实施;3月1日,京6油品在北京全面上市,我国油品质量升级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虽然我国的油品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油品质量标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市场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少量不达标油品进入  相似文献   

11.
正油品升级加速,原油"三权下放",推动地炼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以在日趋激烈的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成了雾霾天气的重要制造者之一。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内油品升级步伐加快。2015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提前一年至2017年1月。这一方案,比2013年的计划大大提前。国内油品质量升级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执行到位,时间的缩短使得国内炼厂不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3.15晚会,山东"地炼""调和油"等字眼密集出现在观众眼前,一夕之间,仿佛"地炼""调和油"成为假冒伪劣油品的代名词。经过央视报道,加上之前多次出现的问题油事件,引发下游客户对地炼油品的信任危机。近日,笔者多次接到终端用油客户咨询,地炼油品是不是质量不行,以后还能不能用?国内成品油,除了极少量来源于进口之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是主要供应方,占全国成品油总量近74%,另外还有相当部分汽油来源于地方炼厂  相似文献   

13.
世界油品标准发展趋势及中国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品质量标准的日益严格,世界各国的车用汽柴油标准已纷纷进入清洁化或超清洁化阶段。我国的炼油企业面临原油价高、劣质,而成品油质量要求日益苛刻的双重压力。我国油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以保证车辆尾气达到我国排放标准为前提,分阶段、分步骤、分区域实现油品清洁化。在政策上,国家应对实施油品清洁化的炼油企业给予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在组织上,由政府或环保部门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制定切合国情的油品标准。炼厂应该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所产液化石油气应优先用于汽油生产。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国炼油企业克服市场低迷等各种不利因素,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适应市场需求,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小幅增加,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柴汽比降低明显,汽油、高等级道路沥青等产品增幅较大;汽油质量全面升级至国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水平全面提升。成品油价格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接轨,扭转了2008年炼油行业大幅亏损的局面,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改善;资本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投资于油品质量升级、劣质原油加工和储运项目。展望2010年,预计全国原油总加工量将达到3.9亿吨左右,增幅为4%左右。预计2011年中国炼油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超过4亿吨,达到4.1亿吨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成品油市场存在几大不平衡:一是炼油工业发展不平衡;二是成品油贸易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三是各国成品油质量规格不平衡.这些不平衡为我国油品贸易尤其是油品出口带来契机,但也带来一定挑战.中国石油公司应在巩固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澳大利亚、非洲等新市场,同时拓宽贸易范围,从传统的原油和成品油扩展到液化石油气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加态势,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油品质量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核心利益,也关乎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成品油销售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地位相对特殊,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性,本文以典型国有大型成品油销售企业为例,从油品采购、仓储、配送和零售四个物流环节入手,重点对各环节可能存在油品质量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销售企业提升油品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提升燃油品质的要求。为了控制尾气污染物,我国正在制定史上最为严格的国五排放标准,中国石化旗下炼油企业正在进行新一轮油品质量升级,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油品。清洁油品技术有哪些,能起到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龙军院长。  相似文献   

18.
成品油销售行业涉及油品的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成品油销售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健康安全环保风险、油品质量计量风险和加油站外来风险等诸多风险,有效管控运营风险是成品油销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者结合所在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建立完善HSE管理体系、加强油品质量管理、加强加油站外来风险防范以及完善油品销售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措施建议,切实加强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9.
镇海炼化为我国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路径,总结镇海炼化的发展经验,我国炼油工业的转型升级要重点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建设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实现布局规模化、基地化,解决“多、小、散、乱”问题.二是明确规定新建石化项目必须进行炼化一体化配置,严格控制燃料型炼油项目,鼓励现有燃料型炼厂向燃料-化工型炼化企业转型.三是淘汰或转产500万吨/年以下低效产能、特别是200万吨/年以下落后产能,实施高水平优质产能替代升级.同时根据国家加快油品质量升级要求,加大炼油技术改造力度,优先推进满足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雪静 《中国石化》2014,(11):29-32
石油供应多极化、炼油发展重心进一步转向亚太和中东、油品升级速度加快,全球炼油业正在发生深刻改变。近几年来,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长期下滑并将持续下去,天然气份额大幅上升,成为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引起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全球炼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目前世界炼油行业出现了石油供应多极化、炼油发展重心进一步转向亚太和中东、原油品质重劣质化、油品质量升级速度加快、美国页岩油加工兴起等新动向,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