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低薪雇佣、克扣、拖欠工资以及缺乏劳动保护等行为为特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负外部性,将企业自身的应承担的成本,转嫁给了劳动者或政府和社会公众.这种负外部性与污染环境一样给社会造成危害,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工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和劳动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遏制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2.
政府规制下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成因、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企业进行环境规制的理论基础是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特征,由于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环境成本的外化,导致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现象较为突出.环境责任缺失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在环境意识和行为上的缺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政府在管理上的缺位.通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单位分析了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是量的扩张,而且是质的提升。长久以来,内部性和外部性因素对高职教育发展既有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赋予高职教育以科学发展的概念是应有之意。在此过程中,创立与优化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三方合作共赢的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实现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其政治和经济目标,政府都会对营利性组织进行财政补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政府对营利性组织进行财政补贴是必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寻租的存在,政府对营利性组织进行财政补贴所产生的社会绩效需要监督和考核。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社会绩效测度指标展开研究,实现政府对营利性组织财政补贴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行为所导致的负外部性将对发展循环经济构成一定的挑战,因而如何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以实现外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两种传统思路进行介绍和评析的基础上,认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行为、市场交易,也需要市场组织和道德社会的建设,并对市场组织和道德社会建设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市场减少彼此交易成本的需要;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对缄默知识培养的必然要求.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以高校为主体.校企并重的校企合作模式最适合中国的国情.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性,可以采用政府介入,对学校进行补贴.或者明晰"实训权利",学校与企业进行"自愿协商".通过政府对高职...  相似文献   

7.
由于农用地利用的外部性特征及市场配置的低效性,为克服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利用中的外部性,保障耕地动态平衡、遏制“圈地”和整顿土地市场,国土资源部采取了政府行政干预行为和财税手段,但难以和无法控制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导致保护措施难以奏效。垂直管理势在必行,同时,垂直管理是使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的保证,但要避免垂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因素与地方政府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聚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集群组织的过程,通过集群中的集体学习、地理临近、相互信任和技术创新溢出等内生成长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聚不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是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分工演化的自发结果,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通过市场选择的自发过程,企业是产业集聚的主体,区域的人口、社会文化和自然资源等固有条件"锁定"了在该区域形成产业集聚的初始形态。产业集群存在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在外部性方面产业集群无法替代政府功能。政府是外因、影响者,通过影响促使企业产生集聚的成本,在公共产品和政策方面引导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围绕集聚的外部性,本文对产业集聚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外部性概念,分析城镇化建设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产生负外部性影响的表现,揭示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公共资源和环境等公共物品的产权不清晰和宏观政策失效是造成这种负外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采取界定产权、基于市场的征税或激励、政府管制以及采取科技创新等措施来实现其内部化,从而实现对城镇化进程中负外部性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负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因为它是社会组织、"企业公民",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采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身的调节之外,非公有制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学管理,实施低碳经济,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合作管理的新型生产关系,增强责任竞争力和行动力.正确处理目前突出的劳资矛盾特别是工资问题,维护企业自身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的准公共商品性质和正外部性,决定了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出发,以效率与公平作为评价政府政策合意性的标准,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效率和公平并重。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应该在具有公共性的职业教育管理和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管理会计的发展,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科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类进入21世纪,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都将发生变化.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外部竞争环境为导向,快速反应,灵活多变,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改善、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管理会计本来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决策和经营管理而存在,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外部性与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兼论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部性是镶嵌于复杂网络的社会冲突。除借助政府力量矫正严重外部效应之外,现实世界总是存在协调外部性引发社会冲突的多种竞争性方法。包括产权在内的制度生成及演化过程,均与外部性导致的冲突及其协调密切相关。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协调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应该满足通功易事效率,其制度基础在于扩展人们的自由选择机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的基本角色应该是提供并维护实现根本利益和谐的合适制度,成为市场扩展型政府,确保社会公平基础上的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14.
财政外部性产生的原因:财政资源的产权界定模糊,税收竞争政策的实施,缺乏合理的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对各政府间、辖区间官员博弈进行分析.纠正我国财政外部性的初步思路:减少政府层次和财政层次,加强政府间纵向谈判和横向合作;在明确政府间职能的基础上,推进财政分权;改革传统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农村金融监管是以负外部性的克服为目标,近年来已经逐渐意识到激励性措施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探索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具体实践,农村金融监管思路开始从负外部性的克服向正外部性的激励转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在正外部性激励的具体实践中,整体上激励不足,但个别措施存在外部性“过度激励”问题,且对诸监管目标的宏观协调不够。应以“降低门槛、放松准入”为导向完善市场准入激励,以调适创新产品监管为核心强化市场运行激励,以设置有序的法律退出通道为目标形成市场退出激励,以严格限定政府援助条件为切入点约束政府救助激励,进而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从克服负外部性向激励正外部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理论将因背负创新社会管理的使命而更具活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也将因社会资本的优化和支撑而更加有效。社会资本关注那些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关系以及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形式,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良性互动,社会资本也具有负外部性。从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建设廉价服务型政府、实现制度供给的法治化、引导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等维度探寻创新社会管理的进路,以期实现“公平、正义、和谐”的良序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已成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稳定员工队伍,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创新的必要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严而有序、严而有据;就必须提高员工对从严管理的认识,做到严而有情,情理交融;还必须积极探索严格管理的艺术,做到严而得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构建并利用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在发展特色农业上下功夫.重点是加速发展乡镇企业,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发展特色经济,促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最大限度减少外部性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近年来企业管理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但取决于资源、技术、产品和服务等因素,同时也取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软条件",并且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本文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三大类观点,即企业社会责任核心论、外部性论和发展倒逼论,并简要评述了已有研究成果和展望了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弗朗两斯·M·巴托在(<市场失灵的剖析>中指出: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市场垄断"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等失去效应,即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经济社会存在市场失灵不可避免,这就为政府进行经济政策支持提供了依据.对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来保证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所谓政府政策支持是政府在组织、领导、协调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优化资源配置或实现某些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对内外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所履行的经济、法律、行政职责及发挥的功能.由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社会成员都能够理解并主动付诸实践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可能自然形成,国家和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