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石油企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在不断创新中快速发展.在跨国经营的同时,也面对诸多的问题,如本土化、母公司外派人员素质、薪酬标准、外籍员工的管理、招聘、考核、晋升等等.因此国有石油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的同时,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采用人力资源的本地化、将企业规划与员工职业生涯相结合、重视人才培训、完善各种人才职能配套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武腾  马昕彦 《华商》2008,(16):11-12
中国石油企业科技人力资源丰富,但近年来却一直未能建立起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国有石油企业渐进式改革中科研人才激励模式不尽完善,产权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科研人才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创新技术自然无从谈起。文章以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科研人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激励模式弱化的原因及激励模式对科研人才的重要作用。具体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下中国油田科研人才新型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企业只有拥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员工的正常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员工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而离职问题倍受关注。由于离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心理过程,个体因素中个体的心理态度因素成为研究热点。以心理态度因素中的信任因素为基础,从员工离职行为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新的信任模式,构建了基于信任的员工离职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利用组织内部信任对员工离职行为做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离职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高管和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离职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而且企业的员工离职现象逐渐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从企业的员工离职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员工离职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离职管理的建议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见,为今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的加剧,酒店人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困扰酒店的痼疾。在很多饭店的常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通常都非常重视人员的招聘和录用工作,而员工离职时大多采取较为漠然的态度,甚至与员工间形成对立关系。事实上,离职员工群体对于饭店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对象和信息资源载体,将离职员工当作企业的宝贵资源,做好完善人才保留机制、离职面谈、离职员工信息管理和员工离职后的关系维护等工作,对于稳定现有员工队伍、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颖 《国际市场》2013,(4):78-80
一、引言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离职管理历来是企业高层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员工离职有利于企业人才的新陈代谢,必要的人员流动能够提升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带来较高的劳动效率。但另一方面,员工的流动又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而核心员工的离职成本更高,严重时会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重要起因。总体来看,员工离职主要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可能泄露企业核心技术,将对原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其实就  相似文献   

7.
张兰娣 《商》2013,(2):48-48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和留住所需要的人才,是许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员工离职虽然正常,如果离职员工是绩效表现优于组织的预期,离职不但会增加企业人工成本,而且容易对企业在职员工形成负面影响。本文中介绍了在招聘环节做好相应的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离职。  相似文献   

8.
物流企业员工离职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倩 《中国市场》2007,(2):14-14
本研究探讨物流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对国内外离职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提出了影响员工离职行为的理论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为物流企业控制员工离职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冯冬燕  王斌  吴芳 《商场现代化》2007,(27):316-318
调查和分析了国有纺织企业员工离职现状及影响,指出企业的工作性质、人力资源管理不足以及员工个体需要是纺织员工离职的主要动因,提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提高绩效反馈的及时性和透明性、强化企业培训、丰富工作生活内容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薪酬激励机制是国有石油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治理公司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能有效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努力地为国有石油企业的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提高国有石油企业的效益,而且能在人力资源竞争的环境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于国有石油企业这样的巨型国企来说,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增强国有石油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发展要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稳定的员工队伍能给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便于企业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众多企业也在逐步追求与员工共同发展。但是,现实中员工离职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有知道员工为何离职,才能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本文以A公司为例,对A公司近两年内离职的员工进行全面访谈,以实际数据为例,分析员工离职原因。  相似文献   

12.
洪琛明 《商》2013,(21):81-81
薪酬管理是和员工的福利和个体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也是联系最为紧密的。薪酬管理工作要是做不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消极怠工,甚至是引发员工的离职。对于普通的员工的离职对于企业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大的,但是企业的优秀人才离职,那将是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要做h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做好薪酬管理。  相似文献   

13.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企业的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的综合体-知识型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综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为知识型员工创造一个好的发展平台,让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4.
核心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掌握了企业较多的机密和客户资源,如果一旦自愿离职,会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如何解决此问题已成为管理者较重视的工作之一。本文以企业的核心员工为研究对象,结合最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着重从人力资源的招聘、保留、提升和理顺关系等四个方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具有实用性,对企业预防和避免核心员工的离职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稳定,尤其是员工的支持,因此,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很大,高离职率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频繁的人员更替会使企业已有员工的工作热情锐减,重要的技术人员的离职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本文旨在分析寻找出中小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并制定降低员工离职的对策。以此来改进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进而留住企业有价值的员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16.
成慧君 《商》2014,(41):41-41
本文以天津市大中型国有制造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抽样的400位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员工的离职意愿主要受工作满意度的三个因素影响。对职务本身的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个人成长的满意度和对晋升机会的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为员工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有直接影响,企业要注重提高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率的不断升高,给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员工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资源,其拥有丰富的经验,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员工为对象,研究国有企业员工满意度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的深层次原因,为降低员工流失率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8)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构成和人力资源离职的原因,发现员工特别是管理层人员的离职会大幅度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而提出了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控制措施,为企业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如何应对人才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不仅仅意味着损失,人才流失对企业也具有正面作用,它有利于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或暗藏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增加信息来源。应对人才流失,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现代人力资源观、新型员工忠诚观和全面的人才价值观,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抑制人才流失产生的负面作用,及时进行员工离职前的双向沟通,与离职员工保持良好的联系,并在适当的时候迎回流失的人才,化不利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分析尚处于试用期的员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是否可能离职,对企业人才是否可能流失进行了基本判断预测,便于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对于是否留用该员工做出合理判断,进而达到防范人才大量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