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刘铭君   《环境经济》2014,(3):60-61
正去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污染环境罪相关构成要件做出解释,统一法律适用,同时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犯罪的入罪门槛,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解释》的出台严密了刑法保护网,弥补了立法的不足与欠缺,为刑事司法提供了具体指导。但是如同立法一样,司法解释在解决现有法律的漏洞和  相似文献   

2.
对未成年人采用轻缓的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一部分,对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理应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全面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适时采用非监禁化、刑事和解制度等举措,更好的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自2006年提出并迅速贯彻于司法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和司法皆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刑罚的结构和轻刑主义的刑罚体系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行的基础;司法实务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应从注重体系化的视角,结合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和修复性司法等措施或制度,使得各部门间的互动呈良性协调发展。同时,在其运行中应重视相关适用性应该具体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继“严打”刑事政策之后,中国的又一重大刑事政策。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时,司法机关应注意避免片面追求“宽”的极端,力求不破坏法律原则,应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反渎职侵权部门作为检察院重要的自侦部门,对于打击职务犯罪、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反渎职侵权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人们对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时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还不够明了,现实中常常陷入误区,甚至出现滥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贺震 《环境经济》2013,(8):32-3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严密了刑事法网。笔者认为,惩治和防范环境污染犯罪,必须建立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有效配合,环保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相互衔接、协调配合、联动互动,实现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7.
王峰 《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01-102
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能有效发挥逮捕强制措施的法定功能,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要理解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案件实体和程序上的要求,完善适用逮捕的法定条件,健全案件质量评估机制,统一办案部门的执法尺度。  相似文献   

8.
张海燕 《大陆桥视野》2016,(18):295-297
近年来,随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提出及深入贯彻,轻刑化继而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呼声.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但各类犯罪的死刑判决却在逐年减少,缓刑判决比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轻刑化已为司法机关所接受.与此同时,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比率也越来越高,远远超出了一般刑事案件,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关于职务犯罪的不同定义;第二部分分析造成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危害;第四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解决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刘红 《经济研究导刊》2009,(26):253-254
现阶段我国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形式法律原则。如何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好这一原则,是一个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结合多年基层检察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是要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和程序法定原则,同时针对不同个案,还应遵循比例原则、有效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2000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最高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六条规定,走私货物、物品所偷逃的应缴税额。应当以走私行为案发时所适用的税则、税率、汇率和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计算,并以海关出具的证明为准。这一规定将海关审价和计税工作推到了刑事斗争的前沿。2002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海关总署印发《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定,在办理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刑事案件中,对走私行为人涉嫌偷逃应缴税额的核定,应当由走私案件管辖地的海关出具《涉嫌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税款海关核定证明书》,海关出具的《核定证明书》经走私犯罪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审查确认,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制定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基于"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的指导思想,所以刑事政策曾被广泛地应用.构建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和探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工作制度,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本文试图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检察工作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以体现出法律研究的思想性和前瞻性,为我国司法改革的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经济》2013,(7):6-7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计12条,主要规定了8个方面的问题。《解释》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认定标准。污染环境罪是环境污染犯罪的基本罪名,《刑法修正案(八)》将其入罪要件调整为"严重污染环境"。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解释》列举了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标准:(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3,(13):16-19
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这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完善后,首次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认定进行细化,比如环境污染致30人以上中毒将追刑责。  相似文献   

14.
王蕾 《时代经贸》2008,6(5):229-230
1刑事和解的起源 近年来,刑事司法体系中生成了一种新型的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虽然目前对恢复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界定还众说纷纭,但从本质上看,其核心在于,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对话、协商来解决刑事案件。它实行的办法是“在一项具体犯罪中有利害关系的所有各方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基于预防犯罪、打击与控制犯罪而制定的基本原则、方针与策略体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只是中国现行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对中国传统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基本刑事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具有指导刑事司法的功能,也上具有指导刑事立法的功能,因而具备基本刑事政策的功能,同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基本刑事政策符合中央精神,体现了国家刑事政策的目的。因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中国现行基本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6.
王宝坤 《时代经贸》2011,(2):246-247
刑事和解作为我国一项新兴的刑事案件纠纷解决机制,是对现行刑事司法制度的有益补充,而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是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问题,探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期促进刑事和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死刑作为最古老的刑罚手段之一,其适用问题一直是刑事法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当今世界,废除死刑的呼声愈来愈烈,已成为一种趋势性的选择.基于现实国情的限制,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具备废除死刑的务件,但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少杀、慎杀"的基本观念已经为刑事政策所确立.本文主要结合办案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对死刑案件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有效限制死刑,提升死刑案件质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现行刑事法律规范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亦同样以积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旨趣.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在确保良好法律效果的基础上,争取更好的社会效果,并努力寻求两者的有机契合.不管是刑事立法还是刑事司法,都要兼顾惩罚犯罪与社会效果的二者统一.法官应娴熟驾驭各种制度内资源,巧妙游刃于规则与事实之间,竭力在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下达致平衡之美.利用形事政策的灵活性贯彻法律的精神,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时代经贸》2014,(6):401-402
刑事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进行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灵魂。我国的刑事政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刑事犯罪要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的治理理念和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治理理念,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对刑事犯罪的处理与汉族地区不同的特殊犯罪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改革和完善侦查、起诉、审判及执行的法律监督机制,明确检察权配置和行使,充分发挥检察权的各项职能,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