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ABC)正是以成本动因为基础,利用财务方法和IT工具,大大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文章就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唐梅 《辽宁经济》2010,(7):80-81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价值(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法的缺陷,从而为成本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3.
张爽 《山东经济》1998,(2):69-70
作业会计是现代兴起的一种成本会计制度。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美及日本等国企业纷纷实现自动化生产,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弹性制造系统、适时制的应用,使直接人工等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间接费用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如果仍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以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小时为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会导致成本信息严重失真,从而引起成本控制失败和经营决策失误。适应降低成本和加强成本管理的需要,出现了作业会计。  相似文献   

4.
传统标准成本法,已无法适应当前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生产环节复杂的新环境。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事后成本核算,缺乏事前预算和生产过程的控制。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标准成本与作业成本在新环境制造业成本会计的冲击与应用,提出了作业成本与标准成本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中的结合应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燕 《新疆财经》2004,(5):79-80
作业成本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由美国会计学家科勒提出来,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才开始广泛研究和推广作业成本法。其原因是从8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子技术普遍应用于生产和管理之中,使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环境对成本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1)新的企业观要求成本会计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2)成本结构的改变要求重视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3)单一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缺陷,要求采用多种基础分配间接  相似文献   

6.
SAP软件作为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ERP方案解决软件代表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而SAP作为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资源整合系统对于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功能也十分强大。文章以ABC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为支撑,对在SAP环境下核电厂如何实施作业成本法进行探讨,探索红沿河核电厂如何在基于SAP环境下实施ABC作业成本法。  相似文献   

7.
论作业成本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茜 《辽宁经济》2003,(11):54-55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的追踪分析,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文连 《中国经贸》2012,(24):187-187
随着作业成本法(ActivitP—basedCosting,ABC)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生产管理等的结合应用理论及实务也不断得到发展。作业基础预算(Activity--basedBudgeting,ABB)正是建立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预算。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是以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为基础编制企业预算的方法。罗宾库珀和罗伯特S.卡普兰提出:所谓作业成本预算,  相似文献   

9.
杨洁 《天津经济》2006,(11):48-50
作业成本制度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并发展的,其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资源耗费应按发生的原因先归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的成本,再按成本对象(产品、客户、部门或机构)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对象。作业成本制度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成本动因和作业计量指标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使成本计算特别是使比重日益提高的间接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的过程大大细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数学中的比例思想应用到成本会计的费用分配计算中,由传统的分配率法推导出了更实用的比例分配法。该方法易于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对不同业务量规模下的成本、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对成本会计的教学实践及实务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动因的选择是其能够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单一的作业可能有多个相关的成本动因,因此,成本动因的选择不是唯一的,必须注意选择方法,使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符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作业成本核算: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思维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业成本核算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物流作业成本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剖析我国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存在物流成本计算内容不全面,物流费用归集分配标准不相关,物流成本信息不准确,物流成本管理目的不明确等问题,指出企业计算和管理物流成本时必须充分考虑物流作业划分、物流成本动因选择、物流信息系统支持和物流作业改进等,表明作业成本法是进行现代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浅谈企业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作用●王乐声(兰州商学院兰州,730020)为了满足新经济条件下经营决策或成本控制的需要,哈佛大学的罗宾·库柏和卡普兰提出了ABC(ActivityBascdCosting)作业成本会计的概念。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为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ABC/M(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对ABC/M 系统在各方面的应用虽有较多讨论,但一直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本文以ABC/M系统传统的"十"字模型为基础,将ABC/M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各方面的应用归纳为一个四个维度的集成应用模型,并详细探讨各应用维度之间的差异,以期为企业较全面地了解ABC/M 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业成本思想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计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一项特殊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准确计量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引入作业成本会计核算思想,结合人力资源成本特性提供一种有效计量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蒲莉 《中国经贸》2012,(20):172-172
摘要:文章阐述了成本的定义和当前成本会计的现状,而后阐述了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新趋势及它所发展的新趋势下成本会计新理论基础的出现,代表性理论有: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成本回避、限制理论、战略管理、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作业为媒介,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分配到的服务、产品及顾客中的成本算法。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医院的成本管理,可以明确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耗用,可以为医院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和理论依据。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依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法进行管理,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在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中引进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从而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它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由商品转移到作业层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理,将作业成本分配到特定的成本对象中.价值链分析是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最先提出的一种战略管理方法,它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价值链的构成,价值链上的每项价值活动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价值链上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等,以期发现本企业价值链及价值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价值活动、优化价值链的途径,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作业成本分析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源起西方的、应用于先进制造企业的全新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我国水泥行业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成本作业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对水泥企业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