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觉得这是我今年听到的最不靠谱的事。项兵教授认为:是国家还是企业去收购沃尔玛"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我认为这恰恰是问题的本质。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进入WTO也有好几年了,还要政府出面收购或者组织企业去收购,这不是体制倒退吗?市场经济最本质的一个特征,就是要求企业考虑企业该做的事,让企业做自己该做的决定,根本不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预。每一个企业都有它自己的商业利益、有自己的业务范围、有自己的经营策略、都要顾及它的股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要再把企业和国家想像成"一个屋檐下"的统一阵营。企业就是企业,政府就是政府。  相似文献   

2.
美国企业非常注重文化内涵,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工厂还是餐馆,都充满着浓重的文化色彩。建筑物上翊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厅堂之内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雕梁画柱上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加之优美的环境,使人感到来到这个企业,或工作,或消费,或参观游览,都没有紧张感、压力感,而是一种艺术享受。美国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厂史记载。稍大一点的企业,就有自己的博物馆、展览大厅。例如,摩托罗拉博物馆展示了自1928年创立以来,由5个员工生产整流器、汽车收音机发展到今日员工105万人(仅亚太地区雇员人数就达33万人),生产无…  相似文献   

3.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模式,决定了自主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国很多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时间还很短,而创新不是立刻就能见效的,往往需要长远的眼光,经历一定的发展周期。很多民营企业是抓住了一个小的机会,或者在市场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它们对自主创新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我相信所有的民营科技企业都是这样,只要对自主创新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自然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不断发展演进,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构建健康丰富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的积淀的代表,对于全球企业或者当地企业文化的区域化构建,有着重大意义.以邯郸博物馆所代表的赵文化,磁山文化为代表,来进一步说明,博物馆的发展,对于当地企业...  相似文献   

5.
赵智敏 《经营者》2002,(3):36-37
<正> 作为经营者,谁都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你一个人或者只是你们领导班子几个人的事情吗?不,绝对不是,你还得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努力。如果你或者你的企业出现了以下症状: ——你觉得很累,每天都要加班超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企业博物馆如同雨后春笋般进入“高产期”.最近,碧虚网对企业博物馆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站在行业制高点上办馆 国内的企业博物馆很多,但是能够站在行业高度办馆的,不但需要企业家的宏大气魄和行业远见,还需要企业的实力支撑,更需要对行业的高度责任和博物馆运营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许多大手笔的企业博物馆实际上承担着行业博物馆和专业的功能,比如贵州怀仁的茅台国酒文化城、浙江温州的红蜻蜓鞋文化博物馆、广东东莞唯美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山东德州的中国太阳谷博物馆、上海纺织博物馆、广东汕头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这类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将本企业的历史作为整个博物馆陈列的一小部分,其架构类似于把本企业的博物馆扩充为行业博物馆,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退休人员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国家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企业工会退管工作不是一个企业管理的重心,但是是影响这个企业管理的中兴,不是这个企业的主业也不是这个企业的大局,但是它事关大局牵动主业。所以做好企业工会退管工作以及对其优化对于营造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稳定发展的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主要对企业工会退管工作现状及对其的优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者行为差异看生活形态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具备了满足个性消费的经济基础.人们不是仅仅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而是要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品味和身份,力求产品风格与自己的生活风格相一致,或者体现自己的生活风格.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就必须对目标消费者的生活风格和价值观念等深层心理变量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了解消费者的生活形态,认真研究其消费行为选择是企业在竞争中夺取市场先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重要的是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来认识和使用,因为人才不是砖,不能随便搬。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说“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呢?原来,资本所有者们都指望通过引进人才,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人才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利润问题。事情挑明了其实也就这么简单,没有人是为了摆谱或者显示自己有多么爱才而去养一批人才的。与此同时,面对企业为了利润而引进人才,“人才”自己也得清楚自己能吃几碗饭(口语:“吃”指创造,“饭”指利润,“吃几碗饭”指能创造多少利润);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才愿…  相似文献   

