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欧美各国对我国出口企业强制推行社会责任标准认证的传言逐渐散去,如临大敌而紧张一时的中国企业主们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然而,这场令企业界虚惊一场的所谓贸易风波并非空穴来风。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SA8000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显而易见,SA8000标准的实施和推广,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是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杀伤力"在于SA8000最大程度地降解了这些企业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劳工成本。因此,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跨国公…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市场》2004,(5):1-1
5月1日起,美国、欧盟等国家有可能在我国出口企业中强制推行“社会道德责任认证标准”.即SA8000。这一标准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有学担心,如果这一标准实施.将直接影响跨国公司在华采购,相当多不能通过SA8000标准的出口企业,将有可能失去订单。  相似文献   

3.
检验企业“道德指数”的SA8000即将流行于国际贸易中,对此,有专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SA8000可能成为我国产品出口新的贸易壁垒,国内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早做准备,以免在壁垒完全形成对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4.
袁俊 《质量春秋》2005,(5):42-45
当前,企业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国外跨国公司要求其全球的供应商和承包商遵守SA8000标准,要加入欧美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一般要通过SA8000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由于国际上社会责任运动的大势所趋,SA8000无疑会成为潜在的市场门槛。本文概述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国外跨国公司要求其全球的供应商和承包商遵守SA8000标准,要加入欧美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一般要通过SA8000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由于国际上社会责任运动的大势所趋,SA8000无疑会成为潜在的市场门槛.本文概述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责任标准(简称SA8000)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应运而生.社会责任标准是1997年10月由社会责任国际(SAI)发起并联合欧美部分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制订的,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的管理标准体系.它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认证标准.近年来,提出我国出口企业应达到SA8000要求的欧美公司数量呈急速上升趋势,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以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受到SA8000审查.对此,我们要高度关注其发展动态,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7.
袁俊 《企业标准化》2006,(11):38-40
当前,企业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国外跨国公司要求其全球的供应商和承包商遵守SA8000标准,要加入欧美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一般要通过SA8000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由于国际上社会责任运动的大势所趋,SA8000无疑会成为潜在的市场门槛。本文概述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前,企业出口面临严峻挑战,许多跨国公司要求其全球的供应商和承包商遵守SA8000标准。本文概述了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蕴  牟涛 《现代企业》2007,(5):34-35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SA8000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所要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予以规范。它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或产业链,以及产品出口的“通行证”。但在各利益相关者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所涉及的问题其实远比某种标准要广泛的多。特别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0.
SA8000是全球第一个规范组织道德行为及社会责任的国际认证,自实施以来,已得到了国际社会和跨国公司的普遍接受。SA8000提出了基于劳工权益保护的企业管理系统,它对企业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SA8000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互动关系及两者的正负作用机理,并提出了SA8000对我国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SA8000标准的中性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SA8000标准正在逐步走近我国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在我国推行SA8000标准将会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SA8000标准及如何应对SA8000标准值得我国政府及企业深思。  相似文献   

12.
袁俊 《企业标准化》2006,(11):38-40
当前,企业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国外跨国公司要求其全球的供应商和承包商遵守SA8000标准,要加入欧美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一般要通过SA8000社会责任评估和审核。由于国际上社会责任运动的大势所趋,SA8000无疑会成为潜在的市场门槛。本文概述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欧美各国对我国出口企业强制推行社会责任标准认证的传言逐渐散去,如临大敌而紧张一时的中国企业主们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然而,这场令企业界虚惊一场的所谓贸易风波并非空穴来风.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SA8000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是1997年8月由美国社会责任国际(SAI)制定的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工作条件。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SA8000标准是目前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社会责任标准。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出口型纺织服装企业中,已频繁接到跨国公司的通知,要求我国出口产品应达到SA8000标准否则将不进口该企  相似文献   

15.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进步,是跨国公司推动的一个结果,也是跨国公司先进管理理念普及化的一种体现.然而尽管SA8000旨在推行共同的社会责任标准,在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它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本文尝试从SA8000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存在的缺陷并联系中国国情进行剖析,揭露其不标准的原因,寻求"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二方审核.  相似文献   

16.
基于SA8000谈我国外贸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紧迫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SA8000的产生背景及其认证的发展趋势,并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SA8000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实施SA8000将对我国企业传统会计提出的挑战。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多种不同观点。认为随着SA8000在我国企业的逐步实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是上世纪90年代末欧美地区兴起的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员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对企业的经营道德进行评估的一种新兴标准认证体系。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它国际组织制定了“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2001年12月该组织又颁布了“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的修订版。1998年以前,全球只有7个企业或组织通过了“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2003年8月,已有36个国家(地区)的259家企业或组织通过了“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涉及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电器皿、化工、食品等35个行业。至2004年5月,我国已有42家企业通过了“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欧美部分国家已从2004年5月1日起强制推行“社会责任SA8000标准认证”。年销售额达9000亿美元的世界零售商联盟的成员也将逐步推行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牛文光博士指出,近10年来,仅我国沿海地区就有8000多家工厂受到跨国公司关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反复审查,影响了产品出口。“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已成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一大门槛。为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我国企业的社会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推动SA8000在我国实施的主体行为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责任国际(SAI)的精心筹划和跨国公司、认证公司及其代理商的积极推动下,SA8000标准认证发展迅速,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截至2004年3月20日,全世界共有40个国家的400家机构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其中,我国通过SA8000认证的机构有56家。依据现有资料分析,全球今年通过SA8000认证的机构数量将会与历年的总和相当,明年又有翻番的可能。本文试就SA8000的推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作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企业实施SA8000的外部条件,指出了我国企业实施SA8000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