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艳玲  张莉萍 《新智慧》2005,(11):64-65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难以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立董事的关键在于独立,但其软肋也在于独立。与上市公司没有利益关系,看起来是保证独立董事公正的条件,但独立董事实际上是受聘于大股东,却又要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大股东抗衡,这显然不符合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在权责不对称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也没有足够的动力为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大股东抗衡.因此出现独立董事纷纷辞职或成为“花瓶董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大股东制衡与独立董事制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导致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大股东有动机也有能力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独立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发挥对大股东的制衡作用。事实上,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由于独立性的缺失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改进独立董事的提名程序,健全关联方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保障股东的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而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独立性这一前提条件,本文从独立董事的产生机理,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公司治理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的外部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价,同时给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独立董事受大股东的控制,没有主动监督大股东及其代理人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落实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实行股权分类表决制度,取消大股东对独立董事有关事项的表决权,将该表决权完全交给中小股东,可以保证独立董事脱离大股东的控制,回归到中小股东的利益立场。文章最后还构建了一个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后的新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趋向一致,然而,由于大股东的明显信息优势,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而分配公司资源,有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文章通过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及其背景与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短期内,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独立董事的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任玮 《新智慧》2004,(9B):19-19
近年来,中小股东利益的被侵占行为愈演愈烈,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低价转让公司资产、上市公司不分红等掠夺中小股东财富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研究发现,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对于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的增强、公司价值的提升、所有权结构的分散以及股票市场的成熟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完全相同。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在公司的身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资产的市场价格产生重大作用。股权结构的优化要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较为普遍,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重要原因是大股东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近几年,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模式逐渐多样化,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等因素使得控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司的财产和利润转移出去。本文建议:严格股票发行制度,加大造假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降低小股东的费用,优化股权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遏制大股东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9.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自2001年8月至今,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引入我国已有4年多时间.这一旨在监督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制度在多大程度上起了作用呢?本文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本身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就独立董事制度本身和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雒京华 《新智慧》2004,(4B):16-16
独立董事又被称为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他既不代表上市公司出资人,也不代表上市公司管理层,不拥有上市公司股份,与上市公司没有相关联的物质利益,因此他可以客观、独立地考虑上市公司的决策,从而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减少重大决策失误。而且,设立独立董事还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保护中小投资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现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症结在于"股东至上"逻辑下国企单边治理结构模式存在着内生缺陷.因此,克服缺陷、矫正失衡的思路设计必须是引入共同治理机制,以替代单边治理模式,变"股东至上"逻辑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股东利益的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是经济法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如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上市公司占用中小股东资金等现象普遍存在。为此,2005年公司法的修改,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有许多制度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
公司不仅是大股东和经营决策者的公司,同时也是中小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公司,公司是各相关主体利益的聚焦点,目前一般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主要是有利于大股东和经营决策者的利益,而不利于中小股东和其他相关利益者利益的保护.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由于国有股东和国有法人股东是主要的控股方,因此中小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保护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欧美国家产生的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增强公司内部决策的透明度,防止大股东在通过黑幕交易中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是大势所趋.论述了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我国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的同题,并对该制度建设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几年推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应通过建立独立董事选聘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建立独立董事行业的自律体系等办法来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以其达到制约大股东的操纵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股东乃至整个公司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立独立董事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监督董事会中的其他董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从实践情况来看,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达到设计者预期的效果。其根源在于制度的设计缺陷。如何规范独立董事制度,已成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保证佘司健康发展的迫切课题。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强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执业独立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的独立程度以及效用,不仅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否保证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规范运作,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以"社会责任"为最优目标指导自己的行为.目前,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独立董事在"取信于市(资本市场)、取信于众(社会公众)、取信于民(股民)"等方面的可信度较低,独立性较差.本文试图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执业现状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独立董事独立性难以体现与完善的成因,构建强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执业独立性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隧道行为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把底层企业的资金转移到高层企业,从而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隧道行为通常发生在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本文试图通过优化公司股权契约的制度安排,重新配置会计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隧道行为的发生。一、企业契约与股权契约分析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订立的一系列契约的联合体,契约参与人通过这些契约来分享企业的产权。但契约参与人无法把企业未来的所有事宜都写进契约,事后的弥补也由于交易成本问题、机会主义、人们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对称而难以实现,这就注定了企业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性带来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问题。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也同样存在着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分散的中小股东除了“用脚投票”外,无法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自保”,或者实施“自保”行为的成本过大。国家目前的司法体系也无法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中小投资者只能将剩余控制权委托给控股股东,采取“搭便车”行为,成为企业契约中的弱势参与人。由此产生了“第二类代理成本”,隧道行为的发生也因此成为可能。可以把运用...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年~2007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是否具有业绩后果.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政治关联程度与企业以托宾Q值度量的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正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该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是一种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和提升企业业绩的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源,对于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上市公司,该政治资源的业绩后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当前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此现象,是否有必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解认识以及研究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后,认为有必要引入该制度,同时对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该制度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