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和新 《活力》2011,(5):49-49
一、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意义 为了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方便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帮助.我县在乡镇一级,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站以开展非诉讼业务法律援助服务为主,接受基层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使农村地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化解农村的各类矛盾。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开国 《乡镇论坛》2014,(35):20-21
7年前,他刚从繁忙工作岗位退居二线,便服从组织安排走上医患纠纷调解一线岗位。7年来,他没有因额外工作领取过一分钱报酬,也没有接受过医患双方一次吃请。7年间,他调解医患纠纷近500例,为县内病员挽回经济损失近1300万元。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苏省射阳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蒋正明。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发挥调解在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员政策水平和调解能力,积极做好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工作,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甘肃省山丹县劳动保障局、司法局、总工会、经贸委四部门于2009年12月11日举办了“全县企业调解员培训班”,对全县企业、行业调解委员会、工会及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近60人进行了培训。  相似文献   

4.
一、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积极意义 为了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方便基层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帮助,我县在乡镇一级,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站以开展非诉讼业务法律援助服务为主,接受基层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使农村地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化解农村的各类矛盾,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忌以陈规陋习为依据不少调解员在做调解工作时不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而是习惯于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 一些老规矩处理纠纷,结果往往做出了明显违背法律法规的调解。出嫁多年的妇女王某之父去世,留下2万元存款及瓦房5间,分配遗产时,王某要求分得一 份,不料其三个兄弟均不同意,为此双方发生争执。无奈之下,王某找到村调解员处理。调 解员“苦口婆心”劝王某:咱祖上的规矩,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已经出了娘家门, 就不再是娘家的人,再来分遗产怎么行呢?……王某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才分得了自己应 得的财产。二忌“和稀泥…  相似文献   

6.
安和新 《活力》2012,(15):22-22
人民调解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它是在总结几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整地规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等内容,全面地确立了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7.
《住宅与房地产》2009,(10):75-75
2009—08—23 成都市房管局和成都市司法局共同出台了《关于共同做好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成都市范围内都将逐级建立物管纠纷调委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免费帮助业主化解物业管理中的纠纷矛盾。  相似文献   

8.
《上海房地》2012,(12):42-43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精神和人民调解法关于构筑大调解格局的要求,妥善处理作为社会转型期间突出矛盾之一的物业纠纷和房屋权利纠纷.上海市闸北区房管局于2011年5月率先组建了首家房屋权利和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了行业专业调解活动.  相似文献   

9.
各地动态     
深圳创新劳动关系调解模式近年来,针对社区内企业多,外来人员不断增加,劳资矛盾相对突出的特点,深圳市六约社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调处劳资纠纷,收到明显成效。一是整合横向资源,建立联动机制。社区设有调委会。通过实践,调委会逐渐摸索出以调委会为主,吸纳外经公司、妇联组织、信访部门、工会组织和治安联防等部门,形成六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变调委会“单独作战”为多部门“联合作战”。二是完善纵向网络,强化预防化解争议能力。六约社区建立了调委会、调解小组、调解员、信息员四级工作网络,使调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的…  相似文献   

10.
<正>物业管理纠纷是指物业管理各主体之间在物业管理民事、经济、行政活动中,因对同一项物业、物业管理服务或行政相关事务有相互矛盾的主张或请求而发生争执。随着我国物业管理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居住物业中的物业管理纠纷事件迅速增长,已影响到物业管理各市场主体和城市社会的稳定,成为业户(业主、承租户及其他非业主使用人)公众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物业管理相关方与行政机关面临的难点。为了调整纠纷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物业管理纠纷调处机制的法制化,我们在立项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构建物业管理纠纷调处机制的研究。一、我国现行纠纷调处机制的优势与劣势由于物业管理纠纷大多属于民间纠纷,所以研究物业管理纠纷的调处机制必须先研究我国现行的民间纠纷调处机制。我国现行的纠纷调解体系是由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所共同构成的。其中民间调解包含人民调解委员会(PMCs)与个人调解两种形式。按照其性质的不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自治活动;个人调解为公民个体之间进行的一种自助行为;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  相似文献   

11.
包学军 《乡镇论坛》2009,(29):13-13
“日常购物不出村,买鱼肉蔬菜不出村,购买农资、饲料不出村,咨询农技不出村,小痛小病不出村,文化娱乐不出村,健身锻炼不出村,培训阅览不出村。”这“八个不出村”的美景,在浙江省杭州市浦塘等17个试点村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各地动态     
深圳龙岗区2002年起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小组,至今已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小组800多个,聘任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员4000余名。在小组成员中,工会或员工的代表占60%,保证最大限度地反映员工的呼声与要求。从3月份开始,市、区劳动局对4000多名调解员进行劳动争议调解业务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的调解员拿到了《劳动争议调解员证》,并持证上岗。据了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小组建立以来,劳资纠纷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龙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企业改制分流、"双压三减"的逐步实施,各种矛盾和纠纷也会随之显现出来,职工群众依法维权意识也会明显增强,如何提高石油企业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调解水平,已刻不容缓。坚持科学发展观,本文从石油企业基层调解队伍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基层调解员应当具备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调解人员队伍素质的方法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端动态     
“调解不出村”是中山市探索处理劳动争议“关口前移”的目的,也是该市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投资环境的初步成果。这一切都源于当地着力构建村(社区)级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使大量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都在基层得到了及时的化解和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袁丽阳 《乡镇论坛》2014,(20):14-15
在闽西北偏僻的乡镇,有一名人民调解员,人们亲切地称他“和事佬”“公平秤”。他就是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田司法所所长、大田乡调委会副主任,首席人民调解员——吴建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为了促进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救灾资金物资“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审计署在5月16日就着手部署,全面开展对救灾资金物资的跟踪审计。在四川,4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审计了省本级、市和县单位数4535个,延伸审计乡镇1610个、村2803个,调查受灾群众17913户。  相似文献   

17.
9月20日,浙江省乐清市象东社区召开了社区居民民主恳谈会,“象东圆木”民间工艺发展项目、“增爱夕阳”社区增能项目、“共筑和谐”象东社区调解服务等3个服务项目的负责人用PPT介绍了项目背景、目标、实施方案、预期收益等内容,居民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社区居民海钰说:“社区调解确实很有必要,但必须加强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此外,调解还需多部门的介入与配合。”海钰的话音刚落,居民元鸣马上接过话筒说:“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易引发纠纷,因此要加强宣传工作。此外,现在各村都有不少外来务工者,外地人打架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调解协会也应参与调解,维护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维权形势的不断发展,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大调解联动机制的理念下,如何建立健全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以下简称“调解衔接机制”),进一步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比较研究入手,认识和把握建立调解衔接机制的实际需要和法律基础,具体分析调解衔接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动和完善这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东 《乡镇论坛》2014,(19):16-16
近日,重庆市忠县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并成功开始运行。该系统将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级服务中心有效联系、联通、联动起来,构建“网络化+网格化”的服务群众工作网络体系,普通百姓足不出镇(村)就能办理相关事务。  相似文献   

20.
赵晓平 《活力》2014,(2):22-23
东宁县司法局辖1个公证处,3个律师事务所,3个法律服务所,7个司法所,15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713名调解员,司法行政干警34人。2006年以来,东宁县司法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服务,促进了社会和谐,整体工作取得喜人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