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怀东 《产权导刊》2012,(12):25-27
页岩气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页岩气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商业开发成功,深刻改变了全球天然气市场分布和供求关系,对全球能源进程和地缘政治格局也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成藏模式及赋存特点都不同于常规天然气,目前国内已发展比较成熟的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预测方法并不能直接适用于页岩气资源储量的预测。文章根据页岩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常用页岩气资源潜力定量计算方法,结合中国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现状,建议在页岩气开发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储量评价方法。根据国内天然气储量评价经验,文章建议将齐波夫定律引入页岩气储量评价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峰 《中国西部》2014,(44):8-9
<正>我国西部在页岩气勘探和开发体制机制与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使得页岩气提前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在此背景下,人们期待已久的"能源革命"是否近在眼前?页岩气的开发引发了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动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具有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发展页岩气是保障我国天然气安全的重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对保障我国天然气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不仅能弥补我国未来天然气供需缺口,还可以改善我国能源供应的地理格局。文章在分析借鉴美国页岩气成功经验基础上,追踪我国页岩气发展历程与现状,最后结合该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页岩气的三项对策,即攻关关键技术、出台扶持政策和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成功,中国难以复制《中国经济周刊》:美国因为页岩气而从天然气进口国变为了出口国,很多国家都希望复制这一道路。中国需要尝试发展包括页岩气在内的天然气吗?陈卫东:世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占比为24%,而中国只有5%。如今,我国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带来了恶劣的环境问题。现在,我们要调整能源结构,要提高天然气的比重,这就是页岩气为什么被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能源新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森林 《新财经》2011,(2):82-83
全球金融危机前高涨的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使成本更高的页岩气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刺激了其发展。一场全球性的"页岩气热"正呼之欲来  相似文献   

7.
任云 《上海国资》2013,(1):12-12
日前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利好政策频出,然而关键核心技术始终无法突破,亦使该产业前路仍处于迷蒙之中。页岩气是蕴藏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通常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形成和富集。是继煤层气之后又一重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全世界页岩气的储量接近于非常规天然气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8.
能源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成功实现能源独立。借鉴美国经验,努力促进我国页岩气高效开发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从政府政策、投资主体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页岩气开发。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页岩气发电在保护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电网调峰等多个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且我国是页岩气蕴藏大国,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未来我国页岩气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可能性很大。有关页岩气的基本概念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能源。当前,对页岩气的勘探和开采已在全球油气勘探领域异军突起,已成为世界上页岩气蕴藏量  相似文献   

10.
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页岩气产业之所以能够得到突破式发展,除了因其具有良好的资源和配套设施外,持续的研发支持、良好的创新环境、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政府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支持以及合理的监管也是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尽管非常规油气储量占到全部油气总资源的80%,但由于开发困难,直到本世纪初,这些资源才得以大规模开发。近年来,美国页岩气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页岩气产业的突破不仅增加了天然气产量,更对全球天然气市场、能源供应格局、气候变化政策甚至地缘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大规模开发有利于降低我国油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但其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下水环境问题,简要介绍了我国页岩气开发重点产建区采取的主要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并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为国内页岩气开发建设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气体能源主要包括一次能源的常规天然气;非常规的煤层气、可燃冰、页岩气、非生物成因气等;以及经加工转换得到的沼气、煤制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和氢气等。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占有重要地位,页岩气开发已经成为世界热点,也是我国能源企业寻求海外优质资产的重点之一,合理的经济评价是保证海外页岩气资产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选用合理的模型计算了页岩气产量曲线,建立了基于页岩气田开发流程的经济评价方法,绘制了基于产量与价格的内部收益率图版,为海外页岩气项目开发经济性评价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成功,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越来越多地成为世界各国开发和研究的重点。中国页岩气资源量丰富,其产业发展将对缓解中国油气资源接替的压力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页岩气开发是一个长周期、高风险、高投资的系统工程项目,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应用的复杂性都对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产生挑战,因此有必要对页岩气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以评估其投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优化投资决策。基于页岩气开发的特殊性,讨论了页岩气经济评价方法及各类评价指标,确定了页岩气经济评价参数,建立了页岩气经济评价数学模型,并指出不确定性分析对页岩气经济评价的必要性,以期为后期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晓睿 《改革与开放》2013,(12):24-27
从中国古老传说中的钻木取火,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出现,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煤炭的大量使用,到“一战”以后石油的井喷式开发,社会经济前行的车轮总在能源形态的更替与升级中获取源源不断的能量。特别是当被称作新近百年能源史上最伟大事件的页岩气惊现于世,并在过去十年中以全新的力量改写美国能源行业生态、进而将美国推到世界头号天然气生产大国的显赫位置时,作为页岩气储量老大的中国也看到了能源革命的诱人前景,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阵容和气势向页岩气挺进。  相似文献   

16.
张锐 《沪港经济》2013,(12):17-17
按照国际能源情报署(EIA)的权威解读,这一重大变化,将使美国能源市场进入一个新纪元.EIA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可采的页岩气资源为185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占全球总量的19%,美国占13%,欧洲占10%.显然,美国的页岩气并非独占鳌头.不过,作为最早发现页岩气的国家,美国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研发,使得页岩气全面商业化的脚步不断提速.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页岩气不仅储量丰富,而且供气稳定,正因此,美国的页岩气革命被称为“一百年来石油天然气工业最重大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所谓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岩或者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者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其化学成份以甲烷为主(占90%或者更多).页岩气被认为是含油气盆地中最后一类走上开发舞台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8.
《天津经济》2015,(7):79-80
2015年6月29日,财政部就石油天然气(含页岩气、煤层气)生产企业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通知如下: 一、下列石油天然气生产建设用地暂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1.地质勘探、钻井、井下作业、油气田地面工程等施工临时用地:  相似文献   

19.
《江苏科技信息》2019,(29):35-37
作为一种清洁且高储量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页岩气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新亮点。然而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组成复杂、处理难度高的产出水污染环境,如何合理处置产出水已备受关注。为了在促进我国页岩气开发进程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文章研究开发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的页岩气产出水回用处理模块化装置,经过处理后的产出水可达到直接外排或回用的水质要求,值得在油田领域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31年前,乔治·米歇尔(George Mitchell)和他的米歇尔能源公司的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找从页岩中提取天然气的办法。直到1998年,80岁高龄的米歇尔在水力压裂技术上取得了成功,为美国页岩气革命奠定了基础。似乎一夜之间,页岩气革命席卷全球,美国技术被世界各国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