10.
《国土经济》2005,(12S):54-55
欧洲的历史见证就是它的博物馆,我们要去见它,而且不只仅仅见一次,它是空间和时间的双重之旅,是感官和精神的双重抚慰,珍贵的藏品并不是僵死的物件,一个人穿行其间,当时的山川,大地,人物,风俗全部复活,假如人们想要看到一个真正的欧洲,一场流动的盛宴,则不可不恋上博物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一个企业成功并不是难的,守成更难,守成要靠下一阶段的成功来更新他的历史。难的就在这个地方,能够持续成功,或者经历寒冬,留住这个团队,—直把企业做得可长可久。我们看雷曼,158年的历史都可以倒掉,坦白讲是很可惜,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许多企业和单位都提出要把自己的企业和单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从笔者接触的几乎所有的企业和单位的情况看,其学习主要还停留在员工个人的学习上。他们把学习型组织等同于组织学习,主要是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指定一些学习教材,或者安排员工轮训,或者请专家讲课,测验考试,等等。这些无疑是必要的、有益的,但仍然属于个人的学习,与学习型组织所要求的"团体学习"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13.
企业设计师     
寇建平 《新远见》2009,(7):99-110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管理是企业的命脉。在全球企业演化和发展的几百年历史中,陆续涌现出了许多管理和运营大师。作为人类智慧的最辉煌的闪耀和结晶,他们或者设计出了嘉惠所有企业的理念,或者践行出了为众多管理者竞相效法的范例,或者开辟出了值得后来的企业家不断追随的路径……在对财富的永续追求中,他们自己最终成为了经典。  相似文献   

14.
对许多中小企业家和专利人来说,宣传自己的企业是非常迫切的一个愿望,但由于资金有限,他们也不可能投入许多来为自己的企业打广告。尤其是当自己的企业生产了一种新产品或者发明了一项新技术之后,“养在深闺愁人知”,如果没有好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性问题.区域性观念来源于地方保护主义,这种思潮的形成使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被人为地分为很多区域.部分环保企业公司不是凭借市场规律,利用自己的科研技术和企业实力,而是利用非市场因素占领一个势力范围或者称霸一方市场.这种观念的形成因素也包括外地劣质环保产品冲击市场,造成环保市场混乱而给当地企业带来心理恐惧.  相似文献   

16.
听一个走南闯北的人说,出差到大城市,办完公务之后,总要看看古迹、博物馆,对市容却是兴趣不大,特别是进了商厦,你绝对分不出自己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广州。倒是些中小城市有些耐看的地方,只是这些有特色的东西也在消失。这位走南闯北人担心着: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一个不珍惜爱护自己历史的城市,还对世界有吸引力吗?世界还会敬重你吗?  相似文献   

17.
机构能否学习,或是遗忘?机构能否保持正直,或者是缺乏正直?企业能不能笑,能不能怒?企业有没有一个灵魂?(《公司》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本书,它们最后都落入俗套,乏味地抨击现代企业,但是它们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企业有没有性格?把企业当成人来看,这并不是管理大师们突发奇想。有人就把企业性格的概念运用到了麻萨诸塞州高等法院身上。1819  相似文献   

18.
<正>没有人会怀疑,真正能够让企业文化产生衰退现象的最大"硬伤"是勾心斗角。勾心斗角一旦出现,如果负责人不能及时"掐灭于未萌,避危于无形",它就会像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样传染到每一个企业成员身上,并不断滋生蔓延,进而影响整个企业文化的健康肌体。可以说,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巨子企业倒闭或者破产,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给了对手摧毁自己的机会,而是因为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再成为企业成员的信仰,自己否定了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企业,有很多因素可以促成其成功,有些因素带有偶然、幸运或者冒险的色彩.但企业成功后如何保持并扩大,却不是那么幸运。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创办博物馆,不是形象作秀,也不是商业冲动,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艺术品位;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道义,还承担着中国博物馆专业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