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慈善的关注越来越多,慈善事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组织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主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慈善组织公信力作为出发点,对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国外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优秀经验,提出加强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我国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慈善丑闻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文中通过分析我国慈善事业公信力不足的表现,找出原因并提出提升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改革中的作用。而作为慈善组织生命线的公信力,近年来却不断遭到质疑,严重影响慈善组织的发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梳理现有文献,本文着重剖析了公众质疑慈善组织的根源,并结合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市场化加强趋势,介绍品牌营销对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必要性,探索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品牌营销路径。  相似文献   

4.
崔树银 《企业活力》2010,(11):75-79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慈善捐赠的水平仍然很低。企业慈善捐赠面临诸多障碍:索捐、迫捐、诈捐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在慈善捐赠中的角色定位不清;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等激励方面限制太多;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受到束缚。因此,转变慈善捐赠观念,完善有关慈善捐赠的法律法规,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主要载体,对慈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近几年我国频发的慈善造假事件,使得慈善组织面临严重的公信力危机。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结合慈善组织会计信息需求及既存法律规定,分析我国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志钢  陈雪 《财会月刊》2011,(36):49-51
慈善事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合理的慈善捐赠税收政策能够积极的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本文从我国目前的慈善捐赠税收政策实际出发,着重关注对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制度,分析了慈善捐赠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突发后,海内外华人的慈善捐赠款物在短时期内甚至超过了各级政府下达的财政资金.这大大强化了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经济学学理是用第三次分配来弥补市场和政府第一、二次分配后留下的空间。从微观经济层面来看.慈善组织的兴起也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制度创新活动。公民社会的繁荣是慈善事业赖以存在和运行的社会基础.市场经济为我国培育公民社会创造了条件,应因势利导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就经济领域而言,应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夯实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一是培育慈善组织的独立法人资格:二是增加财政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力度:三是建立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与评估机制:五是培育现代职业化、专业化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8.
武非平 《价值工程》2014,(22):187-189
太原市公益慈善事业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与推动,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之下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快慈善事业发展,应弘扬和普及慈善公益理念,创新和完善慈善事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基层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并加强行业自律,以提升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捐赠已成为衡量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体加入了慈善行列,从而使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慈善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影响了相关法律、 法规的实施,同时还扰乱了国家慈善工作的管理秩序.因此,政府如何对我国慈善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法律如何对慈善组织及其相关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制等,已成为当下我们如何使慈善事业得到健康、 可持续发展,以及政府如何更好地规制慈善组织及其相关管理行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完善善款管理 加强善款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慈善事业是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救助的事业,是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补充。上世纪90年代,现代慈善事业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但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我国的社会现实需求也存在着差距。本文从慈善机构、政府、公众及新闻媒体等角度出发,认为善款监管的最佳途径就是利用法律手段及公众舆论加强对慈善捐赠财产的监管,使捐赠人的钱物来去透明,建立和加强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更好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慈善事业是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救助的事业,是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补充.上世纪90年代,现代慈善事业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但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我国的社会现实需求也存在着差距.本文从慈善机构、政府、公众及新闻媒体等角度出发,认为善款监管的最佳途径就是利用法律手段及公众舆论加强对慈善捐赠财产的监管,使捐赠人的钱物来去透明,建立和加强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更好地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民政部和全国工商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捐赠、设立慈善组织、与慈善组织合作、组织员工开展志愿服务、在投资兴业中吸纳困难群体、传播慈善文化及其他创新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具体参与途径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捐赠有价证券、专利、技术等探索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新方式,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探索企业留本冠名慈善基金、公益信托等新载体,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大量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开始参与慈善活动中来。企业慈善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形式,已经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其对组织社会资源、缓和社会矛盾、调节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的企业慈善虽然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发展迅速。目前很多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在慈善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国的企业慈善正由"一捐了之"逐渐走向战略性的项目合作和参与,由简单捐赠逐渐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慈善道路。文章在总结我国企业慈善在实践中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对提升促进企业慈善的效率和影响力行为、理性化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慈善事业中,企业家们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现实情况,将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分为捐赠物资,捐赠时间和服务、捐赠股权三种,分析了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尽管我们近几年慈善事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大幅度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本文从国家、企业家、普通民众三个角度探讨了阻碍企业家慈善捐赠行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的慈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而继"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之后,我国慈善机构的诚信度下降,广大慈善捐赠者十分关注捐赠资金的真实使用情况和组织捐赠的慈善机构是否受到有效监管。基于此,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2005~2010年全国性基金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基金会捐赠收入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以为监管机构加强对慈善基金会的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更好地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我国应大力鼓励、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在鼓励社会大众进行慈善捐赠的同时,必须保证捐赠资源能得到合理利用,这需要慈善基金会提高公开透明度,政府的引导、监管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捐赠形式,包括现金、物资、股权、志愿者服务以及彩票公益金等。在众多捐赠形式中,较新颖的股权捐赠在运作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很好地实现捐赠资源的保值增值,保  相似文献   

17.
慈善捐赠具有他利、自利和互利动机的经济学属性,转型期中国慈善捐赠事业由于与西方产生、发展条件及其背景不同,公益慈善事业面临复杂的制度环境。本文针对我国慈善捐赠的现状,从制度环境比较自然过渡到制度安排,借鉴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安排建议,以促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吴红霞 《价值工程》2023,(5):151-153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崛起的信息技术,近年来被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并已逐渐延伸到税务征管领域。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信息高度透明且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技术特点为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机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剖析残疾人保障金征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将区块链技术与其整个征管流程进行契合性分析,构建基于区块链模式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新模式,从而有效化解目前征管困境,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质效。  相似文献   

19.
慈善事业作为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的主体,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研究慈善组织发展不足的原因,是发展慈善事业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章就慈善组织存在的环境分析了阻碍组织发展的原因,并就提升组织发展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国当前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正在颠覆审计行业的传统作业模式,如何在审计工作中高效应用区块链技术成为审计研究的当务之急。通过分析区块链运行模式,从区块链四大核心机制出发,分析其对审计产生的影响以及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实质、内容与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块链技术环境下产生的五大审计冲突,并就如何解决审计冲突、提升审计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