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继连 《农业经济》1989,(4):34-37,24
1979年以来的以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带来了1979~1984年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但是,从1985年开始,出现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的下降,使我国的农业又重新跌入徘徊。本文试图对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一、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的运动规律行为科学指出:人的行为动机是决定人类行为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所以,积极性的大小是由行为动机及其强度决定的。而人的行为动机是由生活需要和行为的预期结果决定的,即需要衍生出动机,预期结果对动机强度有反作用——良好的预期结果能强化动机,不好的预期结果则使动机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5日所作政府报告中提到了我国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就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粮食安全存在隐患”。如何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开展粮食生产保险工作,是稳定农民增收和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人类正常生存的首要问题,粮食生产事关全局。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粮食需求的能力,亦是指粮食经济承受各种不测事件(战争、灾害等)的能力。“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我国是人口大国,需粮大国,必须居安思危。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坚守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地上。粮食生产的安全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就靠农民的积极性和足够的种植面积来保证,这也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就是要以农民为本。我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然而,地是由农民种的,粮是靠农民打的,要保持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制定出能有效保障种粮人切身利益的政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舍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5.
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巨大成就。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产生,无疑是得益于以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可以说,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落实联产承包制等农村经济政策为手段,有效地建立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 近两年来有一种流行说法,认为依靠政策所调动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已发挥殆尽,即政策效应已达极限边界。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事实上是通过联产承包制建立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担负起在新的形势下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功能。现实中,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不是发挥殆尽,而是出现跌落态势。这说明,我们的宏观经济决策未能根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壮美蓝图,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是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目标。在迈向这个新目标的进程中,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个基础的主体就是亿万农民。因此,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决不能有任何损害和挫伤。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是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增强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7.
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稳定增长机制。因此,保护和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着手,通过建立对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使主产区政府有抓好粮食生产的利益驱动,种粮农民能够取得比较稳定的收益或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8.
关于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林世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个飞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讲求经济效益,农业也不例外。当前,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生产的粮食自用部分增加,可提供的商品呈减少...  相似文献   

9.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农村改革特别是其中的赋权改革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我国取得减贫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贫困并不完全是因为缺乏商品,而是因为缺乏获得商品的能力和权利。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民财产权益保护办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财产权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民财产权益,是指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以及依...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些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一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原以为只要给了农民自主权,就会永远使农民保持高涨的生产热情,事实并非如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和生产关系相关,而且和农民的经营状况、社会心理、传统观念等许多因素相  相似文献   

12.
对粮棉油产品成本、价格、效益的分析冯明近两年,江苏省盐城市粮棉油生产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家提高了粮棉油的定购价格,市场价又高于定购价,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提高了种植粮棉油的积极性。但是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来刺激农民种植粮棉油积极性是...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也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农民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促进农民就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海南省副省长陈苏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也是发展农业的根本问题。农民既是农业投入的主体,又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地区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对策王道玉一、坚持增产与增收相结合,由单纯粮食生产向加工增值延伸,提高经济效益,激发农民发展粮棉生产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农业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造成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每况愈下。尽管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了农业内部...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农产品价格和购销政策,改善农村分配关系,采取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持和发展了农村的良好形势。但是,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办法还不尽合理,农民负担重,收取税费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伤害了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因此,为了保护农村…  相似文献   

17.
江苏银都集团有限公司是集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长期以来,公司牢记企业宗旨,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规避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为先导,成立了棉花、蔬菜生产合作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了大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营管理》2002,(6):12-13
减轻农民负担,是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滕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目的,以建章立制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检查为保证,全面实施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农民人均负担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1997年以来,连续五年控制在3%以内(人均67元),较好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一)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度。为切实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三个代表”的历史 ,这可从多个方面得到证明。本文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作为“睛雨表”进行分析。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 ,关系到农业能否健康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了 ,农业就能顺利发展 ;因此 ,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政党 ,才能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下面 ,我们分别对每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进行分析 ,从而实证分析每个阶段党的“三个代表”的实…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后劲不足主要是粮食生产后劲不足。粮食生产后劲不足的突出表现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一)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高层次的消费随之产生 以家庭承包制和调整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