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经济学将并购的失败归因于未能实现协同效应、未能降低成本、整合问题等。本文主要运用行为公司金融的有关理论,从管理者自身的行为因素——过度自信方面分析了其对企业并购失败的影响,并对怎样预防认知偏差提出了建议,以降低并购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传统经济学将并购的失败归因于未能实现协同效应、未能降低成本、整合问题等.本文主要运用行为公司金融的有关理论,从管理者自身的行为因素--过度自信方面分析了其对企业并购失败的影响,并对怎样预防认知偏差提出了建议,以降低并购失败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是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企图获得控制权的行为。本文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学派的企业并购理论的归纳分析,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原有并购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超大型企业的并购行为。企业并购的新发展呼唤新的并购理论,提出战略博弈是企业并购理论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祝凌 《致富时代》2011,(5):133-133
管理者在公司投融资及并购决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能力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表现出有别于理性投资者的决策特点。该文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出发,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公司决策方面的影响,并解释传统金融理论下不能解释的一些公司决策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杨杉 《商》2014,(36):100-100
在跨国并购中,由于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差异,文化整合成为跨国并购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概况地介绍了国内外学者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研究进展,并通过对TCL并购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案进行分析,从文化整合角度对并购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探索,阐述了并购失败的原因所在。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文化整合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并购成为一种趋势的经济时代,管理者作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决策者,对其绩效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含义、成因、影响因素及衡量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及其绩效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相关的研究方向,以便丰富国内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文献,为中国企业并购行为提供理论启示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整合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并购动机得不到充分体现,企业并购策略应用失当,企业并购后整合不力等都是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而整合失败则是其中的关键,只有整合成功才能保证企业并购成功.文章提出,为了成功进行企业并购,必须坚持先"融合"再"整合"的策略,并着力在战略整合、组织整合、文化整合等三个方面进行并购整合.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高管人员能够获得多种"额外收益"。为防止高管对企业并购产生不利影响,股东或董事需要对并购项目进行有效评价与监督,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探究国有企业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过度自信行为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如何监管制约高管权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2015,(17):160-161
随着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兴起,传统经济学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行为经济学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有关于个人判断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人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高层决策人员,其更容易滋生过度自信的心理,从而在企业决策中产生行为偏差。这使得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决策研究逐渐成为了现代财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过度自信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综述了有关企业会计决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企业并购狂潮迭起并发展为国际化趋势.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众多的企业并购中,许多企业并购却以失败而告终.本文首先介绍并购失败的原因,根据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企业应在并购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果 《北方经贸》2007,(6):84-85
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对银行跨国并购的解释,新制度经济学从企业(银行)边界这个特有的观察视角入手,运用交易费用这个独特的分析工具,将对银行跨国并购的理论解释落脚为一种产权交易形式下的、用交易成本大小来衡量的制度变迁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解释了投资者行为对企业并购的股价效应的影响机理。投资者由于认知偏差会在面对目标公司被并购的"利好"消息时会发生不理性行为,具体表现为锚定效应、投机与噪声交易、羊群效应等。这些行为是企业并购的股价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关于企业并购行为解释的理论,主要是从企业运作的角度来阐述的.本文则重点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并购行为,从并购行为选择的动因出发,站在控股股东、管理层、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  相似文献   

14.
行为公司金融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公司金融的研究,以行为人非理性或非完全理性为假设,拓展了公司金融的研究视角,解释了很多传统公司金融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并购行为以及盈余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地为改善企业金融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市场上贷款利率总是比使得对贷款的需求和供应相等的所谓“均衡利率”低呢?这种行为很难用常规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学里面,运转良好的市场通过提高价格自行消除过度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然而作者在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后发现,上市公司很多财务行为并非理性,主要表现在融资的非理性、投资的非理性以及分红的非理性。本文试图寻找非理性融资的原因,并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论财务尽职调查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调查是降低企业并购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调查的结果直接影响并购的成败。目前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务调查的不重视和调查内容的盲目性,本文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调查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财务调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加班在企事业单位当中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长期的加班造成了人们的过度劳动,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后果。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人们过度劳动的原因作出解释,并进一步分析了过度劳动给劳动者个人以及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尽管追求快速增长和参与全球化竞争是驱动中国企业频频发起并购活动的主要原因,但德勤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并购后文化整合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60%的并购行为以失败告终,而其中有约2/3可归因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不力。相对于大部分企业在并购前十分重视财务、资产、法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外学者进行的六个典型的、关注消费者行为的实验进行了综述。实验的理论分析不止基于经济学理论,也用到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体现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显著特征:经济学和心理学交叉。这些实验都指出,消费者的行为有别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相反地,消费者表现出行为经济学领域中的"有限理性",具体包括"过度自信"或者"自信不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其中的实验流程、实验规范和仪器设备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