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旭 《企业导报》2013,(7):271-272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逆向工程技术是CAD/CAM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可以根据实物模型的数字化信息重建实物的CAD模型,使得那些以实物为制造基础的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利用CAD/CAM等先进制造及管理技术,从而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Image ware软件在逆向工程的数据处理流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旭 《企业导报》2013,(6):268-269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逆向工程技术是CAD/CAM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可以根据实物模型的数字化信息重建实物的CAD模型,使得那些以实物为制造基础的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利用CAD/CAM等先进制造及管理技术;从而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Image ware软件在逆向工程的数据处理流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逆向工程是指当有现实模型而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按现有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和CAD技术重新构造原始CAD模型的过程。快速开发产品的一种关键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设计加工领域,逆向工程为汽车生产企业高速、高效研发新产品提供  相似文献   

4.
李玉蓉 《价值工程》2011,30(21):43-43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将实物的样件或模型转化为CAD数据模型,在利用快速成型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不断的进行修改和优化设计这就是逆向工程技术。逆向工程实现了从实际物体到几何建模的直接转换。逆向工程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处理、微分几何、概率统计等学科。  相似文献   

5.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诞生的一门新技术。它的设计理念是将零件实物转变成CAD文件,然后,优化再设计的过程。在零件外形设计过程中,逆向工程应用比较广泛。文章以零件活塞为例,总结逆向工程中点云数据的扫描、编辑、曲面和实体的重建、逆向建模文件质量分析技术,分析了逆向建模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和研究逆向工程技术,提出了其关键技术为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割、曲面重构和CAD模型建模,分析了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其能提高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7.
三维CAD系统的核心是产品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是在计算要中将产品的实际形状表示成为三维的立体模型。从支持创新设计的角度讲,三维CAD技术便于直观表达设计意图。特别是在概念设计、工业设计主面,三维CAD系统采用的三维特征和参数化功能可以更加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完成装配等复杂设计过程,使设计过程更加符合设计者的设计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了组件技术和特征造型技术,并对基于组件开发三维CAD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实现系统的框架结构和组件结构。  相似文献   

8.
三维CAD系统的核心是产品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是在计算要中将产品的实际形状表示成为三维的立体模型.从支持创新设计的角度讲,三维CAD技术便于直观表达设计意图.特别是在概念设计、工业设计主面,三维CAD系统采用的三维特征和参数化功能可以更加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完成装配等复杂设计过程,使设计过程更加符合设计者的设计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了组件技术和特征造型技术,并对基于组件开发三维CAD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实现系统的框架结构和组件结构.  相似文献   

9.
曾令慧 《价值工程》2012,31(5):151-152
三维CAD是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基础,是现代产品创新的核心工具。本文对三维CAD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及展望。阐述了现代工程设计人员掌握三维CAD技术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维CAD系统的核心是产品的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是在计算要中将产品的实际形状表示成为三维的立体模型。从支持创新设计的角度讲,三维CAD技术便于直观表达设计意图。特别是在概念设计、工业设计主面,三维CAD系统采用的三维特征和参数化功能可以更加;隹确表达设计意图,完成装配等复杂设计过程,使设计过程更加符合设计者的设计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了组件技术和特征造型技术,并对基于组件开发三维CAD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实现系统的框架结构和组件结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CAD技术以及计算机等高速发展的时代,逆向工程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的设计领域之中。文章介绍了逆向工程技术,阐述了逆向工程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最后举例说明逆向工程技术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逆向工程作为一种先进、快捷和实用的现代设计方法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认同,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以汽车内饰件为逆向研究对象,采用三坐标测量机采集实物原型表面的一组特征教据点,并运用CATIA软件对特征数椐点进行NURBS曲线和曲面拟合,生成三维原型数字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龚运息 《科技与企业》2013,(17):299-300
在概述了逆向工程设计及3D打印制造技术的一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微车发动机风扇的开发设计作为实践,阐述了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术在新产品开发设计中的集成应用,以实现产品快速设计、快速制造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强调该技术的应用对企业乃至国家产品创新开发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晶 《价值工程》2010,29(30):202-202
在机械制造业,CAD技术已非常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但农业机械领域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基于手工,如通过实物、模型、图纸及样板等来完成农业机械车身设计方法的整个过程,并未运用到CAD现代设计方法。目前国外农业机械公司已开始启动CAD现代技术方法,而国内农业机械公司仍存在设计质量不够精确,设计周期过长等问题,所以针对这种行业竞争现状,我国农业机械公司更亟待着CAD技术的全面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正向设计的弊端,选取实验室现有的转向架实物结构,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转向架构架进行模型重构,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强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垂直静载荷工况下,构架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针对此现状,采用加筋板和三角板的方式对构架结构进行创新设计优化,经过仿真验证优化方式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特点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数字化设计技术内涵,阐明了数字化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数字化设计2D/CAD-3D/CAD实体系统,变量化3D/CAD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列举若干有现代化的数字设计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集成技术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CAD/CAM/CAE集成技术,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设计;网络的CAD/CAPP/CAM/PDM集成技术,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集成:CAD/CAPP/CAM/PDM技术和MIS/ERP的结合,实现企业设计、管理、经营的数字化,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企业;SCM、CRM及EC平台的搭建,并实现同MIS/ERP的集成,形成企业间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在CAD/CAM集成系统中,运用坐标测量机(CMM)对实物模型进行三维采样,并将采样点转化为IGES数据文件,进而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交换,运用三维CAD软件构造CAD模型及生成NC加工代码。重点论述QUINDOS软件对采样数据的处理,生成IGES数据文件,VAX/VMS系统设置,以及基于FTP协议的远程文件传输。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计算机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LJnigraphics(简称UG)软件是美国UGS(Unig raphics Solutions)公司推出的面向制造行业集CAD/CAE/CAM于一体的高端软件,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流行的工业设计软件之一.UG软件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主要包括CAD、CAM、CAE、注塑模、钣金件、Web、管路应用、质量工程应用、逆向工程等应用模块,其中每个功能模块都以Gateway环境为基础,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它集合了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分析与加工制造的功能,实现了优化设计与产品生产过程的组合,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模具、航空航天、消费电子、医疗仪器等行业.随着我国模具设计制造业的兴旺,对模具设计制造的要求呈现出高速、持续的增长,人才市场也急需一批既懂得模具设计相关技术,又熟悉CAD/CAE/CAM软件模具设计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朱立 《价值工程》2010,29(20):142-143
特征造型是建立形体的产品信息模型,实现CAD/CAM一体化,支持设计和制造全过程的新兴造型技术。参数化设计可以使CAD系统具有交互式绘图功能以及自动绘图功能。参数化设计的关键是几何约束关系的提取和表达,几何约束的求解及参数化几何模型构造。约束求解是将特征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映射为几何或工程约束描述,通过求解约束实现设计对象的细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度分析的过约束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