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几年来,国家在整顿规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秩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仍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焦点问题。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失衡,药价虚高,医疗服务费用增涨、利用率偏低,医药价格调控效果不显著、价格监管乏力,是目前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深化医药价格管理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药价虚高症结何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勇 《经济论坛》2005,(24):60-62
近年来,有关药品降价的消息几乎年年有,可药品的价格反而越来越高,看病越来越贵。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达到了108.2元,比1998年增长了57.5%,而每次住院费用达到了3910.7元,比1998年上涨了76.1%,居民看病费用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收入的增长速度。为了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国家发改委8月份出台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药品降价方案,使牵动人心的“药价虚高”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药价虚高是指药品的售价大大高于药品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药价虚高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大大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形成所谓“看病贵”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2005,(10):37-39
“药品价格申报与运作企业上市一样,都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有关部门审批通过之后就可以按照自行的报价进行销售。”谭森说,药品研制和生产过程的技术很强,但药价申报和核准的要求并不高,“财会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5.
耿全友 《经济师》2006,(10):63-63
药品贵药价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文章以药品定价为线索,从经济体制的差异,药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和药品定价改革的趋势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药品定价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走市场化之路,才能解决我国目前药品价格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医疗收费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药品、卫生材料的更新和调价等都是重要的原因。此外,收费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过高,而“以药养医”在补偿了医疗技术服务收费低水平的损失差、弥补了医院亏损的同时也促生了医疗费用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居高不下且不断攀升的药品价格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并且与触目惊心的医疗腐败以及尖锐的医患矛盾息息相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药价虚高的原因,药品流通领域的积弊、医院的双向垄断以及“以药养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茂鹏 《经济师》2010,(6):294-294
我国药品价格高,一直以来是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降低药价,使药价趋向合理,是广大民众共同关心的一个民生问题。文章分析了高药价的原因,并对药品定价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李琦 《经济师》2012,(6):36-37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是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保障。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且不断攀升,居民药品开支急剧增长,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药价虚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药品的生产、流通和管理几个方面寻求药价虚高的原因,指出药企数量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流通环节费用过高、流通层次过多,流通秩序混乱,价格管理缺陷等构成了影响药品价格不良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为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报道,前不久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的 900余名拥有城市常住户口的居民调查, 逾八成居民认为医院多收费问题严重,六成居民反映他们有过被医院多收费的经历。调查显 示: 86 2%的人认为目前医院医疗费用偏高 (其中 32 6%的人认为药品价格偏高, 1 0 7%的人认为医疗服务价格偏高, 56 7%的人认为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两项都偏高 ) 。可见,目前医药费用高是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   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1.
王谢燕 《经济师》2007,(1):54-55
文章分析了“药价虚高”与医院“以药养医”的关系,认为医院收入结构的不合理是产生“药价虚高”现象的重要的原因,提出提高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补贴、降低医院药品收入以控制药价的建议,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医技人员工作积极性,遏制医院歪风邪气。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所产生的附加成本,进一步开拓潜在的医疗市场。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回到以质取胜的正当竞争路线上来。政府应加快医药生产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遏制不法商人无孔不入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广大群众关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除了改革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市场和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管、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膨胀外,一个根本的破解之道是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药品价格虚高现象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长征 《经济师》2001,(5):54-55,63
目前我国医药生产能力过剩 ,药品生产厂家竞争十分激烈。但是 ,与我国家电市场的价格战现象不同 ,药品厂家的竞争不仅未能使广大患者享受价廉物美的好处 ,相反药品价格却普遍虚高 ,由此带来的治病费用高昂和患者就医不足等问题 ,不仅阻碍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加大了改革成本 ,而且滋生行业腐败 ,加剧假药泛滥 ,引发群众不满 ,后果十分严重。文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药价虚高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探讨了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缓解,药价虚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药品流通环节仍然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探讨药价虚高的形成因素及如何有效遏制药价虚高的对策,通过对药价虚高的分析,找出制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药品市场既关系公共利益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在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政事不分、长期"以药养医"的体制加剧了医疗方"诱导需求"的强度,造成药品市场利润分配机制畸形,这是屡被媒体曝光的"高药价"问题的根源。目前"新医改"正处在加速推进阶段,建议以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为契机,建立以医保支付价格基准为核心、辅之以零售最高限价和医疗机构加成率管制的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基于专家审议和利益相关方协商的药价决策机制。建议通过制度联动改革提供配套保障:切实深化公共卫生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减少强制性行政审批,完善药品报销目录和集中采购制度;在统一预算目标下整合筹资、定价、招标、安全监管、支付管理、保障水平评估等公共职能,提高各部门权力制衡与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6.
平价药房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小琴 《当代财经》2003,(12):20-21
我国药品价格长期居然高不下的成因涉及药品定价、生产、流通、消费、医院补偿机制等方面。政府抑制“药价虚高”的思路是:放开药品经营;加快医疗保险和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药品定价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刘连房 《经济论坛》2007,(18):48-50
药价虚高已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零售商、医院、患者等各方面。药价之所以能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是因为高涨的医药费用,已经让普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甚至影响到了最广大人民的生命权。  相似文献   

18.
实行“医药分家”是为了解决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以药养医”的弊端及其造成的药品费用增长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将面临许多障碍,其可行性值得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医药分家”的理论构想和现实障碍,探索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实施医药改革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现在医疗改革的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说到医院“以药养医”的做法,更为人们所诟病,被认为是药价虚高、老百姓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我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民医院的莫献生院长。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以来,尽管国家已先后实行了16次药品强制降价,“看病难,看病贵”反而愈演愈烈,但有关部门仍然乐此不疲,执着坚定地实行了第17次药品强制降价。一时间,舆论的焦点集中指向了“药价虚高”。刚刚经过以“GMP”、“GSP”认证为标志的行业调整,喘息未定、负重前行的医药行业成了众矢之的。似乎老百姓看不起病的原因都是因为医药行业唯利是图,追求暴利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