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竞争力、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协调发展竞争力等三个方面,构建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科学评价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县域金融生态的优化将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金融生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金融生态运行质量差别很大,而且区域的差距很明显。因此,县域金融生态的优化尚需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市域经济系统与县域经济系统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10年间安徽省各市县域经济系统的时空交互关联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市县域经济系统的关联变化表现明显的波动性与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整体来看,安徽省市县经济的关联度水平呈现出外围高、内部低的圈层结构,其中,皖南高、皖北次之、皖中地区最低,且具有稳定的空间变化趋势;市县域经济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交互耦合复杂,指标间的关联度属于中等及以上关联,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导致安徽省市县域经济系统耦合关联度值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国内各个主要城市在电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安徽省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作出全面深入的评价,揭示安徽省电子商务县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指出安徽省电子商务发展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省61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运用DEA-BB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2011—2017年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水平,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ESDA)分析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格局。研究表明:总体上安徽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省域范围内耕地利用效率的极化现象较明显,工业化水平等是影响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发展不仅与县域内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构建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价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指导意义。因此,文章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14个基础指标来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就可以全面地考察县域经济运行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与方法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1年—2010年安徽省61个县(市)的人均GDP数据,采用面板模型,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了2004年—2005年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出现了短暂的σ收敛外,总体上不存在σ收敛和β绝对收敛,但是存在β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皖中和皖南内部也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而皖北内部不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区域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显得十分迫切和关键。本文在对县域经济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进行了认真梳理和透析,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论述,对永兴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就推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作一些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产业协同是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促进力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安徽省凤阳县三次产业发展存在不和谐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发展以工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及注重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欠发达县域实际情况,通过扩展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构建欠发达县域生产函数并选取变量,运用安徽省北部地区16个县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对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和产业结构对于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农业资源禀赋,以及人力资本投资虽然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但是这种效应比较小;而制度因素对于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作用。最后基于这些实证结论,并针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经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职能定位不清、基层银行监管部门的外部调节错位、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问题。中部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高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优化金融支持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积极探索县域经济融资的有效形式,多渠道支持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发展县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改革进入纵深阶段的新形势下,怎样扬长避短地推动县域经济在经济社会与体制机制创新中实现跨域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的新要求、新内容。因此,有必要对县域经济运行的相关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进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先导向和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县域经济评价研究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在简述国内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福建省县域经济评价研究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两个角度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特点,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在经济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出口农产品作为农业经济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它的竞争力强弱不仅深深影响着安徽省农业产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样明显。在现阶段,利用安徽省农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安徽省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扩大安徽出口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安徽省农民收入以及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统计方法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出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并与我国一些省份进行对比,得出安徽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一些农业强省的差距。针对现今安徽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提升安徽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的异军突起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对合肥区域人口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并运用灰关联度模型测量人口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可得出如下结论:人口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20个沿海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排序和分类,并提出促进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升湖南县域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对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至关重要.目前湖南县域经济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特色不突出、县域财政收支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应尽快转变发展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产业园区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湖南县域特色产业,整合各部门资金等.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太和县在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发展农商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用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发展的格局,被称为"太和模式"。通过对太和县经济发展特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讨论了比较优势不明显情况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认为这种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其它县域经济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体制的优劣决定着金融对经济支持的质量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对资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特别需要农村金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充分的金融支持。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可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