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东房地产》2006,(4):41-43
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开发可作广义和狭义理解。广义的土地一级开发是政府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对土地的综合整理,涵盖了土地征购、土地整治及土地储备三个环节,政府应完成土地收回、收购、整治、置换、征收等土地征购储备,由政府取得完整的国有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整治概念根据2018年发布的《土地整治术语》(TD/T1054-2018),土地整治是指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功能需要,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及相关规划,对未利用、低效和闲置利用、损毁和退化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活动,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的统称。  相似文献   

3.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是国土资源部推出的一项重大行动。日前,国土资源部表示,未来5年将投入5000亿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围绕这一重大任务,怎样把由国土资源部门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实行田、水、路、林、村、房统一的土地综合整治,是目前国土资源系统上下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夏邑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认为夏邑县规划期内土地开发整理的主导方向为村庄土地综合整治,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目标,规划期内以村庄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可净增加耕地1140.22公顷,对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采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布局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要求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并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片面强调增加耕地面积,对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忽视了对生态多样性、土地景观功能的保护开发,致使土地整理后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危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土地整理和开发的过程中,对整理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构建了一个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期望以此引导土地整理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土地工程”,指在2005—2015年间四川省统一组织实施的国家、省、市(州)、县(市、区)投资的1000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规范化统一简称。是之前已陆续实施的土地开发与土地整理的统称。即: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归整农村居民点用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当前,土地整治聚焦在生态保护、开发和建设上,其核心是实现土地价值和土地生态的协同发展。上海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许多破坏环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提出优化土地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工作是确保实现工程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当前,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日益增多,工程项目后期管护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何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提升土地整治工程管理水平的关键。本文在全面分析土地整治工程后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地整治工程后期的管理措施,以期提升土地整治工程后期管护工作水平,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在离石柱县城8公里处的三河乡宇城坝、刘家坝、菜地坝、芭蕉滩等处,龙河象一条放荡不羁的狂龙,玩皮地摆尾在此形成几个巨大的“S”形。每年洪水季节,山洪暴发,江水猛涨,洪水象猛兽冲毁农田房舍,泛滥成灾,治理害河成了石柱人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内容和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土地整治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内容和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土地整治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宁波市的土地开发整理同全省的土地开发整理一样,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宁波市土地开发整理的现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应尽早实行“两个转移”,即土地整理的重点向村庄整治转移、向耕地优化转移,同时又为实行“两个转移”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工作重心的转移,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源建设”有奖征文我们泰来县是全省最早实施土地资本经营的县份61995年,我们抓住国家松辽委整治二龙涛河流域的有利契机,采取土地资本经营模式,将洪泛区内长期闲置的5.4万亩荒原开发为耕地。1996年,一期工程的2万亩耕地就使县财政增加收入280万元。实践证明,实施土地资本经营,是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效益型、财政型农业的有效措施,是建设农业强县的重要保障,它将有力地推进县域经济步入“以财支农、以农促工、以农兴财、强县富民”的良性循环轨道。一、实施土地资本经营,是加快脱贫脱补步伐的实际步…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8,(16):221-222
土地整治是提高我国国土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土地整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内土地整治现状,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应用策略,以确保国内土地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经济》2007,(1X):73-73
淄博市淄川区煤炭资源丰富,矿产开采已有多年历史,采矿区地形地貌破坏严重,土地再利用难度大,废弃矿山闲置土地多年来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一块心病。为鼓励企业开发整治废弃矿山用地,挖掘存量土地效益。近年来,淄川区政府积极探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定凡是利用废弃矿山闲置土地进行建设的企业,可以持经过审计的前期土地平整和改造的投资决算报告及相关部门证明享受土地出让金优惠政策,较好地调动了企业参与整治废弃矿山用地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区处置国有废弃矿山用地1056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是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关键前期工作,理清土地整治潜力测算的内涵、作用和思路,梳理各项潜力测算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可以为科学安排土地整治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不仅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分祈了土地整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并以丰都县南天湖水车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为例,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敌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敌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土地整理的敌益,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3):46-48
本文从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和土地复垦潜力四方面系统分析研究了卢龙县土地可整治的规模和可补充的耕地潜力,并划分了潜力级别,分析了全县四类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与开发等一系列前期开发工作,是执行土地年度供应计划,有计划地将储备的土地重新投入市场的前提,是土地储备交易部门的重要工作,更是进一步提高土地价值和出让收益、实现"净地"招拍挂出让土地、减少不必要矛盾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土地前期开发整理的程序和原则,并做好前期开发整理的资金筹措。  相似文献   

20.
《国土经济》2005,(12S):F0002-F0002
近几年来,大邑县国土资源系统始终坚持强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整治和规范矿业秩序,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用地保障,并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