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资本下乡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受政策推力、农村拉力和内生动力影响的工商资本理性选择。作为外来资源,资本下乡引发了农业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重构。资本嵌入乡村振兴,基于资本、农户、政府的不同逻辑,应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构筑良好的营商环境、夯实资本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资本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动力的同时,也对乡村治理体系提出挑战。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调查,发现与农民有社会关联的资本下乡进展较为顺利,有助于促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知识的回流,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但由于乡村治理能力弱化,拥有深厚社会基础的资本容易嵌入乡村治理结构内部,形成资本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使农民面临多重风险,不利于资本下乡和村庄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了有效发挥资本下乡振兴乡村的作用、实现资本和农民的合作与共赢,应从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三个主体层面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资本下乡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汪振  唐惠敏 《农村经济》2023,(12):53-61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趋势明显,产生了数字劳工与数字农业新形态,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创新。产业振兴各主体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彰显出数字下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具体表现为政府的政策驱动、市场的利益联结、法律法规的秩序保障以及技术创新的知识转化。数字下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仍需警惕信息鸿沟、利益偏差以及数字技术不合理利用带来的数字化风险。规避这些风险,需加强政府的政策规章指引,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运用村社组织疏导资本嵌入难题。  相似文献   

4.
李蛟 《农业经济》2023,(5):98-99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大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欠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而工商资本可以带动各类要素下乡,这也是国家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逻辑之所在。不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工商资本与农村资源的有效融合面临着多重阻碍,资本下乡非但没有促进乡村振兴,反而陷入了经营困境甚至“亏本跑路”。因此,为了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亟需探寻工商资本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资本下乡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是乡村振兴全面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作为社会力量,资本下乡引发的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关联投资、规范经营能够驱动农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但是,在驱动效应的动力传递过程中,受乡村要素供给结构性失衡等客观因素和资本盲目投资等主观因素的叠加影响,驱动效率低。因此,基于下乡资本、农户、政府的不同逻辑,从乡村资源配置与整合、下乡资本投资行为的引导与规范两个方面提出策略,以期加速资本下乡驱动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会资本要在乡村建设目标选择上树立长远目标,要注重和农民的结合。做好社会资本下乡进村工作,一是加强对社会资本的联系和管理,为其下乡进村牵线搭桥。只要正确引导并提供便利环境,可形成蔚然之势。二是提高社会资本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强化社会资本下乡进村的社会责任,致力创造核心价值和提供增值服务。三是积极建构社会资本下乡进村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巩固农业农村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脱贫攻坚的果实,在完成了脱贫攻坚重大任务后,乡村振兴战略被再次提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仅靠公共财政解决资金问题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如何让公共财政背书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该项任务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现实困难,找出对策,提出政府融资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解决资金下乡难问题,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迈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要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资本下乡,让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之举。然而,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下乡资本"跑路"、涉农项目烂尾;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农民利益受损;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这让人思考,如何确保下乡资本真正为乡村振兴服务?资本下乡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相关部门也做了  相似文献   

9.
正"资本下乡"一直是农业农村领域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释放了政府将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重要积极信号。《指引》的发布意在用足用好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全面小  相似文献   

10.
正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打好农村营商环境基础,才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营商环境包括市场主体准入、投资、建设、生产、经营、流通、物流、回款等整个活动的环境,是一个价值链、生态圈,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联系。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本研究在对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新疆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的困境,并找出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具有坚实的理论、发展和实践逻辑基础。新疆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过程中面临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发展限制、政府和市场发展方式转换困难、经营水平和产业价值提升困难等困境。应通过优化乡村产业营商环境、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提升产业经营发展能力等推动新疆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顺利演进。  相似文献   

12.
彭德莲 《山西农经》2023,(12):105-109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行动,而农民主体性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核心行动的关键发力点。文章对M地、T区乡村振兴开展田野调查发现,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农民教育发展选择空间狭小、农民政治参与的施展空间不足、参与经济选择与决策范围局限、文化选择面临困境等影响着农民主体性的提升。激发农民主体性既要靠自觉,也要借助人才外力。因此,通过思想下乡解放思想、赋技促新寻求主动、赋文增蕴凝聚力量等路径,为农民主动作为提供思想保障、技术支撑以及文化动力,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当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路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是各高校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乡村社会实践背景、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和实践路径进行探究,意在找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和大学生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为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发展提供有效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送法下乡"活动在新时代的改进升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政策构造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合作、互惠共享等理念高度契合,其治理价值体现在保障村民权利、推进乡村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但当前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面临"环境—制度—主体"的三维困境,"半熟人社会"的现实环境将其限制在乡村治理外围;制度系统中互动机制缺失使多元主体协同无法实现;法律服务组织与政府行为失范制约了体系运行效率。文章认为: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需要激活乡村内生力量,促进"三治"真正结合;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形成法律服务共同体;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提升服务主体的服务意愿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产业振兴,社会资本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社会资本下乡,乡村有需求,资本有动力,发展有空间。但受农业领域要素供给不足、乡村产业效益偏低、金融保险服务滞后、政策波动较大等影响,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的积极性不足。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建议从四方面着手,打通社会资本下乡的堵点。围绕重点产业靶向引入。结合当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市场等优势,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全国农村和绝大多数农民,而不只是要让很小的一部分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基本保障问题,是雪中送炭的问题。之所以当前中国城乡体制中仍然有对城市资本下乡的限制,是国家担心城市资本下乡会夺取农民在农村赖以保底的基本保障,国家不希望城市资本下乡建了度假别墅却断了农民进城失败的退路。农业还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办法,农村老年人在城市可能就是一个纯消费者,而只要与土地结合起来,他们就不仅可以通过土地获得收入,而且可以获得劳动的意义。未来二十年农村越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要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资本下乡,让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之举。然而,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下乡资本"跑路"、涉农项目烂尾;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农民利益受损;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这让人思考,如何确保下乡资本真正为乡村振兴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张天任认为,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带动土地流转,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农民就近就业、脱贫致富。然而,一些社会资本在"下乡"的过程中暴露出"热投资、冷农民"的倾向,损害农民利益,破坏生态环境,激化矛盾。资本下乡不能代替老乡,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而且始终是老乡。资本下乡必须充分尊重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充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张天任代表建议,应建立严格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城乡融合、产业兴旺?上海泰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遵循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从2018年起,立足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和新泾村,运用社会资本,聚焦康养产业,翻新改造农民住房,辅以田园综合开发建设,导入城区老人下乡康养,创建了健康旅游、养老养生、文化休闲、康养运动、熟龄创业、住房价值转换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都市综合性康养产业模式,为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探索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重要基础,促进产业发展是推动城乡要素融合、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农民创收的主要措施,同时可使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对助力共同富裕有着深远意义。文章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背景,对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模式的选择展开分析,同时提出相关优化路径,以巩固和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推动产业振兴发展,以此来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