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晓芳 《中国市场》2010,(48):212-214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方文化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以《浙江文化》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和探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中开展地方文化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文化的必要措施。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是值得所有学校思政课程教学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本课题组经过研究探索,以柳州文化为例,认为可分为4个步骤:一是精准挖掘,内容提炼——掌握地方文化的内涵界定及其分类;二是巧妙雕琢,理论升华——研究地方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三是改革创新,方式多元——探索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四是系统分析,评价科学——完善地方文化入脑入心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源学》是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该门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流于形式;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应用类辅助课程等问题。因而应从加强多功能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地方文化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财政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方案。研究表明,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地方高校的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赵艳 《中国报业》2023,(2):86-87
各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高校、进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需求越来越多,影视创作类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非遗类项目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挖掘出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新时代百姓故事。本文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探索地方非遗类项目融入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类创新人才,针对地方高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笔者团队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浅谈远程教育课程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远程教育课程文化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从课程文化建设与远程教育的界定角度考虑,远程教育课程文化建设应"求同存异";处理好课题文化内在与外在的关系;贯穿素质教育;在网络环境中营造文化氛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8.
管恩好 《商》2013,(11):226-227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也不尽人意,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加强对古代文学等课程的重视,推进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国学经典、学习古代文学知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孙露晞  张血玲 《中国市场》2007,(48):112-113
文章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幼儿教育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必要性,并从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回归幼儿教育地方课程本位,匡正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目标、充实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内容、丰富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实施,提升幼儿教育地方课程的效果等六个方面,揭示了在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中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指出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幼儿教育地方特色的"双赢行动"。  相似文献   

10.
王宽 《中国市场》2007,(48):119-120
文章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高校扩招、课程设置、毕业生自身素质及用人单位的影响,提出应该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课程改革、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全程化、提升毕业生的素养、充分调动其自主择业等方面着手来改变这种就业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顺应产业转型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由于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具有广泛性与关联性、时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角度出发,应整合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经济合作人才。  相似文献   

12.
管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解决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脱钩的矛盾。分析现阶段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改革思路及实践课程改革的配套策略,包括尽快完善教学设施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对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运行模式改革,建立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本文分析了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出现的弊端,以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指出了高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初衷和目的,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并从课堂改革、实训改革和考试改革三个主要方面取得的效果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是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模块"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在"模块"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模块"课程的设置重在"活"字上狠下功夫,学生按模块分流重在职业指导、课程内容改革重在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模块"课程改革重在加强管理、实施"模块"课程改革要突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创业创新教育。目前,国内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创新性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创业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不一致及缺少创业教育特点等误区。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是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行为和技能,鼓励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设置,并重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具备创业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目前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局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和改进,即: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给艺术教育以组织和制度保障;改革课程体系,促进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体验式教学;积极开展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进一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彭明春 《消费导刊》2009,(24):194-195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就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职教改革中的位置,研究了职业和非职业教育的不同,提出地方本科教育也应该开展职业教育的观点,认为地方大学现处于职教改革的“夹心层”。研究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职教改革中的困境,如校企合作的难题、课程改革的难题和产教融合的难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职教改革中的逻辑理性,认为在职教改革中,应该注意资源分配的逻辑理性、人才培养的逻辑理性和改革评价的逻辑理性,并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在职教改革中的六个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相互关系;从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协调、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强调区域文化建设、地方官员在经济发展中对文化建设的漠视要求强调区域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强调文化建设协调性的必要性;最后,从提高认识,由政府积极推动本区域的文化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