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磊  赵雪霜 《中国市场》2011,(19):165-166,168
本文以碳交易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背景,简述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如参与国际碳市场程度较低、法律体系不完善、碳交易价格机制缺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欧盟碳交易体系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其自2005年成立至今经历过的四个重要阶段,分析了其市场规模、政策制度、发展现状和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碳交易体系建设的启示,包括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市场建设和运行、参与方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对中国碳交易体系的未来展望,包括政策调整和优化、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期望通过对欧盟碳交易体系的研究,可以为中国碳交易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逐步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各试点地区的碳排放交易所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认为,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分割问题,据此提出积极培育碳金融市场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辉 《现代商业》2012,(35):100-101
广东省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机制还很不完善,存在着碳交易价格过低,碳交易政策欠缺,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碳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广东具有资源和地域上的优势,发展前景乐观。本文首先论述了广东发展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广东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广东碳交易市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及价格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登龙 《价格月刊》2016,(10):21-26
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我国碳交易价格的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政策因素.通过比较国际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设计出我国碳交易影子价格测算方法及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进而具体研究了我国碳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碳交易监管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京都议定书》要求,碳排放量可以做为种产品进行买卖,这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启了碳货币的地位。为了争夺未来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各国在碳交易过程中纷纷以本币为计价结算货币,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分析国际碳交易市场与计价结算货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碳货币主导权体系建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CDM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谭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249-250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阐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重点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政策措施,评述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陈芳  王一晗 《商展经济》2024,(7):185-188
在“双碳”目标和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命令型环境规制、碳交易价格及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碳交易价格的相关文献,分析命令型环境规制对碳交易价格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探讨和机制分析,表明命令型环境规制通过碳配额和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形成,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有效促进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碳交易已经迅速进入我国市场,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碳排放权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也引起了我国企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国现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分析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下,提出了我国企业碳排放权在目前尚未成熟的市场条件下的会计处理,以及在未来形成了一个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后,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碳交易市场定价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万柯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2):239-240
随着CDM交易机制的发展,关于碳交易定价权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中国作为碳交易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谋求定价权势在必行。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谋求碳交易定价权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指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CDM交易机制的发展,关于碳交易定价权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中国作为碳交易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谋求定价权势在必行。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谋求碳交易定价权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指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碳价格与环境能源关联分析的中国碳交易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交易市场发展是当今各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节能减排技术落后、国际碳价格波动、话语权缺乏,导致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受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供求关系理论,对价格与环境能源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据分析结果阐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多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企业进行相关营销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大趋势,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也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自2007年中国启动绿色信贷市场以来,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绿色信贷市场逐渐成熟,绿色证券市场近日取得国际关注,绿色保险制度仍在搭建中,全国性碳交易市场预计于明年正式启动。在总结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碳交易是控制碳减排的重要方式,我国于2011年10月在七个城市开展碳交易市场试点。本文首先对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及其制度优势进行阐述,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比较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碳市场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的有效实行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加入国际气候变化阵营有着巨大影响。我国已在深圳等七省市试行了碳交易,"十三五"方案帮助我国从区域性碳交易体系向全国碳交易市场顺利过渡,并在2017年开启全国碳交易市场。列出了我国碳交易体系下的立法现状及立法问题,并根据问题一一提出对策,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立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尽早与国际碳交易制度相衔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低碳经济的盛行,世界各国不断推出碳税、碳汇、碳关税、碳金融、碳交易和CDM项目。中国也于2008年开始试点建立碳交易市场,在各试点城市基础上将于2017年建立全国碳市场。而作为能源大省的安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对企业强制减排,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但是其实现减排过程中没有完善和利用碳交易市场,减排成本较高。所以文章首先对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对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碳交易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纸《京都议定书》引发了碳交易,由此衍生的碳交易融资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从碳交易融资方式,以及碳交易融资市场两个角度出发介绍目前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着手构建以碳交易市场为基础,以碳基金、银行贷款、碳保险以及一系列创新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碳交易市场,完善碳交易定价机制,成为我国未来碳金融发展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0):101-102
两会委员提出推动"碳期货"市场建设使碳交易再一次成为了热门话题。本文在介绍碳交易市场概况及其相关机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学者曾经提出的理论,以北京交易所碳交易价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结合模型和当下我国经济形势对我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