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广东地区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广东的经济模式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比其它地区相对要大。该文通过分析指出,这次金融危机也同样为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结合广东区域经济的特点,文章指出了一些可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水平为目的,采用比较法,从区域分类、差异特征、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兼顾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结合实际深化研究内容和加强多学科合作,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给广东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作为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主体的广东沿海经济带,其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文章剖析了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概况,认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存在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差距大、产业结构偏差明显、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提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应选择以下路径: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  相似文献   

4.
外源型经济较发达、外贸依存度较高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但近几年来长三角等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在质与量上的飞跃,对广东企业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压力。如何进一步降低广东企业的商务成本,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广东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对广东企业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社会安定、政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认同率的调查分析,剖析广东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东的整体经济社会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危机对广东加工贸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是广东经济的重要部分,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外需减弱,对广东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率及计量分析方法,探讨1987—2008年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加工贸易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世界经济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广东加工贸易如何在“危”中求“机”和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分析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优化广东经济空间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反梯度推进理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它基于梯度推进理论,又突破了梯度推进理论。广东率先提出了全面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战略的构想。湖南作为广东的“后花园”,与广东有山水相依的特殊地缘关系,从而造就了两省经济住来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可按反梯度理论来积极促进湘粤区域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8.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始于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明显,由此对我国发达外向型省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的进出口带来负面的冲击。本文分析了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进出口数据的B-N分解分析了这些省市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由此,我们认为这些省市必须抓住机遇进行外贸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现由价格竞争到核心技术竞争的转变、采取措施增加人民收入、加快推进市场多元化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两德"合作区)作为全省第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区,是广东深入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双转移"战略、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具有示范意义。在对"两德"合作区经济管理权限行政审批制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两德"合作区经济管理权限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探讨合作区经济管理权限行政审批制度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近几年来,珠三角的经济略微往粤东西北扩散,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珠三角一体化、珠三角与东西北的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和区域政策的推行及重大措施的实施三个方面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未来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三元悖论揭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体系内部所蕴含的矛盾,为宏观调控当局的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家经济固有的缺陷凸显出来,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因为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的,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其政策组合的选择。而我国今后的政策目标应该是增强汇率弹性,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2.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金融活动和运行机制日趋规范、与金融风险日益紧密关联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金融业和金融学科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全球化的新挑战,构建金融学科发展新平台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演化为金融危机,其对全球的影响逐步波及到实体经济,而在实体经济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贸易。作为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极,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显著的滨海新区出口贸易亦不可幸免,进出口贸易和外贸依存度出现同时下降。本文在对滨海新区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滨海新区出口贸易影响及其成因,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滨海新区应对出口贸易下滑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产品多样化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以及政策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要降低财务风险,中小企业必须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建设,优化资本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以及实现由“以利润为导向”向“以财务为导向”转变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海啸"本质特征的动态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三次泡沫经济危机的动态追溯与分析得出结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是导致“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监管缺位是其帮凶和推手,而资源金融的炒作贯穿危机的前后,加速了泡沫的形成,并重创了实体经济;美国“金融海啸”极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深度衰退的泥潭。中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要果断“救市”,方法要科学,要善用预期、用好预期。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即要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政府财政指标体系,远远滞后于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存在三大缺陷。本文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政府财政统计手册》,构建了新的中国政府财政活动分类体系,指出了财政赤字指标的不科学性,建立了以净运行余额、总运行余额、净贷款/借款为核心指标的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应用项目融资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项目融资具有强大的筹资能力 ,在我国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由于其操作复杂 ,风险较大且我国法律、金融制度的不尽完善 ,人才缺乏 ,导致了应用项目融资“开花多 ,结果少”。就我国目前而言 ,BOT融资模式为最佳选择。为提高应用项目融资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 ,应成立专门的机构专司BOT项目及方式的利用研究 ,改善外在条件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鼓励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积极参与项目融资。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金融危机是因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和金融监管缺位造成的。危机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确保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