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7,(1):32-33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摩根大通不久前称,美国经济放缓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太大影响,预计中国明年全年出口增长20%左右,GDP增长率为9.5%,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国将升值至7。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研究发现,今年一和度美国经济增长较快时,中国出口增速在30%左右,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出现降低以后,中国出口仍维持30%左右的增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哈继铭 《新财富》2006,(10):14-17
如果美国经济在未来真的经历幅度较大的放缓,中国的GDP增速也会放缓,两者之间的下降幅度之比大约是1:1,但中国经济依然能够保持较快增长。出口行业尤其是消费品出口行业在美国经济放缓当年将受较大负面影响,投资的反应较大但滞后一年,相比之下,国内消费行业所受影响较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我有机会参加了在美国加州洛杉矶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宏观经济管理培训班。尽管时间较短,但所见所闻、所学所长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又有了一次新的了解,尤其是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历史和作用:大与小的对比在多年的外经贸工作中,美国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贸易伙伴。这次在美国学习,我自然把考察美国的外经贸作为我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美国学习期间,我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对美国的外经贸历史和作用又有了一次新的了解。总的看,美国的对外贸易存在…  相似文献   

4.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10):24-26
我们的统计分析显示,如果美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率的降低幅度则不到1个百分点。即使美国经济增长在2007年下半年减速至0.7%,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以轻松保持在10%以上。美国经济疲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即使美国经济出现低迷,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其增长的势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袁志刚 《商界》2014,(2):142-143
20世纪美同在全球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随其国力的上升而不断地增强,2008年全球危机开始动摇美国这一霸主地位,多元力量正在培育和形成,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华尔街在金融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仍将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与世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中国和美国经济受重大考验和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中国经济虽然遭受非典疫情和诸多自然灾害的冲击,仍很快结束了调整恢复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美国经济经历了两年多的温和衰退和在低谷徘徊后,开始了一次新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最在的经济体制和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经济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从1991年3月起至2000年底,持续强劲增长,创造出美国战后历史上增长周期最长的117个月的记录。整个90年代,美国经济以年均2.7%的速度稳步增长,其中2000年以5%的增长率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增长速度。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美国经济了明显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高三低”现象。但就在对美国经济普遍看好,甚至认为新经济打破传统经济周期的赞扬声中,从去年第4季度起,随着美国总统选举的尘埃落定,美国经济增长开始进入衰退阶段。尽管2001年初以来美联储连续4次降息,但美国经济下滑势头未减。由于美国经济和外贸分别占世界的30%和15%左右,因此新世纪初美国经济减速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美国这10年     
整整相隔10年,又一次踏上美国土地。旧地重游,已没有了当初的新奇和激动,多的却是几分冷静与思考。一路上有意无意地在想同一个问题,寻觅同一个答案:美国这10年来的变化。直至抵达旧金山,导游小严问我,你10年前来过美国,觉得它现在有什么变化?我脱口而出: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他说,对!一点没有变化。他的话一下子给了我所要寻觅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市场经济地位使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虽然这一问题存在了很久,但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一问题在美国对华反倾销中表现尤为突出,当前要缓解这一问题,一方面,我国政府就应积极地与美国进行经济上、政治上的沟通和双边谈判;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加速经济体制转型,尽快实现经济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同时也是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那么,长期以来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却能同时并存,依然维持着美国经济的强势,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经济现象。这里尽管原因很多,但从国际金融的角度分析,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美元作为国际上流通量最大、流通范围最广的币种,其货币的特殊利益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已成为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暂且不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而只对美国经济现象的一系列数字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值得深入思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美国的国…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但通货膨胀威胁尚未解除。美联储仍在继续升息。但随着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趋于放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将逐渐转向相机抉择。此轮加息进程已接近尾声。尽管近期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但不断攀升的财政贸易双高赤字仍在困扰美国经济,从长期看有可能给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商》2011,(7):12-14
素以世界警察著称的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实行双重标准,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其实,美国的双重标准不仪涵盖了政治、军事领域,而且还涵盖了经济领域,美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双重标准对世界的影响决不亚于前者,对此我们不能小觑。美国的双重标准绝不是什么幼稚的游戏,而足一种霸权逻辑,也可以说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马青 《新财富》2006,(11):20-22
今年夏天以来,美国经济的减速已经展开。房地产的降温最近也从美国的一线城市蔓延到了二线城市。许多人都简单地认为经济减速对股市是利空,只有经济高速增长才能带来股市的高涨。其实这个判断过于简单。我们认为在未来一年,对全球股市最佳的宏观经济环境并不是高速增长、当然更不是衰退,而恰恰是适度的经济减速。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季度美国经济萎缩0.5%,是2002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也是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第二次出现季度性收缩。3季度美国私人消费大幅收缩3.8%,是1992年以来的首次季度性收缩,收缩幅度大于1990-1991年的季度性收缩。私人消费占美国经济的70%以上,私人消费收缩是导致美国经济收缩的主要原因;同时,外贸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投资仍在继续收缩。  相似文献   

15.
韩富贵 《商场现代化》2007,(3Z):303-303
自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会演说中提出“人力资本”这一重要概念并创建了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09,(8):18-20
如果以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作为起点,本轮世界经济调整已经持续15个月,可能将是二战之后最长的一次。初步判断,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停滞,2010年仍将在底部调整,随后在2011—2012年逐步有所复苏,但仍将略低于近20年来世界经济年均3.5%的增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对美国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美国面临总统大选、反恐斗争遥遥无期、伊拉克战后重建困难重重、多边贸易谈判前景不明、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几乎搁浅等。虽然美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但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外经济政策让世人无所适从。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首要带动力量,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如何,关系到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前景。因此,本文拟就近期美国对外经济政策走向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大的逆转,笼罩在衰退的阴影中,各国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经历较大变化,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一、美国经济衰退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出现重大逆转。世界经济2000年刚刚经历十年来最快的增长,2001年即陷入十年来的首次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4%。美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初开始明显放缓,在“9·11”事件的重创下于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持续10年之久的经济繁荣宣告结束,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并通过贸…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经济,近期以来国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少数人断言,美国经济是“泡沫经济”,理由列出很多,但根据一个多月的情况来看,美国基本经济层面迄今仍较健康,投资扩大与效益同步增长,经济发展并没有失衡,据症状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去年5月底称,去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达5.4%,失业率降到近30年的最低水平3.9%,美国经济仍然发展强劲。  相似文献   

20.
最具代表性的美国经济已发出较强的“探底”信号 根据美劳工部的数字,7月份全美失业率降至9.4%(6月份失业率为9.5%),意外远低于预期。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强烈显示美国经济已经触底,为下半年的美国复苏再次铺上了一片“经济绿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