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财政激励与预算外收入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考察了财政分权背景下财政激励对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满足当地真实需要的敏感度(responsiveness)的影响.中国的财政分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规模巨大的预算外收入会扩大地方政府的规模,从而加重当地居民和农民的负担;其次,地方政府预算外支出的规模效应递减;第三,城市化水平(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维护方面的支出负相关,表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比例,导致税种划分不规范,地方税缺乏主体税种,使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税收权限,对地方财政体制尤其是地方税收收入产生不利影响。改善地方财政税收体系的政策建议是:优化税收结构,构建地方税体系;积极推进"费改税",合理增加地方税收入规模;明确中央地方政府事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选用分税制改革后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16年间的中央、地方财政与土地出让金及税费收入数据,定量分析得出:一是分税制财政体制致使地方财政总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是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于土地财政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经营)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网上流传着一张关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统计图表。统计显示,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在21年间从0.24%(1989年)上升到74.4%(2010年)。这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已经形成了高度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5.
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由于财政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到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财权和财力过分集中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现在,全国地方财政管理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由“一五”时期的22%,上升为90%左右;地方财政支出,也由“一五”时期的25.4%,增长到46%左右。由于地主财政收支任务越来越大,因此在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地方财政必然会碰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为了统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由此产生的“土地财政”现象已经成为了威胁地方财政体制稳定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变动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中央政府土地政策对地方土地出让合约自由的管制是扭曲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进而引发“土地财政”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计量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应当改革现行的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中央财政在土地出让金中的分享比例,但在土地出让合约选择上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由.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地方政府在增值税分享中所占的比例,将“扩围”之后的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财政收入.上述政策组合是化解“土地财政”危局、进而发挥“县际竞争”机制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激励作用的一套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分成、 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移支付不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水平.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激励作用为负,专项转移支付同样会抑制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积极性.(2)税收分成比例和地方财政努力正相关,且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对财政努力影响具有差异性.(3)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抑制了地方政府筹集预算内收入的积极性.(4)财政净流出地区少量的转移支付能够提高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具有负向影响;税收分成对财政努力正向影响,且相比财政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更小.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以后,有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论题充斥于学界和媒体,但其中有着太多的不清之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是一个科学范畴,从各项文件的界定看,它在内容和范围上并不一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在全国各地方并不存在一家挂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种种依据并不可靠,其中,债务风险、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并不确实,对偿还贷款的估算缺乏财务常识,债务特性不清;“土地财政”是个错误用语,地方政府担保含义不清。要真正解决各地方政府拓展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处理好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以后,有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论题充斥于学界和媒体,但其中有着太多的不清之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是一个科学范畴,从各项文件的界定看,它在内容和范围上并不一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在全国各地方并不存在一家挂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种种依据并不可靠,其中,债务风险、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并不确实,对偿还贷款的估算缺乏财务常识,债务特性不清;"土地财政"是个错误用语,地方政府担保含义不清。要真正解决各地方政府拓展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处理好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土地财政”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的同时其职责却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了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出现了较大的支出缺口。在现行的制度框架内,地方政府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土地财政"来弥补这部分缺口。随之导致了对房地产业的冲击。关于"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税体系,完善土地"挂招拍"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居民投资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的同时其职责却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了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出现了较大的支出缺口。在现行的制度框架内,地方政府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土地财政"来弥补这部分缺口。随之导致了对房地产业的冲击。关于"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税体系,完善土地"挂招拍"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居民投资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楠 《财经界(学术)》2014,(32):263-265
“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状况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并为地方政府建立一个可持续、稳定的财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营改增”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划分和增值税分成问题,并借鉴了几个典型国家的增值税分成经验,设计了增值税的地区差别分成比例。  相似文献   

13.
"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状况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并为地方政府建立一个可持续、稳定的财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营改增"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划分和增值税分成问题,并借鉴了几个典型国家的增值税分成经验,设计了增值税的地区差别分成比例。  相似文献   

14.
政府资产风险:地方财政风险分析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研究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时往往都从负债的角度来考察 ,本文变换了一下研究思路 ,从资产风险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本文首先定义了地方财政风险和地方政府资产风险概念 ,然后通过界定政府资产的类型 ,即财政收入、政府存量资产和政府无形资产或称政府威信 ,分别考察我国地方政府这三类资产的状况 ,结果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质量不佳 ,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本文试图探究其原因 ,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农”是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地方财政支农又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近年来政府对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对全国或者区域农业经济增长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应在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使支农资金能够更充分的流入支农领域。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16.
非税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其主要包括政府额外收入、基金类收入、罚没收入等方面,在国民收入的资金再分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我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财政非税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然而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完善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土地出让收入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县、乡镇以及全国各地的其他大、中、小城市表现得特别突出,以致人们把地方财政称为"土地财政"。笔者两次就土地财政问题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镇Z镇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文基于两次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比较系统地勾画出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收支中的重要性、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格局。通过这些原始数据,可以比较清晰、具体地把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土地财政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存在寻租、侵占公共利益、收入分配不平衡等一系列土地问题。基于制度偏好和行为选择的解释,形成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转型时期财政制度的缺陷;因而,了解现有土地财政问题与地方政府财政困境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变革,而相应的解决方法也应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19.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魏伦通 《现代商业》2011,(18):90-91
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它可以平衡地方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但与此同时,财政转移支付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结构不完善、随意性较大、缺乏监督机制等。本文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