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自苏格拉底以“我知我无知”的方式提出人之自我认识的主体思想以来,欧洲思想史上经历了长达约两千年的沉寂,直至17世纪的笛卡尔才打破这一僵局,以“我思故我在”这一名言迎来了西方思想的主体时代。不过,其间也的确有为数不多的哲人间接地回应了这一主体性认知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人都代表着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起着思想进程中“分水岭”般的划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     
日前,IBM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召开了题为“我思故我在(Think for Tomorrow)——庆祝IBMThinkPad笔记本电脑诞生十周年”大型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业界久负盛名的IBM ThinkPad笔记本电脑迎来了自己十周岁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一盛事,IBM将在全国各地展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贯穿全年。在ThinkPad全年庆祝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以“我思故我在(Think for Tomorrow)”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3.
数码自我     
杨宇时 《广告大观》2007,(6S):139-139
“我思,故我在”,这是西方理性哲学的基础。在市场行销上的应用问题,当然是:消费者是理性的吗?理性存在的理由为何?作者个人认为理性是资源有限的假设下,选择个人长期“最大幸福指数”的逻辑思维。因此,在消费者资源有限、选择有限的状况之下,消费者是理性的。然而,在相对富裕、资源充足、消费者选择充分的状况下,消费者逐渐从理性趋于感性,从长期趋于短期,倾向于“我感觉,故我存在”,这是我们21世纪市场行销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曾试图抹去他脑海中的所有假设。他将自己无法证明的所有概念都从脑海中剔除了出去。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为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而困惑不已。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思,故我在。”此言一出,立刻就遭到了大批哲学家的反驳:“有思维,就一定意味着你存在吗?也许你的思维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在“物的包围”下的消费主义时代,芭芭拉·克鲁格提出“我买故我在”。这显然是对笛卡尔哲学本义的现代性颠覆,消费行为已成为推动个人主体独立存在的证明。作为现代性标志之一的品牌专卖店,正是构成都市人实现“购物”这一意义复杂的消费实践的重要场所,上演新一轮时尚的美学演示,隐含着独特的符号内涵与文化政治深意,是都市场景中新一轮消费主义叙事的当代隐喻。  相似文献   

6.
“人”应以自我主体来观察世界、检验世界,以“我思”为标准,而不再依赖于面向外在的“我信”。  相似文献   

7.
李娜 《消费导刊》2012,(8):193-194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国内知名的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面对成绩单,情愿招收第二名,也不愿意招收第一名。这就让我我们很费解了,第一名按说是各项知识掌握程度最好的学生呀,难道研究生的培养不是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为起点的吗?这位导师对自己“不愿收第一名,而喜欢第二名”的宣言给出了如下解释。他多年从教经验告诉他,那些考第一名的学生有这样一个特点:原先刻苦学习是出于家长老师和社会的“逼迫”,其目的是终有一日能够“翻身得解放”,一旦“翻身”了,这个“苦大仇深”的学生就极有可能在学业上不再思进取,出现功利心,攀比心,患得患失、享受思想就会占上风。心理学教授将这样的学生叫做“媳妇熬成婆型”。  相似文献   

8.
今天你晒了没有?我晒,故我在!今天晒什么?这是目前风靡网络的用语。你没听说过?你没看到旁边朋友的侧目吗?简言之,网络时代的“晒”,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与人分享、展示、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晒的东西很多啊,晒创意、晒工资、晒装备、晒衣晒食、晒生活方式,总之是一切可以分享的东西。而今后可以晒的东西里面也加上了另外一样,晒色彩。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17日中午,我们这群来自中国的财经媒体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家中餐厅里一边用餐一边看CCTV4的新闻。一条新闻突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批中小企业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即将在创业板上市,其中有一家公司叫立思辰。“这是一家什么公司?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在座的媒体同行不约而同地问。就在这时,我收到了立思辰董事长兼CEO池燕明发来的短信:“立思辰公司已经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成为首家登陆创业板的公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立思辰公司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勇敢的心     
王强 《商务周刊》2008,(24):83-83
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而后来那个叫米兰·昆德拉的捷克人却不认同,他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面对一些看似高深的道理时,我们总愿意从前人夹袋里寻找那些基于经验主义、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的答案,但更多的时候,至圣先贤们却经常让我们更糊涂,享受不到醍醐灌顶般的快感。  相似文献   

11.
首战告捷     
首战告捷李森明我的第一笔生意,是一笔成功的生意。它是我的亲身经历,并非用“第一人称”撰写的“二手材料”。虽然事隔十多年了,但我依然记忆犹新,每每思及,总是兴奋不已。1983年邵武县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同时建立了两个经济实体──邵武县个协城关联购分销...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之寓意在思想史上一直歧义纷呈。词源上的“现代性”表征着与旧时代的异质性,而“美学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本身的反动。康德开启了现代性哲思之维,马克思、韦伯、吉登斯等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重视城进行过思之冲浪。在这种历史性的思想负载下,笔者给予现代性以另类释义:时空、架构、生产、症侯和借越。  相似文献   

13.
三思而后骂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可见“思”与“行”是有区别的。“思”只不过是个人的事,于他人无关。而“行”则多少要与他人发生干系,所以就得对别人负责。相对于“思”来说,“骂”自然属于“行”的一种,因为至少是要与被骂者发生关系的。当然,应该三思而后的事,切不可兴之所致,张嘴就来。  相似文献   

14.
张春来 《中国工商》2005,(5):148-149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广义上来说,“审问之”.“明辨之”也属于“思”的范畴。所以,归结起来还是“学,思,行”三个环节。其中,“学”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思”是知识向“己有”转化的条件,“行”是获取知识的归宿,由此形成了周而往始的无限循环过程。有了这样的循环,人生才会成功,企业才会辉煌,国家才会昌盛。  相似文献   

15.
《销售与管理》2008,(1):I0004-I0005
“这是一个激情四溢的世纪,这是一个突变的世纪”。有诗人这样描述过,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纪。这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此种描述十分贴切。今天.我们所望之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超优消费成势”、“精品市场成型”这就是在中国市场营销领域的两大“突变”。 这种突变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就是企业的发展更快.崛起和消亡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三二年”的趋势。,近几年来,以广东法思德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锐企业,吸收国外技术,崛起于东方,引来了充满无数热切关注的目光,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话题。在已经过去的2007年,法思德的毒立解、丽必达、森林氧吧1+1、CEN汽车油箱防爆网、司机抗疲仪的品牌在环保健康领域连续8年销量第一。各地代理商对经销法思德系列产品的热情一路高涨,个别地区为争夺代理权曾发生过肢体冲击,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刘琦 《品牌》2013,(1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其思想渊源是我国“民本思想”优秀传统的精华。我国古代进步思想家认为:“国以民为本”,执政者应树立“吏为民役”的思想,施行“爱民”、“富民”之策,顺乎民意,体恤民情,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执政为民”思想全面解释了“政”与“民”的关系,解决了“为谁执政”,以及“如何执政”的问题,是对“民本思想”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又称经济增加值或经济利润,它是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公司只有在其资本收益超过为获得该收益所投入的资本的全部机会成本时,才应被认为是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否则就是毁灭了股东财富。”  相似文献   

18.
这次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部署明年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2002年工作的基本情况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党、全国人民。一年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以迎接十六大召开、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9.
六七月之交的宜昌骄阳如火。热气逼人,一进入稻花香厂区,我们更加重了这种感觉。不过,与前者不同的是这种“热气逼人”不是来自于天气,而是来自于活动和气氛。六七月正是白酒消费的淡季,稻花香人却并没闲着。原来,深谙治企之道的蔡宏柱在集团内搞起了以“思源、思进”为主题的双思教育活动。该活动分“知我稻花香、爱我稻花香、兴我稻花香”三个阶段进行,今年的这段淡季刚好处于如火如荼的第二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应聘     
大病初愈的那一年,一无所有的我背着一身沉重的债务,来到广东求职谋生。不料接连数日处处碰壁。正当我焦头烂额的时候,看见了某公司的招聘推销员的广告,广告上对应聘者未提任何条件和要求,只留了一个电话号码供应聘者联系。按号码打过去,一个男人用普通话简洁地说道:“您好!请讲j’我说我是应聘的。他问过我的姓名年龄和身份证号码后说道:“告诉你一个号码,你打过去会有消息的。”我立即把电话打过去,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当她听说我是应聘者后,立即说道:“负责这件事的入不在。告诉你一个号码,你打过去会找到他的。”我未加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